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四十)中国地理概况.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1624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四十)中国地理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四十)中国地理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四十)中国地理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图,完成13题。1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2图中M区域应属于()A高原区 B平原区C丘陵区 D盆地区3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解析:该题组是以地形剖面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由图可知此剖面图为南北走向;M处海拔低于200米,为平原;L距淮河大约150千米,为华北平原,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答案:1.B2.B3.B(xx四川成都一诊)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45题。4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 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解析:该山地1月山麓地带平均气温大于0,因而最可能为武夷山脉。答案:C5北坡1月降水大于7月降水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A1 000米以上 B1 000米以下C1 400米以上 D1 400米以下解析:读图可知,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在1 000米以下。答案:B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绘制的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三级阶梯B地形区北坡比南坡自然带更丰富C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D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剖面图中海拔最高处约为8 000 m、最低处低于0 m,且2736的地区海拔多在4 000 m以上,可推断出该图示意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吐鲁番盆地一线的地形剖面。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为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自然带较南坡更为丰富;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虽然降水稀少,但冰川广布,水资源丰富。答案:B7有关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B都位于印度洋板块C地形区聚落在此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D山雪线平均海拔最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附近,属于消亡边界;位于亚欧板块;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热量成为聚落选址的最主要因素;雪线海拔高度大致从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在中,山雪线平均海拔最高。答案:D2012年7月26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从北京出发,进行了一次为期25天行程12 500 km的“穿越内蒙古高原”考察活动。据此完成89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北京至恩和哈达的沿途景观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恩和哈达至呼和浩特的途中可以看到成群的三河马、三河牛和滩羊C从满州里至酒泉沿途的自然带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D从呼和浩特至500号界桩沿途可以看到塞外江南景观和黄河凌汛解析:本题考查内蒙古高原沿线景观变化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北京至恩和哈达的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滩羊主要分布于宁夏;从满州里至酒泉沿线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黄河凌汛发生在初春和初冬。答案:C9科尔沁沙地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的措施,而目前牧区却出现严重的草场退化现象,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 B过度放牧C技术落后 D降水稀少解析:本题考查科尔沁草地退化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内蒙古草场生态环境脆弱,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定居围栏放牧使牧民在固定的草场上放牧,草场无法休养生息,易因过度放牧而退化。答案:B(xx北京东城一模)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全线预计于xx建成通车。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A陇海线 B湘黔线C京九线 D浙赣线解析:读图,沪昆高铁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向的。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错。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对。答案:C11沪昆高铁干线()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解析: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错。没有到达青藏高原,只是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第一级阶梯,B错。没有跨热带地区,C错。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灾害,D对。答案:D(xx浙江金华4月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各时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变化图,完成1213题。12该区域最可能是()A河西走廊 B三峡地区C黄河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解析:从海拔上看,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隋以后开始向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布局。河西走廊和云贵高原海拔都要远高于300米,可排除;黄河下游平原地区海拔低于200米,也可排除;唯有三峡地区有此海拔分布,故B选项正确。答案:B13该区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C用地紧张 D河流侵蚀解析:新建城市海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地势低平的区域较少,只能向相对较高海拔地区发展。答案:C如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14下列关于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C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D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15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A风能 B地热能C太阳能 D水能解析:第14题,沿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外流区;沿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沿线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源,排除B、C、D三项。第15题,铁路沿线太阳能资源丰富,最有可能被使用;而地热能只分布在藏南地区,风能不是这里的优势,水能不属于新能源。答案:14.A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xx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读“四川省略图”,完成有关要求。(18分)(1)简述四川省城市分布特点。(2)简析四川省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困难。(3)318国道沿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图中318国道路段乘车可强烈感受到自然带的_地带性变化,此路段夏季常面临_、_等地质灾害的威胁。解析:第(1)题,读图可直接得出其分布特点。第(2)题,四川省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气候、地势起伏、地形等角度来分析。存在困难应考虑地质条件、交通、资金、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方面。第(3)题,318国道大致呈东西走向,穿越川西断裂带,地势起伏大,故自然带垂直差异明显,夏季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答案:(1)东多西少,沿河分布。(2)优势条件: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川西为山区,地势起伏大,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峡谷众多,适宜建坝的地方多;川西适宜建水电站的地区人口和居民点少,要搬迁的人口较少。存在困难:(水能丰富的河流)多穿越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或“地壳不稳定”);川西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给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带来不便;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资金积累不足;当地能源市场需求小;西部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压力大。(3)垂直滑坡、泥石流、崩塌(任选两项,填地震不得分)。17(xx四川成都三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黄河干流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10247319(1)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异同。(2)试分析黄河干流观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3)根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材料三M省某城示意图。(4)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长城以北为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第(2)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径流量在减少;两水文站之间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地区,降水少、支流少,河流的补给少,同时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农业引水灌溉,径流量减少。第(3)题,该省煤、铁、铝资源丰富,应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工业,这些重工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第(4)题,赞成与否,理由合理即可。答案:(1)相同点: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长城以北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不同点:长城以北地势平坦,沙漠广布;长城以南千沟万壑,地表崎岖。(2)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其原因是主要流经干旱地区(非季风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几乎无支流汇入;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引水灌溉;河水下渗。(3)煤炭工业;电力(火电)工业;冶金工业(钢铁或炼铝工业);(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环境问题: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火电、冶金和化学工业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煤炭、火电、冶金和化学工业需水量大,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4)地更合理。理由是靠近铁路,交通便利;可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设施,节省投资。地更合理。理由是利用滩涂,不占用农田;位于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垂直方向,对城市污染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