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85580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0.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2,1.总则,1.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质量,使汽车站符合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1.4 当年日平均旅客发送量超过2.5万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分站; 1.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3,一级,车位2024,发送量1万2.5万人次 二级,车位1319,发送量0.5万0.9万人次 三级,车位712,发送量0.1万0.5万人次 四级,车位6以下,发送量0.1万以下人次,1.3 汽车客运站按日发送量分四级,4,5,2.术语,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发车位: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站前广场:旅客进出站集散用的广场; 站房:候车、售票、行包、业务、驻站办公的总称; 行包装卸廊: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6,3 站址和总平面,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 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 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它交通; 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条件。,3.1站址选择,7,3.2.1总平面设计,1 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绿化; 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流线简洁,避免交叉; 3 布局紧凑,节约用地,环境协调; 4 处理站内排水;,8,9,1.站前广场,2.站房,3.停车场,4.短途区,5.零担区,6.进出站口,7.值班室,8.修理车间,9.生活区,10.洗车台,11.加油站,12.修车台,13.食堂,13.浴室,10,3.3.2进出站口的规定,1一二级独立设置,三四级宜分设,宽度不小于4m; 2进出站口与旅客出入口设5m的安全距离; 3进出站口与人员密集场所的距离大于20m 4保证驾驶员的安全视距; 5站内道路按人、车行道(双车道6m,单车道4m),人行道2.5m)分设;,11,12,4.站前广场,1 与城市干道相连; 2 有下列分区: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活动区域、服务区域; 3 旅客进出站流线短捷;按国家标准设残疾人通道; 4 位于干道尽端,增设通往广场的道路;位于一侧,加大广场进深。,13,5.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组成:候车、售票、行包、业务、驻站、办公; 功能分区明确、客货分流; 主要用房规模按最大人数计算; 1,2级应用残疾,老年人使用设施,3、4应用残疾人设施; 应有隔热、通风、降温措施;,14,5.2候车厅设计,面积按1.1/人计算; 自然通风,室内净高3.6m; 1、2级设母婴候车,并临近站台,有单独出口; 检票口按1/3发出位计,检票口与站台有高差设坡道,坡度1/12;,15,天然采光,窗地比大于1/7; 候车厅应有降噪措施; 座椅排列有利通行,20座/每排,两端设1.5m的通道; 厅内设饮水点,附近设男女厕所;,16,候车形式与平面关系,17,18,1.出口2个,二楼设候车厅,疏散楼梯2个,宽度按规范计算; 2.有导向栏杆的检票口不计为出口宽度; 2.安全出口设标志与事故照明;,19,5.3售票厅,四级与候车厅合用,其余单独设置,面积按15/1售票口计算; 设于地面层,不兼过厅,与行包候车联系方便,并单独设出入口; 售票口数按最高人数/120,窗口中心距1.2m,靠墙大于1.2m;窗台高1.1m,宽度小于0.6m 设导向栏杆,高度1.21.4m 保留完整墙面做广告、通知之用,20,5.4售票室与票据库,售票室面积5/口 售票室地面至售票口窗台0.8m 应用防静电措施 票据库1、2、3级使用面积大于9 防火、防盗、防鼠、防潮,21,22,23,24,5.5托运、提取、小件寄存,1、2级分设,3、4级合设; 托取处柜台距地小于0.5m; 托取处的受理口可关闭; 托取受理处与托取门厅设门,宽大于1m; 防火、防盗、防鼠、防潮;,25,26,27,28,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设站台,利于人上下、行包装卸,宽度大于2.5m; 车位露天设雨棚,净高大于5m; 雨棚柱:净距大于3.5m,与候车厅外墙大于2.5m, 装卸廊与发出位一致(数量与长度; 