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854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练习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2xx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5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6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7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 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 A规模大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8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民族融合的加强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古代商帮的推动 A B C D9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10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11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12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 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13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 B. C. D.14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15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 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1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7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南洋劝业会”。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D抵制西方侵略18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20昔时的东北日报有一篇报道:“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严重。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抗战胜利后仅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就是蒋匪粮食部长余鹏飞亦供认蒋匪粮荒严重,并说:去年总计购入外粮达五十万余吨,然实际从外输入蒋区的粮食当还更多。”下列关于这篇报道理解正确的是( )A该报道应发表于建国初期 B所述情形与日本全面侵华有直接关系C该报可能是解放区出版物 D反映了美国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中国21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 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2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3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24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第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责,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发展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1) 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4分)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4分)(2) 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4分)(3) 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4分)(4) 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2分)26(22分)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 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18361838年、1894年)年代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项目数量(万担)比例%价值(万两)数量(万担)比例%价值(万两)内销165.2976.781414171.4844.321467外销5023.22769215.4455.683317产量215.2100 2183386.92 100 4784(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2)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2分)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4分)27.(12分)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对士商的评价也悄然发生变化,抑商观念开始松动,甚至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弃儒从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 (明)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材料二 开国百有五十年,承平日久,人材日多,生徒日盛。学校廪增,正额之外,所谓附学者不啻数倍。此者选自有司,非通经能文者不与。虽有一二幸进,然亦鲜矣。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 乡试所举不及三十。 文徵明三学上陆冢宰书材料三 君讳篑幼治书,年十九丧父居忧,读丧祭礼,乡党以孝称。遭乱,乃弃学子业不治,就市廛卖米。 (清)朱彝尊布衣周君墓表材料四 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 (明)康海对山集材料五 “正德年间,岁欠歉饥,蓄储谷粟可乘时射倍利”(徽商汪平生)“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远近德之。” 祁门倪氏族谱下卷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士商地位有何新的看法? (2分)(2)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之际出现“弃儒从贾”现象的缘由。(2分)(3) 依据材料四、五,指出明清时期部分商人的经商理念是什么?指出产生这种经营理念的思想根源。(4分)(4)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清时期士人对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所起的作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