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944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A都是以同样的权力维持的 B都是依靠某种力量维持的C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D都是依附于传统习惯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说明“法”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A同样的权力维持的是错误的;B说法正确;传统不是是依靠权力机构,C错误;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并不是附于传统习惯,D错误;故选B。2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表明孟子认为A实行仁政,要将田地分给农民 B实行公平,要反对暴君和污吏C实行仁政,要厘清土地归属权 D实行平等,要均等地分配谷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认为施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指公正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对荐举人缺乏有效的约束,不公正不合理,故D正确;察举制不是按门第选拔官吏,A错误;科举制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B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高低,不是才德,C错误。4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A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B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D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指董仲舒提出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是孔子,A错误;董仲舒的思想属于儒家,C错误;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是宋明理学思想,D错;董仲舒从天的哲学出发创立新儒学,提出君主受命于天,天人感应等学说,故选B。5以下是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表,其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年份(年)农产品出口总值(千元)占出口贸易总值(%)189328423156190389496268191023195739119203070473641930628285451A适应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需要 B适应清朝政府扩大税收来源的需要C适应南京国民政府兴办实业的需要 D适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表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比重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日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原料产地,为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故A正确。6亨利乔治认为:通过征收一种单一税来抑制未来那种不劳而获的土地价值的增长,从而防止投机者和垄断者牟取暴利。与这一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是A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 B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C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 D邓小平的消除两极分化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限制“投机者和垄断者牟取暴利”,限制贫富悬殊,体现关注民生的思想,符合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故选B;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没有涉及民生问题,排除A;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排除C;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没有消除两极分化思想,排除D。7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人认为:“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这表明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对人权的尊重 B维新变法运动始终贯穿对迷信的涤荡C风俗的革故鼎新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D民主共和思潮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必去满洲之形状”是指满族的穿衣装扮风俗,故选C,和人权没有关系,排除A,维新变法运动是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合,排除B,民主共和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和“必去满洲之形状”无关,排除D。8“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这里的“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是指A自由与平等 B法制与科学 C民主与自由 D民主与科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指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不能根本改造国家,于是1915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从思想领域唤醒国民,改造中国,故C符合题意。9右图为1930年至1931年鄂东南苏区印制的纸币的正面和背面。从中可以看出纸币的印制十分重视A政治宣传B联系群众C经济发展D勤俭节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30年、1931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共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在苏区纸币上印有学习苏联十月革命的政治宣传内容,故选A。10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在资金、资源和技术等方面为重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不包括A逐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B逐步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掀起“大跃进”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大跃进”运动时间是1958年,D时间不符合,符合题意,故选D; 五年计划是我国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体制是单一的公有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ABC表述符合史实。11在十二铜表法中,有同态复仇、遗嘱自由等法律条文。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以习惯法为主 B程式繁琐复杂C新法旧法并存 D条文明确清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但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这表明当时社会中还存在氏族制度的残余,体现新法旧法并存,故选C。12牛顿说过:“万有引力虽然是普遍自然规律,但它本身之所以能够无论在何处都普遍永恒有效,那就是上帝能力使然,就是神迹。”这表明牛顿A力图化解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B对自己的理论体系产生怀疑C预见到万有引力的非永恒性 D试图利用上帝来宣扬自己的理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17世纪,此时的欧洲天主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力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为了减少冲突,牛顿称是上帝作用的结果,故选A;BCD理解错误。13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有人提出:“但是如果法律禁止所有事情或者几乎所有事情该如何呢?”孟德斯鸠的解决办法是A自由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B以行政权制约立法权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实行社会契约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该是人的理性的体现,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如果法律禁止所有事情或者几乎所有事情”即违背了人的理性,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权、立法权,排除B;AD不是问题的主旨故排除。14历史学家布拉赫尔称某国的政治制度是“逆时代而动的君主制的半专制主义”。他指的是A德意志帝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 B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C中国维新派倡导的君主立宪制 D中国清政府实行的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君主制的半专制主义”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逆时代而动”指不符合当时政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有明显专制倾向,君主权利较大,故应该是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故选A;BC都要通过限制君主的权力。15强制性是余粮收集制的特征之一。联共(布)领导人、被誉为党内头号思想家的布哈林曾说过:强制是“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布哈林认为强制性有利于A保证战时的粮食供应 B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C组织农民,发展生产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布哈林认为强制“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有利于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很明显这是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渡,D符合题意,故选D;ABC不是材料的主要思想内涵故排除。