宽度大于3.6m,高度大于汽车顶,差小于0.3m;,29,30,行包廊的栏杆强度可靠,高度大于1.2m,车位设推拉门宽度1.2m; 行包廊与站场设垂直交通设施; 客流不得通过行包廊; 发出位地面设计应坡向外侧,大于5;,31,5.7其它用房,问讯处临近主要入口处,面积大于6,前置大于8的场地; 无监控设备的广播室设在便于观察候车厅、站场、发出位,面积大于6; 调度室临近站场、发车位,设外门;1、2级的面积大于20,3、4级大于10; 1、2级设医务室,位于候车室,面积大于10;,32,站内设旅客使用的通讯设施; 厕所:设前室,1、2级单独设盥洗室;天然采光、通风良好;男厕:1个大便器、1个小便斗/80人,女厕:1个大便器/50人,盥洗室:1个盥洗位/150人(男旅客按最大人数60计,母婴有专用的扣除,大便器至少2个); 1、2、3级设旅客到站厕所;,33,5.8驻站用房,公安、海关、检疫、邮电按需设置; 公安用房与候车厅、售票厅、值班站长联系方便; 海关、检疫布局有利于联系,设单独入口; 邮电用房临近候车厅;,34,5.9附属建筑,有维修间、洗车台、办公室,按需设置; 维修间按小修规模设置,场地与城市道路直通,与站场隔离; 1、2级出站口设补票室、验票室;,35,6 停车场,停车数大于50,汽车疏散口大于2个,50以下设1个; 分组停放,横向间距大于0.8m,每组小于50辆,组与组间距大于6m; 发车位与停车区间距大于12m, 停车场进出道,单车道大于4m,双车道大于6,(地形有高差为7m) 通向洗车、检修的通道设大于10m的直道,36,37,7 防火设计,1、2、3级不低于二级,4级不低于三级; 站房吊顶不应有易燃材料; 停车场、发出位设室外消火栓; 体积大于5000的站房设室内消防给水;,7.1 防火,38,7.2疏散,候车厅出口大于2个,每个疏散250人; 候车厅出口直通室外室外通道大于3m; 安全出口净宽不小于1.4m,向疏散方向开启,踏步线距门1.4m,设坡道不大于1/12; 有导向栏杆的进站口不计为安全出口 楼层设候车厅,疏散楼梯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宽度不小于3m; 候车厅、疏散通道的墙面不设镜面的装饰,39,课后作业:汽车站调查报告,要求: 1 、在本市实地调查汽车站1个,收集汽车站设计实例2个; 2、报告要求图文并茂,字数20003000,用A4纸打印装订; 3、内容涉及汽车站的人流组织、功能分区、无障碍设计、结构选型、造型与空间特点等; 4、报告上交时间11.18上午11时,40,客运站站房建筑设计,41,1.平面功能组成与布局,旅客使用空间:票务、候车、行包、站台; 站务空间:行政办公、安全保卫、服务单位、车队、保修; 其它空间:视站级和环境条件灵活设置。,42,空间安排尽量清晰、紧凑; 分区明确、合理、流线简捷、便利; 超越平面思维,复合、立体地利用有效建筑空间;,43,四级站旅客流线关系示意图,44,一、二、三级站旅客流线关系示意图,45,赣州汽车客运站平面图,46,(1)门厅或过厅,位于候车厅入口处,缓解人流压力; 对于北方客运站,有阻挡冷空气对室内的侵害; 减少对候车厅的人流干扰。,47,(2)候车厅、售票处和行包房的关系,是客运站房建筑内部旅客使用的主要空间; 有三种流线:提前购票进入候车室、经过售票室进入候车室、在前两种的基础上多了行包托运; 因此,三者既有联系,又要独立;,48,候车空间、售票空间和行包托运空间的关系,49,候车厅是客运站房主体空间,旅客站内的活动中心,位于站房中心位置; 售票大厅设于客运站出入口较近的地方,同时与候车、行包方便联系; 一至三级站设独立售票厅,四五级与候车厅合设;,50,(3)站台与有效发车位,联系候车大厅与发车位的关键部分,保证旅客发车区人车混流地带的秩序与安全; 站台有发车站台和到站站台,到站站台与旅客出口直接相连; 候车厅的候车通道和检票口与有效发车位对应;,51,(4)办公管理及其它用房布局,避免旅客人流与办公、后勤人流的干扰; 办公室与候车、售票、行包有直接的联系,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调度、广播与候车厅、发车站台有直接的视线联系; 问讯、饮水、盥洗、总台、小卖、餐厅、保安设于候车厅内;,52,53,54,55,2.流线分析与组织,在站房、站前广场、站台、停车场等处,旅客、行包、各种车辆的集散,形成一定的流动过程与流动路线,称为流线 合理组织与设计流线是客运站建筑设计的关键也是评价客运站设计的的主要因素; 设计原则:避免人流、车流、物流的交叉混杂,路线短捷、顺畅;,56,2.1流线分析,按流线方向,客运站流线有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包括人流进出站、车流进出站、货流进出站流线,人流进出站流线较为复杂;,57,(1)普通旅客流线:人数多,过程复杂,携带物品多,候车时间长,出站人流集中、密度大、速度快; (2)特殊旅客流线:指妇婴、老弱病残等,这部分旅客少,行动不便,单独设候车室,有专用厕所和专用检票口,有无障碍设计; (3)贵宾流线:各级领导使用,,58,重庆客运站建筑内人流分析,59,(4)行包流线:发送、到达、中转流线,需各种搬运设备,如电瓶车、手推车、输送皮带等,避免与旅客流线交叉; (5)工作人员流线:不与旅客流线混杂,60,2.2流线组织,(1)各种人流要分开; (2)流线组织符合旅客要求; (3)减少各种车辆的交叉; (4)对于行包量大的客运站,可考虑设置地道,61,3.体型与剖面设计,作为城市交通枢纽,象征着城市的门户,应设计成标志性强的造型,展现城市文化形象和文脉特征,,62,3.1建筑体型组织,(1)独立体量型:主体性的旅客服务空间,占据较大的的比重。