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5-10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765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5-10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5-10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5-10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5-10班,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氯化氢2钠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 )ANa2OBNaOHCNa2CO3DNa2O2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8g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0.5 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4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ABgC18NA gD gmol15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A褪色B变成红色C先褪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褪色6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C将一块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NaOH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7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 g H2SO4B56 g FeC44.8 L HClD6 g H28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他们的一种试剂是( )AAgNO3B酚酞试剂C紫色石蕊溶液D饱和食盐水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0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滤纸上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11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CaCl2+2H2O+2Cl2,用久置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得到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CO2,HCl,H2O,O2( )ABCD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的FeCl3ABCD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NA个CO2分子的质量总和为44 g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 NAC12.4 g 白磷(P4)中含有的磷原子数为0.1 NAD0.1 molL1稀硫酸100 mL中硫酸根个数为0.1 NA14对于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H3P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总数相同B氧原子数相同C质量D氢原子数相同15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D中不可能是浓硫酸B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CD中不可能是NaOH溶液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_,氧原子数之比为_,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的体积之比为_,密度之比为_(2)SO2与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这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_倍(3)用2.4molL1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molL1的稀硫酸,需量取2.4molL1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_mL(4)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使所配溶液浓度_;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所配溶液浓度_;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使所配溶液浓度_18(19分)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已知物质A、B、C、D、E、F有如下转化关系:(1)试根据上述变化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NaCl_E+FNaCl_(3)若把A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烧杯中的现象是_;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4)工业上常用B和C反应制取“84”消毒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9(13分)实验室中要测定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的纯度,可用下图装置实验(1)锥形瓶中应放药品_,分液漏斗中放_,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2)如图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应选用如图中的_(填“”或“”)不选用另一装置的原因是_(3)若取用样品的质量为2.5g,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280m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_xx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5-10班)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氯化氢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氯气和水反应能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次氯酸、次氯酸钠、次氯酸钙这些物质都能使布条褪色,是因为这些物质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解答:解: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中都含有次氯酸,次氯酸、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溶液中都含有次氯酸根,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有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钠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 )ANa2OBNaOHCNa2CO3DNa2O2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钠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暗,生成的氧化钠与水反应又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又被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解答:解:钠放置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暗,反应方程式为:4Na+O22Na2O,生成的氧化钠与水反应又生成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O+H2O=2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又被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钠的性质,根据钠在空气中的转变一步一步分析即可,题目难度比较简单;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8g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0.5 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B、水中含3个原子;C、根据分子个数N=来计算;D、根据物质的量n=来计算解答:解:A、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原子数目,故A错误;B、水中含3个原子,即1mol水中含3mol原子,故0.5mol水中含1.5mol原子即1.5NA个,故B正确;C、10g水中含有的分子个数N=NA,故C正确;D、氯气的物质的量n=0.5mol,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ABgC18NA gD gmol1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计算解答:解: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1mol水的质量为18g,1mol水的分子数为NA个,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答题角度,难度不大5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A褪色B变成红色C先褪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褪色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则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HClO的漂白性,题目难度不大6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C将一块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NaOH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钠为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结合氢氧化钠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A钠性质活泼,可与水、氧气等发生反应,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故A正确;B钠为金属,为热和电的良导体,故B正确;CNaOH不稳定,最终应为碳酸钠,故C错误;D钠和钾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钠的性质及保存,侧重于钠的性质和用途的考查,根据钠的结构来分析其性质,根据性质确定用途,难度不大7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 