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2章管理理论发展.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849265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第2章管理理论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管理学第2章管理理论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管理学第2章管理理论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管理理论的发展,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2.1.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8世纪后期,英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的出现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如何协调许多工人之间的工作,工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如何配合,怎样对工人进行培训、激励和管理等,这些问题与手工作坊的管理完全不同。在这样背景下,管理工作中的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逐渐形成,同时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从工人中逐渐分离出来,在实践基础上开始形成早期管理思想。但是,这些思想零星,不成体系。,2.1.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续1),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斯图亚特(17121780)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作之间分工等。,2.1.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续2),2、英国亚当斯密(17121780)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又叫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2.1.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续3),3、巴贝奇(17921871)在1832年发表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着重论述了专业分工与机器、工具的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等,还提出以专业技能为工资与奖金的基础。,2.1.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续4),4、罗伯特欧文(17711858)他最早注意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他也是早期的人事管理创始人。,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法、德等西方国家形成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有三个,分别代表三个重要发展方面。 1、泰罗(18561917)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重要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科学管理是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以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其主要内容有:,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1),1)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2)差别计件工资制。 3)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4)科学挑选“第一流工人”。 5)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者只抓大事,把重复出现的例行问题交下级去做。 6)共同做“大蛋糕”的思想。认为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2),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18411925)西方古典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长期担任某大公司总经理,地位决定他研究对象与泰罗不同。泰罗着重于车间、工厂的生产管理研究;而法约尔着重于企业全面经营管理研究。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3),法约尔的主要理论有: )企业的6种基本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管理等。 )特别是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五大要素。,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4),五大要素: a、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可以简述为目标和经营规划的制定。 b、组织可看成是物力和人力的组织问题,可简述为完成已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组合。 c、指挥是为了使组织行动起来所必要的,可简述为使组织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领导的艺术。 d、控制是指核定情况的进行是否与既定的计划,发出的指示以及确定的原则相符合,以便加以纠正和避免重犯。 e、协调即工作和谐配合,以便使工作顺利进行。,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5),)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劳动分工、权责相符、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适当的集权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6),3、韦伯的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因他最早提出一套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故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有3种纯粹形式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和超凡的权力。,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7),传统权力是靠世袭得来而非靠能力,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和非理性,只有理性合法权力才能作为理想组织结构的基础。理想模式特点为: 明确分工:把组织内所有工作分解,有明确的分工,明确规定每个职位的权力和责任。 权力体系:各种职位按权力等级排列,下级人员要服从上一级人员的指挥和领导。 人员的考评和教育: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评和教育、训练来实行。,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8),职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晋升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而不是组织的所有者。 遵守规则和纪律: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纪律。组织要明确规定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和协作形式,避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确保职权的正确使用。 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也应如此,不能任意解雇组织中的人员,应鼓励大家忠于组织。,2.1.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续9),韦伯认为,理想的组织体系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它能高度精确地计算出组织领导人和成员的工作成果,所以能适用于各种管理工作和各种大型组织。 以上三位的科学管理、一般管理、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2.1.3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早期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后期的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两个发展时期。 、霍桑实验 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粤(18801949)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于19241932年历时8年。主要研究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1),实验分4个阶段: 1)照明试验:目的是要证明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之间尤为直接的因果关系。两个小组试验,一组固定照明为控制组,另一组为照明变化组。结果无论照明如何变,两组产量增长差不多。说明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无直接关系。,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2),2)福利试验:目的是通过试验发现各种工作条件变动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挑选继电器装配车间6名女工单独成立小组,改变原来的工资支付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计酬;撤销工头监督;增加工作的休息时间;实行每周5日工作;工作休息时免费供应饮料等。日产量提高30以上。一段时间后又撤销这些待遇,但生产率并没下降,反而仍在上升。研究发现是社会条件和监督方式改变导致女工们的工作态度的变化因而产量仍在增加。同时也说明,各种工作条件,包括福利待遇,也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唯一因素。,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3),3)谈话试验: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对2万多名职工进行了访谈调查。涉及问题广泛,允许职工自己选择话题,提建议、发牢骚,结果收到很好的效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试验证明,物质条件的变化往往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大,人们的工作成绩还受其他人的因素影响,即不仅仅取决于个人自身,还取决于群体成员。,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4),4)群体试验:又称“接线板小组观察室试验”。目的是研究社会因素对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影响。 试验选择了14名接线板工人,通过6个月的观察,发现许多行为准则会影响工人的行为。这些准则包括了工作的干多干少,与管理人员的信息交往等,如活不应干得太多,也不应干得太少;不应向上司告密同事中发生的事情等。,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5),通过上述试验,梅粤等人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更要受到社会环境、心理方面的影响。这一结论对“科学管理”只重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职工的影响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霍桑试验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为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建立科学依据。,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6),、人际关系理论 梅粤在试验研究成果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了与古典管理不同的新的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6),主要内容有: 1)职工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等因素,如安全感、归宿感、相互尊重和友情,这些因素对人的积极性有极大的影响。,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7),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规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而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中必然相互产生关系由此而形成人们之间的共同感情,进而构成一个体系,成为非正式组织。