在造型中,如何平衡主体量与其它小空间体量的形式关系,强调造型的完整的秩序形式,是本设计的重要课题。,63,(2)单元组合型:把庞大的体型进行单元划分、过小的空间加以整合,使体量均匀; 这种模式灵活自由,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空间组织有条理;在表现力上,具有平易、亲切、和谐的特点。,64,深圳南头长途汽车客运站,65,(3)复合型:当客运站功能复杂(多种形式的客运功能和配套服务),建筑应体现功能分区和功能特点的建筑群。 在保证建筑群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主体建筑的形象是设计的重点。,66,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设计方案,67,3.2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受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空间和技术条件限制,其形式创造体现对限制条件的积极回应和表现上; 客运站致力于艺术化的建筑实体结构、营造美观建筑形象、适宜的表现建筑内容;,68,(1)注重立面适当的的比例和尺度; (2)通过统一和对比手法烘托立面与体量的重点; (3)运用色彩与质感表现建筑风格与特色;,69,日本千叶浦安市JR舞滨站,70,本溪客运站,71,3.3剖面设计,空间构成向复合、立体方向发展 在剖面层次有三中形式: 大跨度单层覆盖; 适应室内空间组织。通过交通体系紧凑联系的多层构成及分成多个单体进行设计; 内部空间组织灵活自由的错层组织;,72,第一种,第二种,73,建筑空间造型的特殊性,构成相对复杂。其中候车厅适应大量人流使用而要求符合采光、通风和卫生标准,尺度大,考虑视觉要求; 站务及管理用房不需高大,可融入主体,处理为2部分层高关系,有效利用空间 其结构选型以大跨度空间为主,尽量减少承重结构对于室内空间的妨碍。,74,为保证室内空间流线的流畅,组织好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流线是剖面设计的重要环节; 设计重视适宜的人体尺度:售票窗口导向栏杆高度1.21.4M;托运口工作台面0.5M车辆装卸作业区的雨棚高度大于5M;,75,4 结构与设备设计,4.1结构选型,76,(1)墙体承重结构,在小规模客运站中运用广泛;内外墙同时起承重和空间分割作用; 1)结合功能和空间布局决定承重墙布置方式; 2)承重墙的开间进深尽量统一; 3)上下承重墙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合规范; 4)墙体的高、厚比合理。,77,(2)框架结构,承重与围护明确分工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构成手段、模式和表现有巨大的自由性、灵活性; 空间和造型处理灵活;在客运站使用广阔。用于主体和辅助建筑中。 有混凝土和钢框架结构2种;,78,光州客运站候车室,79,(3)空间结构,技术、材料和结构的进步为客运站的空间形式和结构选型带来了变革; 空间结构有:悬索结构、空间薄壁结构、桁架、空间网架; 1)悬索:发挥耐拉的特点,获得大跨度空间; 2)空间薄壁结构: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具有骨架和屋盖2重作用,80,3)桁架、空间结构:用金属管材制作,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减少空间作业,在候车厅广泛使用。,81,广州海珠客运站剖面图,82,4.2设备设计,给水排水; 采暖通风; 电气电信;,83,84,(1)给水排水,1)室外给排水系统 包括汽车洗车、水箱用水、停车场消防用水、雨水排水; 一级站设自动冲洗装置,二、三级站设冲洗台,污水要考虑使用沉砂隔油处理后排入下水系统; 停车大于50辆,按组设水箱供水点。,85,2)室内给排水系统: 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旅客、办公人员用水,在候车室设饮水点,盥洗室和厕所设置,旅客与办公要分开设置; 体积大于5000立米的候车室设室内消防给水,,86,(2)采光通风与采暖,1)采光通风 候车室、售票处,旅客集中,污染严重,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效果好经济,不满足时可考虑机械通风方式; 候车室的窗地比1/7,尽可能在高处设窗,避开雨棚的干扰; 候车室净高大于3.6米,87,2)采暖 采暖地区的1、2、3级站,冬季采用集中采暖,4级采用其它方式。 (3)电气电讯 1、2级站的动力设备、通信、消防及部分场所照明保证连续供电(二级负荷供电)3、4级站按3级负荷供电;,88,89,5.无障碍设计,目的:为了保证病人。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行动不便或视力障碍者而提供的建筑物及配套设施的环境和建筑设计; 实施部门与时间:由建设部、民政部批准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于2001-8-1实施; 包含范围:物质环境、信息、交流的无障碍。