16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道:“(1917年)10月16日,党中央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选举了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领导起义的党总部。这个党总部领导了整个起义。”据你判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书应出版于A“十月革命”时期 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17年)10月16日”“ 选举了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可知起义是十月革命,根据已学知识,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显然材料不符合历史史实,材料夸大斯大林的成就,是20世纪30年代个人崇拜的结果,故选B。17右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欧洲共同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破坏,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欧洲经济慢慢复苏,故选A。18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出现了以“里根革命”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在这次调整的措施中应包括A取消国有制经济 B削减公共开支C加强政府干预 D发展“新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各国进行调整的策略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减少福利开支,削减公共开支,故B正确。19下表中两类国家分别是指世界排名前15的国家(简称最富国)和排名后15的国家(简称最穷国)。从表中可以看出年份 两类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对比(货币单位:美元)两类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平均值对比(货币单位:美元) 最富国最穷国差值倍数最富国最穷国差值倍数19812111519820917106181232441788274199132471213322581523100220930793148xx39931164397672433753417237362218201165860422654381565797839757581146A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差值不断扩大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倍数不断增加C最穷国经济增长使其正在摆脱相对贫困化的困境D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表看,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差值不断扩大,说明两类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拉大,A正确,CD错误;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倍数在xx-2011年减少,B错误。20有位画家用一句话十分典型地说明了他的绘画风格:“阳光不可能被复制下来,但可以通过别的东西,通过色彩表现出来。”这位画家应该是A大卫 B米勒 C塞尚 D毕加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阳光”“ 色彩” ,绘画强调光色瞬间的变化,这是印象主义绘画风格,塞尚印象主义绘画的著名代表,故选C;大卫是古典主义画派,米勒是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画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德国人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记载: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1/3到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据中国农史记载:18世纪中叶,中国每年出口(欧洲的)生丝约1万担,价值约140万两白银;据英国人斯当东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18世纪中叶,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华茶约xx万磅,价值近400万两白银。材料二 正是在西方列强的挤杀和清政府军队的镇压中,中国海商的海上贸易链条越来越旺,最终不得不退回到中国沿海,彻底失去了他们在海洋贸易上的市场份额。到18世纪末时,中国东南沿海和印度洋已基本上是欧洲商船的天下。李金明清嘉庆年间的海盗及其性质试探材料三 晋商、徽商最初的兴起都与盐业贸易有关。然最后使他们走向顶峰的则是茶叶出口贸易,只是徽商是通过东南沿海岸将茶叶出口,晋商是通过北方陆地将茶叶出口。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材料四 明清主要商帮鼎盛和衰落的时间、各时段内主营商品表中国经济史研究商帮鼎盛时期衰落时期时间主营商品时间主营商品及备注海商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丝、茶、瓷器、香料等18世纪下半叶原来的海商或改行或沦为纯粹的海盗。徽商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茶、盐业、典当、瓷器、丝绸19世纪40年代出口贸易的亏损造成的资金紧张,进而又带来典当业务的衰落。晋商19世纪初茶叶、食盐、丝绸、粮食、票号1862年后晋商的茶叶出口贸易市场份额逐渐减少。20世纪初,晋商的票汇业务在与外国现代银行的竞争中衰败。请回答:(1)据材料一、四,分析明清主要商帮进入鼎盛时期的国际背景。(4分)(2)据材料二、四,分析海商在各商帮中最早衰落的原因。据材料四,指出各商帮衰落的共同因素。(3分)(3)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徽商为什么会在19世纪40年代进入衰落时期?晋商为什么衰落得最晚?(4分)【答案】(1)背景:欧洲市场需要大量的中国商品(2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从美洲掠去大量白银,并以此换取中国商品。(2分)(2)原因: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西方列强垄断中国的海上贸易。(2分)因素:出口贸易的衰落。(1分)(3)徽商: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可直接进入中国购买茶叶和设置茶厂。(2分)晋商:主要通过北方陆地外贸,而其他边贸受外商影响较晚;晋商还有票汇业务。(2分)【解析】试题分析:(1)“中国每年出口(欧洲的)生丝约1万担”“ 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华茶约xx万磅”,可知欧洲需要大量中国商品,从材料四可知商帮进入鼎盛时期在16世纪末以后,主要国际背景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从美洲掠去大量白银。(2)从材料二看出海商在各商帮衰落的原因是“正是在西方列强的挤杀和清政府军队的镇压”,一是西方垄断海外贸易,二是中国的闭关锁国,限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四看出,海商、徽商、晋商衰落的共同因素都有出口贸易市场份额逐渐减少。(3)“徽商是通过东南沿海岸将茶叶出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市场被打开,冲击了徽商的茶叶出口市场;晋商1862年后进入衰落时期,晋商是通过北方陆地将茶叶出口,受外商影响较晚,晋商的票汇业务在20世纪初衰败。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中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王栻严复集第1册材料三 欲为立宪之国,必先有立宪之君,又必有立宪之民而后可。立宪之君者,知其身为天下之公仆,眼光心机,动及千年,而不计一姓一人之私刑。王栻严复集第2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是针对理学的什么观点提出来的?它主要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2分)(2)材料二中的“唯天生民,各具赋畀”是指什么思想?如何理解“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这句话?(2分)(3)依据材料一、二,对比黄宗羲与严复在思想来源和人的诉求两方面的不同点。(5分)(4)对比材料一、三,黄宗羲与严复在如何看待君主制度的问题上有何异同?(3分)【答案】(1)观点:“存天理,灭人欲”;阶层:市民。(2分)(2)思想:天赋人权;理解:以法律条文限制国君的权力。(2分)(3)来源:黄宗羲:中国古代君主思想;严复:西方启蒙思想。(2分)诉求:黄宗羲:人是自私自利的;君主要为人谋利。(2分)严复:自由平等。(1分)(4)同:都反对君主专制。(1分)异:黄宗羲:保留君主制度;严复:实行君主立宪。(2分)【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出自黄宗羲的著作,“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大意为人有生以来都存有私心,反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黄宗羲的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扩大,黄宗羲的思想代表了市民的思想。(2)从“得自由者乃为全受”“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指自由等为天赋人权,不得侵犯,“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意为即使国君也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力,并且要设立法律条文限制国君的权力。(3)黄宗羲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材料一主要源于中国古代君主思想,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君主应为人谋福利;严复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其思想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主张天赋人权,限制君主的权力。(4)从材料一“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反对君主以一己之害而危害更多人,主张君主应为人谋福利;材料二“立宪之君者,知其身为天下之公仆”,君主应为人民的公仆,君主的权利应受到宪法的制约,二者都反对君主专制;不同点是严复主张实行君主立宪。23(12分)中英鸦片贸易以及由此引起的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材料。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暴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依次演进,是资本世界增值运动进程中的“三位一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二 这个新的王朝害怕外国人会支持一大部分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材料三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四 在这场决斗(指鸦片战争)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材料五 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中指出:“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因此,不平等条约的“不平等性”就体现在“英国垄断”前提的设置上,友好条约贩卖的东西正是剥削秩序。