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55835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胡同 (tng) 荸荠(b ) 月晕(yn) 戛然而止(ji)B倔强(ju) 俨然(yn) 蓊郁(wn) 亘古不变(n)C譬如 (p) 监生(jin) 花圃(p) 拾级而上(sh)D思忖 (cn) 怪癖(p ) 敕造(ch) 不落窠臼(k)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缪种 嬉戏 没精打采 百无聊赖 B倩影 惦记 树梢 走头无路C斑驳 避讳 敛声屏气 沸反盈天 D缈茫 鬼秘 寒喧 雕梁画栋3.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春天不能 ,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2)但是,谈话是总不 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3)医疗服务过程中“见病不见人”,不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服务不到位,说话态度不好, 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医疗纠纷。A.抑制 投机 从而 B.克制 投机 进而C.克制 投缘 进而 D.抑制 投缘 从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默家的橱柜里摆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 手工艺品,每当他向朋友们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B.他被迫流浪,在凄风苦雨中飘泊了四年,直到解放才回到家乡。C.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D.他为人冷漠,又不善言辞,所以周围与之交好的人不多,林林总总也就那么几个。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B.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代表日本签字,对联合国投降。C.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桦树光滑的外皮,或海绵似的葱郁的柔草地,或春天里鸟儿动听的欢鸣。D.目前亚太粮食问题紧迫,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已接近十亿左右,全球四分之一饥饿人口在亚太地区。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北宋词人,字子瞻。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等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B.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欧亨利的作品构思新颖,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具有“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红楼梦“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中的“总角”代指儿童时代。7分析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杳不知其所之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顷之,烟焰张天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吾见师之出不见其人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A. B. C. D.8下列句中“焉”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A且焉置土石 B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使六国各爱其人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沛公至霸上,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10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1下列句中的“举”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D举义兵以诛暴乱1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传递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作动词用,身居下位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独特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闲散,悠闲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千古风流人物 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4.关于“于”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5.“诗史堂”位于成都杜甫草堂正厅,许多纪念杜甫的对联挂于此,其中一副对联的下联句序和结构已被打乱,请对短句的内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2分)上联: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短句:有穷亦君子乎 寓公久作 噫 望湘衡则无家 叩关陕则无国 当时艰难险阻下联:二、现代文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9题。 退休教授安德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会激动地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德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找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慌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也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德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是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棚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德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要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关回壁炉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员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16“言语不多”的安德鲁为什么讲到那回遭遇就“滔滔不绝”?文中对法国夫妇的简短的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7“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安德鲁千钧一发从哪些情况判断出“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2分)18既然“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德国冲锋队员为什么没有再次到这户农家搜查?(2分)19文题“第二次冒险”的含义是什么?(2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12分)【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乙】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0.下列各项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义不赂秦A.顺流而东也 B.楚人一炬C.箕踞而遨 D.族秦者,秦也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几世几年,摽掠其人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齐人勿附于秦 多于南亩之农夫22.下列各组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固一世之雄也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3.