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348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第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每题的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题,每题2分,60分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元朝时,管理今天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贵州行省3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A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中国在政治、军事上落后于资本主义C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激化了的中英矛盾4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够反映出列强侵略意图变化的需要: A赔款日本军费 B允许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辟内河新航线 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5以下战役是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协同作战的是: A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B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C八路军开展的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6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斗争英勇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8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那一制度的实行有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9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10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11最能体现1787年美国宪法民主性特征的是: A三权分立 B总统、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C共和政体 D议会内的演说、辩论、议事自由12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哪项不符合史实:A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C帝国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议会选举产生 D两院制的议会为立法机构1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写成的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C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4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十年内战15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16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C D 17“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1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原因是: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20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22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老人在一九七九年“画了一个圈”是指: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23辛亥革命后,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这些歌谣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无极的封建势力较弱 B妇女地位提高C农业人口增加 D道路交通改善24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一体化A B C D25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26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大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 C通讯技术的新发明 D交通运输工具的新发明27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28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家缩小了福利的规模A B C D29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301922年,农民契可夫在市场出售了一小批粮食,结果应是:A他受到批评 B他的粮食被没收上缴 C他被罚款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31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32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 ) 33明太祖时,创立内阁制。 ( )34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把世界带入了“蒸汽时代”。 ( )35西汉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 )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三主观题:(每题10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三 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请回答:(1)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4分) (2)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37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开始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0分)开辟新航路(1)上图中A、B、C三条路线分别是谁开辟的航海线路?(3分)(2)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1分)(3)概述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最主要影响(6分)38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材料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材料三: 2008年11月6日,马英九会见陈云林 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正式启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分)“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实现的?(2分)(2)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3)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答案:三、主观题:31(1)表现:手工业发达;商业大都会;水运发达;外商云集;繁华夜市。(4分)(2)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6分)33(1)甲午中日战争。(2分)马关条约(2分)(2)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分)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3)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