g H2SO4B56 g FeC44.8 L HClD6 g H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标准状况下,H2SO4为液体,铁为固体,HCl和氢气为气体,结合n=计算解答:解:标准状况下,H2SO4为液体,铁为固体,体积较小;HCl和氢气为气体,体积较大,其中V(HCl)=44.8L,V(H2)=22.4L/mol=67.2L,则体积最大的是6g H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难度不大8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他们的一种试剂是( )AAgNO3B酚酞试剂C紫色石蕊溶液D饱和食盐水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紫色石蕊混合的现象分别为:显红色、显紫色、显蓝色,先变红后褪色,现象不同,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不选;B盐酸、氯化钠和氯水遇酚酞均为无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紫色石蕊混合的现象分别为:显红色、显紫色、显蓝色,先变红后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正确;D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饱和食盐水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侧重物质性质的考查,熟悉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现象不同能鉴别,题目难度不大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结合PV=nRT判断解答:解: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则A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由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2,故A错误;B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C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故C错误;D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数目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两种气体的元素组成特点,结合PV=nRT判断10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滤纸上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应在玻璃器皿中称量;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溶解或稀释药品;C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不冷却进行定容,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冷却后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D转移溶液时未干燥容量瓶,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故A错误;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溶解或稀释药品,故B错误;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没有冷却至室温,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冷却后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C错误;D转移溶液时未干燥容量瓶,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不影响配制溶液浓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D,注意容量瓶不用干燥也不用标准液润洗,为易错点11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CaCl2+2H2O+2Cl2,用久置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得到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CO2,HCl,H2O,O2( )ABCD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因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漂白粉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HClO而变质,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久置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因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漂白粉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HClO而变质,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久置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O)2、碳酸钙和氯化钙,加入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氯气生成,盐酸易挥发,则用久置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得到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有CO2,HCl,H2O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漂白粉的组成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意,积累基础知识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的FeCl3ABCD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和水先反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解答:解: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颜色为淡黄色,故错误;钠和水先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故错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供氧剂,故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颜色为红棕色,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钠、过氧化钠以及铁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双基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NA个CO2分子的质量总和为44 g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 NAC12.4 g 白磷(P4)中含有的磷原子数为0.1 NAD0.1 molL1稀硫酸100 mL中硫酸根个数为0.1 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质量m=nM来计算;B、氦气为单原子分子;C、白磷由磷原子构成;D、求出硫酸的物质的量n=CV,然后根据1mol硫酸中含1mol硫酸根来分析解答:解:A、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m=nM=1mol44g/mol=44g,故A正确;B、氦气为单原子分子,而一个氦原子含2mol电子,故1mol氦气中含1mol氦原子即含2mol电子即2NA个,故B错误;C、白磷由磷原子构成,故12.4g白磷中含有的磷原子的物质的量n=0.4mol,即0.4NA个,故C错误;D、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n=CV=0.1mol/L0.1L=0.01mol,而1mol硫酸中含1mol硫酸根,故0.01mol硫酸中含0.01mol硫酸根即0.01NA个,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14对于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H3P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总数相同B氧原子数相同C质量D氢原子数相同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硫酸和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98,结合二者的分子构成特点解答该题解答:解:A一个硫酸分子中7个原子,一个磷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含有原子总数之比为7:8,含有原子总数不相等,故A错误;B一个硫酸分子中4个氧原子,一个磷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含有氧原子个数相同,故B正确;C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摩尔质量都为98g/mol,二者质量相等,故C正确;D一个硫酸分子中2个氢原子,一个磷酸分子中有3个氢原子,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含有H原子数目之比为2:3,含有氢原子数目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计算的思路以及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15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D中不可能是浓硫酸B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CD中不可能是NaOH溶液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由图可知,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则A为潮湿的氯气,D中的液体可干燥或吸收氯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则A为潮湿的氯气,D中的液体可干燥或吸收氯气,AD中可以为浓硫酸,干燥氯气,符合题意,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故B正确;CD中的液体可能为NaOH溶液,吸收氯气,符合题意,故C错误;DD中液体不能为饱和食盐水,若为食盐水,则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HClO具有漂白性,把握开关闭合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确定A的成分及D中的液体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6.021023个磷酸分子为1mol,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分析;B、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C、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结合分子组成计算原理数目;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解答:解:A、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的质量,6.021023个磷酸分子为1mol,则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 