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889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4页,共25小题,第卷为第5页至第6页,共1大题。请将第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 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个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固守农耕经济 B.坚持君主专制 C.昧于世界大势 D.实行闭关锁国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认为,“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材料中“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不包括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君主立宪 D批判程朱理学4.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 主动融人国际大家庭 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5.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6.中国古代文人画具有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征,其目的在于 A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 B全面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就C体现作者深厚的个人文化素养 D更好地表达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7.毛泽东说“过去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以下不属于中国“一条线”战略的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与美国改善关系 D与日本建交8.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9.“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10.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精神动力11.(英)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B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C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D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12.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A反对民主共和制B强调思想启蒙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13.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经济理论主张A自由放任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D仿效计划经济1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唐代发明了曲辕犁唐代农村中普遍使用曲辕犁B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C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D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15.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期明清时期民国初年五四时期A. B. C. D.16.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17.“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止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强调个人自由 B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科学 D宣扬民主政治18.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19.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错误的是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20.“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1.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的东山再起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2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2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2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25.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第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问答题26.(25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与生产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17世纪末至18世纪后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材料二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三苏州的吴余财老人用账本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大部分开销。下面是他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时间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xx年xx年消费额(元)2.983.603.0735.22230.90968.95(3)据材料三,概括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8分)(4)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4分)班级:_ 姓名 :_ 准考证号 :_ 座号:_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高三历史试题答题纸(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3)据材料三,概括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8分)(4)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4分)座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