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二 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鉴赏题的三种类型落实巩固提高(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55340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二 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鉴赏题的三种类型落实巩固提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二 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鉴赏题的三种类型落实巩固提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二 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鉴赏题的三种类型落实巩固提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二 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鉴赏题的三种类型落实巩固提高(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五代欧阳炯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1)词中女主人公“方寸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答: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词中“暖日闲窗映碧纱”“数树海棠红欲尽”“玉闺深掩过年华”“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可见其惜春怀柔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答案:孤独寂寞:“暖日闲窗映碧纱”,“独凭绣床”。惜春:“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年华虚度:“玉闺深掩过年华”。思念丈夫:“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分析略)(2)本词“泪珠穿破脸边花”和冯延巳“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同是描写女子流泪,一用“穿破”,一用“滴破”,哪个更好?请简要赏析。答: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可以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和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答案:(示例1)“穿破”更好。“滴破”表现思妇泪痕点点,“穿破”表现思妇眼泪一直流到脸边,泪流得多,情感比“滴破”的程度要深。(示例2)“滴破”更好。“滴破”具有内敛含蓄之美,更符合深闺女子的身份。而“穿破”泪流如泉涌不止,感情不加节制,不符合思妇含羞的特点。2(xx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清平乐 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注嘱付,来年早到梅梢。【注】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答:解析:鉴赏诗歌的情感,要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词,如从本词中的“欲留”“愁”“寄语春宵”“来年早到”,可见是对春光的留恋之情。答案:表达了词人对春的怜惜和留恋之情。“风光”与“紧急”搭配,突出时光之速,三月马上就到三十日,可见已是暮春;“绿野烟愁露泣”运用拟人手法,写绿野上的烟、露因为“拟欲留连计无及”而发愁、哭泣,这其实就是词人在表明自己惜春的心迹。(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两句。答:解析:鉴赏这两句的修辞手法,首先要知道这是词人对即将过去的三月而言的,是对春的留恋和叮嘱,应是拟人手法。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即可。答案: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前一句中“缱绻”“临歧”“嘱付”三个词,是把春当作了别离之人,细声软语和春告别并嘱咐:来年你要早点儿让梅花开放啊!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对春的留恋具化为对春的叮嘱,可见词人盼春归之急切,更突出了惜春感情的强烈。3(xx广东省中山市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无名氏为浮生两鬓白,观镜里朱颜迈。忙辞了白象简,紧纳了金鱼带。绿柳倚门栽,金菊映篱开。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幽哉,袖拂白云外。彭泽,清闲归去来。【注】白象简:官员上朝时携带的象牙做的朝笏。金鱼带:即金鱼袋,唐制,二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1)上片中的“忙”“紧”二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答:解析: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要紧扣词语的含义,从表达的情感角度分析。“忙”“紧”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辞官的急迫心情。答案:“忙”“紧”均为“急忙”的意思,生动地描绘出作者辞官去职的急迫心情和决绝态度,表现了作者对在污浊官场中虚度光阴的懊悔之情和对回归田园的渴盼之情。(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来间接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答:解析:从曲的内容看,有直接抒情,也有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间接抒情。结合“绿柳倚门栽,金菊映篱开”和“彭泽,清闲归去来”分析即可。答案: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绿柳倚门、金菊盛开、流水清澈,表现了居处环境的宁静优美、生机盎然,抒发了对清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用典。作者借“柳”“菊”“彭泽”“归去来”等与隐士陶渊明有关的词语和意象,含蓄地表明了自己归隐后宁静闲适的心境和淡泊高雅的志趣。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感怀 明沈宜修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答:解析:从题目中“感怀”来分析,这首词是表达词人心情的。结合词人所写之景可知,春天又来了,而自己思念的亲人却远在天涯,自己的寂寞孤独之情无人可诉,故而“烦恼”。答案:词人的烦恼因思念亲人而致。东风又至,时间飞逝,亲人远在天涯,相聚遥遥无期,只能期待梦中团聚;独守空房,寂寞难耐,脉脉思念之情却无人倾诉、无人知晓,因而烦恼。(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捣衣是为了给亲人准备衣服,可是亲人不在眼前,准备好的衣服也无法送达,所以词人说“空自”捣,表达出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与自己的孤独与无聊之感;偏偏不解人意的芳草,依旧和往年一样生长,既用芳草的无情衬出人的有情,又用“依旧”年年生芳草,写出词人已不止一年注意到这一景象,也就表明词人与亲人离别的时间长,即相思之长。答案:“空自”既写出了捣衣时因无法寄送而产生的徒然无奈、心不在焉,也写出了词人因牵挂亲人而产生的散乱心绪;“依旧”既写出了芳草与往年一样萌生,也写出了庭院与往年一样冷清,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念之情依然长久、深重。5(xx闽南四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梅 沈钦圻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答:解析:本诗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通过梅独自屹立在暮色苍茫的天地中写出了它的铁骨铮铮,而“独立”是拟人,“能开天地春”则是夸张的手法。答案:梅独自屹立在暮色苍茫的天地中,开辟出一片春天。这两句运用拟人与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梅的生气勃勃、铁骨铮铮,梅不是附属于春天的,而是春的主人。(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答:解析:本诗中尾联“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通过“我”与梅的闲相对,像喜逢的老朋友一样,表明“我”同这梅一样都是世外人,也说明了自己无意名利,才能与梅意气相投。答案:梅花傲霜开放、生机勃勃、空色相、不斗精神。诗人称梅为“世外人”,表明自己无意名利,与梅意气相投。6(xx黑龙江省重点中学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菩萨蛮 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范词意在通过写景表达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李词写春到天暖,表达出欣喜之情。答案:“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天遥连着秋水绿波,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了词人的乡思离情。“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 (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主题,鉴赏诗歌的风格。从两首词来看,都在抒发思乡之情,但范词直抒胸臆,而李词抒情委婉含蓄。答案: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李词的抒情委婉含蓄。范词中“黯乡魂”二句,直接说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而李词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火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醉未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