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9573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B. 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的二人转是东北民间文化的瑰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是下里巴人,更适合在乡野村镇演出,更贴近农民的心。 C. 目前国内发现的宋代青花瓷非常稀少。宋代青花瓷瓶,不仅器型很大,而且花纹复杂,其收藏价值、学术价值都非常高,真可谓千载难逢。 D. 离家外出求学仅仅三年,当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时,我竟有恍如隔世之感田园荒芜,旧友难觅,那让我梦绕魂牵的老屋也已残破不堪。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多年来,秀水市场凭借丰富的商品、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其中超过40%左右是慕名前来的国际友人。 B. 我国西部地区的湖泊出现萎缩乃至干涸的现象是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的,环保人士呼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湖泊。 C. 在即将开幕的伦敦奥运会上,怎样提高裁判执法水平,以确保为全体运动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问题,仍是各国体育代表团关注的焦点。 D.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如何使这些“80后”“90后”青年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才能避免被边缘化。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政策再好,如果不能得到贯彻落实,不能让百姓受益,一切都是空的。_。据报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门槛、普通住宅标准、放宽公积金、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一些地方政府近年来已形成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因而缺乏落实调控政策的动力。尤其是近期,由于房地产成交量快速下滑,严重制约了地方财政收入,一些地方出现了政策松动的迹象。这些政策“松绑”现象对于贯彻中央的调控政策是非常不利的。能否坚定地落实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关键在各级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既是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政策实施办法的制定者。A B C D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文化一种诗性的文化 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方文化以哲学为代表,而诗歌,便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他们的哲学中,那么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为“诗”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从“诗经”到 “楚辞”再到 “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传统中,人们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而诗词更重意境,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凡有人烟处,皆有诗歌:喝酒、行酒令,说的是诗;奏乐、起舞处,唱的是诗;挥刀、舞剑时,吟的是诗。如果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以“人生”做基础,总是激励人们思考生活、批判生活和指导生活的,那么诗歌便指导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我们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不论是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们从诗词中领悟生命、从诗词里关照人生。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与西方语系相比,汉语的精炼美妙是不言而喻的。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也会因声调不同而带来不同的色彩。更何况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音乐性的特点,所以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谐美。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诗词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古代中国,无论是自发的艺术创作,还是自觉的艺术理论,都没有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这使中国文化长于实践理性而短于思辨理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理性。例如,传统的火药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而活字印刷更不具备理论科学的特征。在雕塑、绘画、书法、小说,甚至园林艺术方面,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一开始就不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于是,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小说或书法,总有一种“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都达到了一种“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精神境界。而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总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实为一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中国没有“掷铁饼者”,没有圣经,没有哈姆雷特,没有凡尔赛宫但中国有诗经,有离骚,有红楼梦,有紫禁城,有苏州园林我们只要将它们拿来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谁更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谁更在乎天人合一,谁更懂得和谐美。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可以不懂天文、历算知识,不懂科学哲学,但却必须用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休养方式,不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吗?7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了中国的诗性文化之特征。B西方语系不具有汉语那种精炼美妙的特点,因而西方文化无法形成诗性的文化。C中国文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不是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而是着重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的境界。D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不懂天文、历算知识和科学哲学,却懂琴、棋、书、画。E汉语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8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受诗歌的影响颇深,中国人连挥刀、舞剑时,吟的也是诗。B. 在古代中国,火药并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这反映了国人只崇尚感性而不重科学的特点。C中国艺术中没有“掷铁饼者”,中国艺术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D中国有紫禁城,中国建筑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和谐的审美情趣。9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哪些方面的不同?(4分)10请结合全文分条说明中国文化为什么是一种诗性文化。(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保护人 莫泊桑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神父回答:“不,我有事。”“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呱呱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热心的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上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1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1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1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15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B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建背皇帝的旨音。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16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蒙赏赐,犹异余人 不敢言而敢怒B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且为之奈何?C清廉太守乃得见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1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B愿徐去无异容 愿更令远,乃不复归C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D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李疑尚义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注释:姁姁(x x):和悦貌。 愿士:谨慎老实之人。20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假:借B籍其数而封识之。籍:登记入册C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 脱:倘若,如果D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 壮烈:勇敢而有气节2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我不幸被疾矣妆成每被秋娘妒B面发囊探石发穴,靡计不施C籍其数而封识之籍吏民,封府库D举世混浊,清士乃见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B举世混浊,清士乃见C人用是多疑 D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23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第卷(非选择题:共117分)2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和课文原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5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四、默写补写下面的空缺部分。25无丝竹之乱耳, 。26 , ,受下赏。27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8亲小人,远贤臣, 。2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五、诗歌鉴赏3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九 江 闻 雁陈 均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本诗首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4分)六、语言表达31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6分)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它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32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6分)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言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就是 ;就是 。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七、作文3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天,英国首相乔治和朋友在院中散步,他们经过每一道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吗?”朋友纳闷地问。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有必要,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然后又可以去重新开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2C.3C4B5A6D7BD8B9中国文化以诗歌代表,西方文化以哲学为代表;中国文化兼具感性和理性特征,西方文化偏向理性。中国文化具有和谐美的审美情趣,西方文化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小题1】诗歌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特殊)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诗歌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并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汉语是一种诗的语言,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中国文化兼具感性和理性特征,追求诗歌的审美理想。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修养方式,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11C、D(答C给3分,答D给2分)12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每点2分)13.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每点2分)14.(8分)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的时尚意趣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15D16B17D18C19(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20D21A22B 23D【小题1】(1)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略。30【小题1】诗首句在语言上应用了叠字。“渺渺”既是江水空阔的实写,也是诗人爱而不见、心情落寞的象征。“悠悠”诗人不只白日里思念故乡,而且在夜间也常在做思乡之梦,但即使在梦里,故乡也是悠悠难寻。叠字“渺渺”“悠悠”在字义和字音上正好表现了宣泄不尽的如水渺渺、似梦悠悠的乡情。(4分)【小题1】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中“新雁”暗示时令是在初秋,“一声”表明初秋伊始。诗人听到一声新雁,引起无限乡情。雁鸣不可能只一声,但唯有第一声最能触人乡思,那一片无边无际的秋色之中,无处不是秋色,也无处不是乡情。(4分)31杜鹃,又名布谷鸟,(1分)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1分)它不筑巢、不孵卵,(2分)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2分)。32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可写陶渊明、朱自清、孔子、孙中山、文天祥等)3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