,90,客运站无障碍设计范围,(1)站前广场、人行通道、庭院、停车车位; (2)建筑物入口及门; (3)水平与垂直交通; (4)售票处、检票口、旅客候车及休息区; (5)行李托运、提取、寄存及商业服务区;,91,(6)站台、天桥、地道、引桥及旅客到达区; (7)公共卫生间 (8)家具、器具及设备。,92,93,5.1站前广场无障碍设计,站前广场出入口与人行横道交界处,单面缘石坡道坡度小于1:20,宽度等于人行道; 扇形单面坡道下口宽度大于1.5米, 设在道路转角处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米; 三面坡坡度小于1:12,正面坡道宽度大于1.2米。,94,新规范,老规范,95,新规范,96,广场上设残疾人通道,在通道上考虑残疾人盲道及使用机动车、手动轮椅的需要。行进盲道的宽度0.30.6米; 当广场上设天桥、地下通道、下沉广场时,增设坡道设计,或设置升降电梯,坡道坡度小于1:12,每升高1.5米,设2米宽休息平台。,97,98,站前广场停车场设残疾人停车位,最少1个,设于残疾人入口最近位置,就近到达残疾人专用电梯。,99,5.2建筑入口无障碍设计,当建筑的出入口设有台阶和坡道时,考虑下列因素: (1)供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设在通行方便和安全的地段,当室内设有电梯时,尽量靠近电梯厅; (2)室内外用坡道连接,入口室外地面坡度小于1:50,入口轮椅通行宽度1.52.0米,两侧设高0.85扶手,入口平台设雨棚。,100,(3)出入口的内外,保留1.51.5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 (4)出入口设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满足1.21.5m的轮椅通行宽度要求; (5)所有出入口必须让残疾人利用; (6)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采用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也可,安装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关门拉手。,101,102,103,104,5.3室内交通空间无障碍设计,室内的主要用房:售票处、候车厅、行包托运站台等通向残疾人设施的地方,设残疾人通道;在通道上考虑盲道、轮椅的需要; 无障碍候车、检票、售票口宜放在一层,当需在楼层时,应有无障碍电梯,按规范执行。,105,检票口通道,中小型公建通道,大型公建通道,106,5.4公共卫生间,设无障碍隔间、厕位时,入口、通道、隔间厕位、安全抓杆,符合轮椅的进入、回旋; 轮椅回旋1.51.5,厕位面积1.81.8,厕位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大于0.8米,,107,108,5.5家具、器具及设备,(1)服务台面: 在咨询处、售票处、托运处、提取寄存处,应设高度0.70.8,台下有伸缩空间的服务台面;,109,(2)标志、信号: 标志牌是为残疾人指引通行方向、提供专用空间、可使用的设施而制定, 凡有无障碍设计的道路、区域、设备,应在显著位置安装国际通用的标志牌图;,110,111,(3)公用电话:有一部电话供轮椅者使用,电话机离地面0.91.0米高度,,112,(4)饮水器、开水箱: 为了使轮椅使用者喝水或接开水容易,饮水器、开水箱控制高度0.70.8米。,113,6. 站房部分防火疏散,客运站是旅客、加满油大客车密集的公共建筑,是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 旅客中有老、弱、病、残、孕的人,而且携带行李,增加了疏散难度。 在设计中要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114,6.1 防火,1、2、3级站的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4级站不低于3级。 1、2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平米,3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最大允许面积1200平米,地下、半地下防火分区500平米。 设自动灭火系统时,以上每个分区最大允许面积可增加一倍。,115,防火分区以防火墙分割,假如有些地方需连接或开口时,可用防火卷帘和水幕代替;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小于4米,道路上有障碍物时,其净空不小于4米。,116,本溪客运站地下层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1、2层连通的共享空间、自动扶梯开口均设有防火卷帘。,117,6.2 疏散,候车厅有2个出口,每个出口净宽不小于1.4米,平均疏散250人,带有导向栏杆的进站口不得作为安全出口计算; 安全出口门向疏散方向开启,距门线1.4米处方可设踏步,室外疏散通道宽度不小于3米, 当楼层设候车厅时,设2部直接通向室外的疏散楼梯,楼梯间设有轮椅者的避难位置;,118,疏散口分散布置,2个疏散口最近边缘距离不小于5米,疏散楼梯在各层位置不应改变,以保证人员疏散畅通、快捷、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