管理者要认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作用,搞好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8),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梅粤认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是力争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即职工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群关系的满足度,在安全方面、友谊方面、自己的工作能否被社会、上级和同事承认等。所以管理者要善于提高职工的士气,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提高生产效率的绝对性因素。,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9),4)新型领导能力问题:提出领导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时,还需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2.1.3 行为管理理论(续10),、组织行为理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组织行为理论是研究在管理领域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涉及领域非常广泛,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研究重点是研究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组织中人的个性,非正式组织和群体行为,组织中的领导方式、组织结构等。 组织行为理论是当代管理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2.1.4 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管理理论百花齐放,已发展到11个学派: 1、过程学派 代表人物孔茨,把管理划分为若干职能,这些职能构成管理过程。该学派认为,各个企业和组织以及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但管理却是一种普遍而实际的过程,同组织的类型或层次无关。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就成为管理的基本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验和传授,改进管理实践。,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1),2、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代表作经理的职能(1937),这一学派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将组织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一个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要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2),主要观点: 1)正式组织存在3条件:共同目标;成员都有协作意向;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系统。 2)组织继续生存取决于在组织实行目标的过程中能否使成员顺利达到个人目的,取决于组织对环境适应的程度。 3)管理人员职责有3条:规定组织目标;善于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3),3、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西蒙,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管理决策新科学,这一学派认为,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决策过程是从确定组织目标开始,再寻找为达到该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经过比较作出优选决定,并认真执行控制,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该学派提出“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原则”。,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4),4、系统管理学派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代表人: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3方面。系统管理理论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学科的知识运用到管理研究中,形成一定体系的管理理论,并为有效管理提供新的手段和思路。,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5),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代表人:美国特里司特。该学派认为仅仅分析社会问题是不够的,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和群体行为、个人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提出把社会技术两系统结合起来,而管理者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两系统互相协调。因此,他们特别注意研究工业工程问题。,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6),6、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德鲁克、戴尔。他们强调通过分析经验(通常为案例)来研究管理。依据是管理者通过研究各式各样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会有效地进行管理。,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7),主要观点: 1)管理的性质,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 2)管理任务,认为经理有2项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任务;一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经理要使企业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经理在作出每一决策和采取每一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3)提倡实行目标管理。,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8),7、管理科学学派 又叫数量学派,特点是利用有关的数学工具,为企业寻得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着重定量研究。还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这一学派还提倡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率。,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9),8、人际关系学派 这一学派把社会科学中的许多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研究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这个学派中大多数学者都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他们强调职工是由不同的个人所组成,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各种需要得由组织来加以满足,也有些人致力于研究激励和领导问题,提出许多对管理者很有益的见解。,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10),9、群体行为学派 该学派与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注重研究的是组织中群体的行为,包括群体的文化、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等,这个学派常被称作组织行为学派。,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11),10、经理角色学派 该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人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明茨伯格教授。由于它以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认为经理应担任3个方面10种角色:,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12),第一类是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共有3种:挂名首脑的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第二类是经理作为组织信息的神经中枢,充当3种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第三类是决策方面角色,共分4种:企业家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2.1.4 现代管理理论(续13),11、权变理论学派 是20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代表人菲德勒。 该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万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要依据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2.2 中国管理思想的产生及发展,2.2.1 古代传统管理思想,1、组织方面的管理思想 周代分6官,天官最大,6官分360职,各有职责权力。自周后,历代王朝为提高国家管理效率都非常重视组织管理,封官定职,编制详细官职表,层次分明,职责清楚,权职明确。春秋孙武著孙子兵法,重视军队编制,其后,历代效法。,2.2.1 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续1),2、经营方面的管理思想 范蠡用计然之策治理国家,国富兵强,经营工商,越为天下巨富。有两条经营之道:一是待乏原则;二是积著之理。意思是预测市场等待时机;通过商品数量多少预测价格贵贱。,2.2.1 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续2),3、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是得人之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一重人心向背,二重人才归离。 二是得民是治国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2.2.1 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续3),4、生产劳动管理思想 1)注重农业生产结构管理,以粮为主,多业发展。管子。八观提到“务五谷,养桑麻,育五畜则民富”。 2)根据气候地理条件进行农业生产,齐民要术中讲到:“顺天时,量地利”。 3)注重兴修水利,如都江堰工程。 4)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工具的作用。 总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极为丰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总结:,1、顺“道”。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2、重人。一重人心向背。二重人才归离。 3、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讲治国,和能兴邦。讲治生,和气生财。 4、守信。诚信第一。 5、利器。重视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证。 6、求实。即实事求是。 7、对策。统筹谋划。 8、节俭。理财、治生之道,乃开源节流,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9、法治。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2.2 中国近代管理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开辟多种渠道,搞活经营;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重视资金积累,灵活有效地运用资金;注重人才培训,合理使用人才;实行严格规章制度。,2.2.3 改革开发以来的管理经验,1、加速科技进步,努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2、在指导思想上,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加速市场经济发展,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倡导以人为本,实行多元化分配制度; 6、以公有制为主,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7、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等。,第2章思考练习题:,、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何意义?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有哪些内容? 、梅粤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吗?为什么? 、试述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管理上有哪些举措? 、请举例说明我国古代管理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