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5477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新人教版考生注意:考试时间为4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于机读卡,其他做于本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每题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试卷上。每小题4分,共48分。)1.随着古籍整理体例的不断完善、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修订点校本的需求日益突出。在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冯其庸的倡议下,中华书局于xx年起,全面展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重视整理文化典籍,是基于它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有利于挖掘和保护当代文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 B. C. D.2.定位为“文化中国、文化卫视”的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别出心裁地推出一档汉字文化节目汉字英雄,意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展示自己所掌握汉字的水平和个性的舞台。此举是基于汉字 为书写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重要文明标志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 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A. B. C. D.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 B. C. D.4.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5.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6.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 B. C. D.7.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A. B. C. D.8.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的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明公灭私、天下为公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 B. C. D.9.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山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山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A. B. C. D.10.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之魂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11.“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了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 B. C. D.1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民族文化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本土文化受到轻视和挤压,有的甚至淡化和消逝。为此,我们必须 通过弘扬时代精神来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A. B. C. D.2、 非选择题13.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齐鲁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汲取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齐鲁文化又是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有鲜明的山东特色。依据上述材料,说明齐鲁文化的双重性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14.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支撑,而且需要有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来推动,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基固本。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xx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5 BADCA6-10 ACCBD 11-12 DD二非选择题(40分)13【答案】答案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儒家思想汲取了齐鲁文化的营养,才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2)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说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3)齐鲁文化具有明显的山东特色,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4【答案】答案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2)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同时还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