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段从“不赂者”的角度,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文章先分别剖析了韩、楚、魏三国灭亡的自身原因,继而运用了假设推理,有力地论证了坚持用武力抵抗侵略者,才能救亡图存的道理。B.乙文第段“多于”这组排比句,兼用了夸张的修辞,不但使行文表现出雄浑的气势,而且把秦统治者的奢侈铺张和百姓生存的穷困艰难进行了强烈的比照,为下文引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结局作了较好的铺垫。C.由乙文的第段可知,乙文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和秦一样,均是由于统治者“不爱其人”;如果“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这一观点和甲文作者的观点相同。可见,民心的向背直接关联着国家的兴亡。D.甲乙两文均借古讽今,甲文借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的故事,来讽谏唐敬宗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荒废朝政的行为。乙文借秦朝统治者亡国的史实,讽谏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做法。2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2526题。(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注解】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含箨,包有笋壳。帙,包书的布套。书帙(zh),书套。 翦(jin),同剪。25.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前者为,后者为。都用了手法。(3分)26.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两首诗借咏竹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三)古诗文默写。(4分)2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2)长桥卧波, ? ,不霁何虹? (3)乱石穿空, , 。(4)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四、作文(40分)2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把每一个黎明当做生命的伊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在将至的岁月里留下可爱的脚印在你的内心得到充实的痕迹请根据你对材料的感受或思考,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台州市书生中学 xx学年第二学期 起始考高一语文答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题号20212223答案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除选择题外,2分)15、(2分)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8分)16、(2分)。 17、(2分)18、(2分)19、(2分)三、古诗文阅读(除选择题外,14分)24、(1)(2分)(2)(2分)。25(3分) 26(3分)。27、名句默写(共4分) (1) (2) (3) (4) 四、作文(40分)2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把每一个黎明当做生命的伊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在将至的岁月里留下可爱的脚印在你的内心得到充实的痕迹请根据你对材料的感受或思考,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高一语文起始考试卷参考答案1.A(B倔ju,亘n;C拾sh;D癖p,敕ch)2.C(A谬种;B走投无路;D渺茫,诡秘,寒暄)3.A(克制,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克制感情,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 “抑制”也作“抑止”,压制、控制的意思,符合(1)的语境。“投缘”形容情意相合,偏重于强调有缘分合得来,多用于初次交往。“投机”形容意趣相合,见解相同,多用于言谈。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4.B(“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也用于比喻境遇悲惨凄凉。A “如数家珍”的释义是“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物十分熟悉,句中各种手工艺品本身就杨默的“家珍”,不能说“如数家珍”。 C“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此处不合符语境。D“林林总总”形容众多,此处不符合语境。)5.A(B“目睹代表日本签字”中“签字”缺少主语;C“抚摸欢鸣”搭配不当;D两个约数词不能同时用在一个语法结构中,删去“接近”或“左右”。)6.C(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7.B 8.D 9.D 10.B 11.C 12.A 13.D 14.D15.下联: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评分标准:与上联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合理1分;句内调整1分,“久作寓公”,“君子亦有穷乎”。)16法国人民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他们认为救助反法西斯战士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透过人物的外在活动把握他们的心理情感。安德鲁的“反常”及其原因,法国夫妇的简短的语言所附带的神态,以及全文的情节都对正确回答此题有帮助。)17天已亮了;除农舍外,别无藏身之处;德军正有条不紊地搜索。 (要从时间、环境、处境三方面全面考虑。)18他们没想到安德鲁会再次返回农家藏身。他们更没想到正义的力量会如此强大,法国妇女会再次冒死救助安德鲁。(联系生活和思维的实际,不难回答“他们没想到安道持会再次返回农家藏身”。另一方面,不能忽视情节对主旨的作用。)19安德鲁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冒险再次向女主人求援。女主人在丈夫因救助安德鲁被杀后,再次冒险将安德鲁藏起来。(从全文来看,“第二次冒险”既是说安德鲁,又是说女主人,第二点是容易被忽视的。)20C (像簸箕那样,名作状。例句,坚持正义,名作动。A向东进军,名作动;B焚烧,名作动; D灭族 ,名作动)21A(均为转折连词;B第三人称代词,代他们的,指六国的/ 代词,那些;C句末语气词/ 兼词,由此;D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 介词,比。)22B(与例句均是被动句;A判断句;C省略句;D宾语前置。)23B(A“剖析了韩、楚、魏三国”错,是“齐燕赵”三国;C“这一观点和甲文作者的观点相同”错,甲文的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D“讽谏”后的内容应互换。)24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邯郸就成为秦国的郡邑,可惜它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得分点:“洎”、“终”、“被动句式”,共2分)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而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那就又在六国之下了。(得分点:“定语后置句式”、“下”、“故事”, 共2分)25.五言律诗(或五律、律诗)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 托物言志 (每空1分)26.同: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1分)杜诗写竹子的生长过程,竹阴的凉爽怡人,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清香,白诗写竹子在百花凋零后依然青翠(或别有风味),可见他们对竹子的喜爱。(分析可以省略)异:杜诗最后直抒胸臆,希望不要剪伐竹子,让竹子自由生长,还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的愿望。(答“尊重天性,顺应自然”或“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亦可。)(1分)白诗最后写雪中百花凋零,竹子却依然青绿,表达了对竹子傲雪凌霜的品格的赞美。(1分)27. (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4)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