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故A正确;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质量分别为1mol28g/mol=28g,1mol2g/mol=2g,所以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故B正确;C、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氧气分子中含2个O原子,所以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C正确;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不能确定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性质及存在条件等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5:4,氧原子数之比为5:6,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的体积之比为5:4,密度之比为4:5(2)SO2与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4,这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倍(3)用2.4molL1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molL1的稀硫酸,需量取2.4molL1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8.3mL(4)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溶液的配制分析:(1)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式计算氧原子数目之比,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2)根据n=计算S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原子守恒计算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计算平均摩尔质量,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稀释定律计算;(4)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影响,再结合c=判断解答:解:(1)根据n=可知,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0g/mol:64g/mol=5:4,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二者分子数目之比为5:4,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52:43=5: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二者体积之比为5:4,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二者密度之比为64g/mol:80g/mol=4:5,故答案为:5:4;5:6;5:4;4:5;(2)根据n=可知,S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14,由原子守恒,可知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4,平均摩尔质量=g/mol=g/mol,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倍,故答案为:3:4;(3)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需量取2.4molL1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8.3mL,故答案为:8.3;(4)烧杯壁、玻璃棒会沾有溶质,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移入容量瓶内溶质偏小,使所配溶液浓度 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下方,溶液体积偏小,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少量液体残留在瓶口与瓶塞之间等,又滴加蒸馏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偏高;偏低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溶液配制误差分析,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注意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与误差分析,难度不大18(19分)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已知物质A、B、C、D、E、F有如下转化关系:(1)试根据上述变化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a,BCl2,(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NaCl3NaOH+FeCl3Fe(OH)3+3NaClE+F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3)若把A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烧杯中的现象是钠熔化,四处游动,有气体与蓝色沉淀生成;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4)工业上常用B和C反应制取“84”消毒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由转化流程可知,A与水反应生成C,且C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Na,C为NaOH、E为Na2CO3,B为Cl2,D为FeCl3,F为CaCl2,据此解答解答:解:由转化流程可知,A与水反应生成C,且C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Na,C为NaOH、E为Na2CO3,B为Cl2,D为FeCl3,F为CaCl2(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Cl2,故答案为:Na;Cl2;(2)C+DNaCl的化学反应为:3NaOH+FeCl3Fe(OH)3+3NaCl,E+FNaCl的化学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答案为:3NaOH+FeCl3Fe(OH)3+3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3)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为:钠熔化呈小球,四处游动,有气体与蓝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钠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有气体与蓝色沉淀生成;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4)常用B和C反应制取“84”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氯气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9(13分)实验室中要测定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的纯度,可用下图装置实验(1)锥形瓶中应放药品Na2O2,分液漏斗中放水,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2H2O=4NaOH+O2(2)如图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应选用如图中的(填“”或“”)不选用另一装置的原因是过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不宜暴露在空气中称量(3)若取用样品的质量为2.5g,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280m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78%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1)Na2O2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易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所以锥形瓶中应盛Na2O2,分液漏斗中装水;(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砝”原则,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应该密封称量;(3)只有Na2O2和水反应生成O2,根据氧气和Na2O2之间的关系式计算Na2O2质量,从而计算其纯度解答:解:(1)Na2O2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易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所以锥形瓶中应盛Na2O2,分液漏斗中装水,反应方程式为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Na2O2;水;Na2O2+2H2O=4NaOH+O2;(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砝”原则,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应该密封称量,所以选,故答案为:;由于Na2O2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所以不能暴露在空气中称量;(3)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0.0125 mol设过氧化钠的质量为m,2 Na2O2+2H2O=4NaOH+O2278g 1 molm 0.0125mol156g:1mol=m:0.0125mol,m=1.95g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100%=78%故答案为:78%点评:本题以过氧化钠为载体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反应装置仪器选取方法,侧重考查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及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