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843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综合题。考试时间90分钟。2.请把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直接做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xx2020年,我国A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C人口大量外迁 D老龄化现象加重3有关下图各阶段人口增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A时期 B时期C时期 D时期5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6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D经济水平7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 高峰期 C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D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读下面两幅图,回答89题。8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9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D改革开放后中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读我国1988xx年流动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1011题。10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A东部到西部 B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C平原到山区 D农村到城市11下列因素中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A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B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大C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流动松绑 D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1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容量 B人口密度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13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返回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城市环境日益改善C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完成1416题。14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15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C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D城市连片发展16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17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A城市交通拥挤 B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城市就业机会多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819题。18图中阶段反映的现象是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化加速发展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加大19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B地表水下渗增多C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将近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2021题。20.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21.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 D生育率读某城镇略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24甲区域布局为重化工园区,主要因为该区域交通便利 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 位于河流下游A. B. C. D. 25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检测高一地理(B)题号选择题综 合 题总 分26272829得分第卷(综合题,共50分)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xx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材料二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分)(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2分)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分) (3)下面漫画反映了什么人口问题?该问题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3分)(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3分)27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xx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5.292河南省0.5640.562(1)分析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2分)(2)河南省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主要由于 引起的。(2分)(3)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4分)(4)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4分)28读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该城市工业区布局有什么特点?(2分)说出该布局形式的优点。(3分)(2)图中在A、B、C、D何处开设零售商店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2分)理由是什么?(2分)(3)在甲、乙、丙、丁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1分)理由是什么?(3分)29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1960年与xx年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4分)(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新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2分)(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4分)(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CCBDCDBDB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DDBACCCBBC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6. (12分)(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2)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2分)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进步,导致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不断下降(2分)(3)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3分)(答出3条即可3分)(4)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答出3条即可3分)27(12分)(1)人口的大量迁入(2分)(2)人口大量迁出(2分)(3)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答出2条即可4分)(4)农村迁往城市(2分)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2分)28(13分)(1)工业区在市区东侧外缘(1分);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1分)。优点:市区东侧外缘位于盛行西风下风向;市区外缘地价较低,可节省资金投入;工厂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3分)(2)C处(2分)。处于居民区的中心地带,接近最大消费人群(2分)。(3)甲地(1分),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处天然林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出行方便。(3分,答对三点即可)29. (13分)(1)扩大 (2分) 增多(增长)(2分) (2)卫星(2分) (3)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答对两条得4分)(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错时上下班;建设立交桥、高架桥、发展轨道交通等(答对三条得3分。其他合理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