鸦片贸易、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这句话?(3分)(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对外贸易、暴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依次演进,是资本世界增值运动进程中的三位一体”这一观点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答案】(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扩张性、开放性,要求不断扩大市场;16世纪,伴随着世界的发现和海外贸易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3分)(2)论证: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然而,当英国商人满载着工业品驶向中国,却发现这个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根本不愿意购买英国的工业品。实行闭关锁国主要原因一是要维护满洲人建立的王朝,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4分)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得贸易利润,英国走私鸦片。在中国开展禁烟运动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2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由“英国垄断”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与英国协定关税;允许英国公使进京;割让九龙司等。从而使英国排除了一些阻碍其对华贸易的障碍,达到了它要让其资本增值的目的。(3分)【解析】试题分析:(1)十六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范围扩大,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不断扩大市场的需求和必然结果,从此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2)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了打开世界市场,西方殖民者采取了“对外贸易、暴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依次演进”,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以中国近代历史为例说明。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得贸易利润,英国走私鸦片。在中国开展禁烟运动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由“英国垄断”的不平等条约,最终使英国达到了它要让其资本增值的目的。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这种职务包括:筹备公民大会的开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材料二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员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材料三 孟德斯鸠主张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他指出:不但三个权力不应该结合在一起,就是两个权力也不应集中在同一机构中。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同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他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尽管三个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妨碍,但是三者还是可以协调运行的。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3分)(2)材料二中的“选出的代表”是指哪种人?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关于公民权力的主张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3)据材料一、三,说明雅典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权力的规定或主张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4分)【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3分)(2)议员。(1分)变化:公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间接行使权力(或间接民主)。(1分)原因: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社会;直接民主可能会导致政治腐败(或权力的滥用、误用)、社会动荡;直接民主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3)变化:材料一: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属公民大会;材料三联单:主张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2分)意义:分权可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可以减少权力的腐败。(2分)【解析】试题分析:(1)“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人民主权;“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 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体现直接民主;“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体现轮番而治。(2)定期选出的代表是议员,由议员组成的议会代表公民行使权力。材料一反映的是公民亲自参加的直接民主,材料二反映的是公民的权利由选举出的代表行使权力,是间接民主。变化的原因主要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的弊端分析。(3)材料一“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属公民大会;材料三孟德斯鸠主张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变化的积极意义的思路主要根据三权分立的意义回答。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指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25卷材料二 “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斗争成为普遍性,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生存问题都决定于天然的或人为的生产条件的优劣,失败者被无情地除去。”“(资本主义会使)每一个对旧(世界性)危机的重演有抵消作用的要素,都包含着更猛烈得多的未来危机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25卷材料三 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为地球创造了表层一样,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像那样,只有用人头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2)据材料二,指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本身不能克服世界性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3分)(3)20世纪的苏俄(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但它并没有实现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的社会革命”。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4)据上述材料,概括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的主要观点。(4分)【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3分)(2)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2分)理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自身不可消除。(1分)(3)原因:苏俄长期实施排斥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结果远离于世界市场之外;社会生产力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3分)(4)观点:地理大发现促成新的世界市场形成;工业革命真正形成世界市场。(或资产阶级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分)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克服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2分)【解析】试题分析:(1)“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指的是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进行的殖民扩张,“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指两次工业革命。(2)“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斗争成为普遍性”,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扩大市场西方列强开展殖民扩张,引起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争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本身不能克服世界性危机,因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不可消除。(3)从材料三看,通过“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应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回答,苏俄长期高度集中计划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社会生产力落后。(4)从材料一“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真正形成,材料二“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斗争成为普遍性” “(资本主义会使)每一个对旧(世界性)危机的重演有抵消作用的要素,都包含着更猛烈得多的未来危机的萌芽”认为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能克服,“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说明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伟大的社会革命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