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板块五世界现代史主题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3983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板块五世界现代史主题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板块五世界现代史主题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板块五世界现代史主题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二十八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考点63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8年4考) 【中考说明】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识记) (一)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二)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美国认定它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是最优越的,而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2.苏联力量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三)时间:19471991年 (四)重要区域:欧洲 (五)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六)实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 (七)表现 1.政治(杜鲁门主义) (1)内容: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2)影响: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2015,21(3),2.经济(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美、苏在欧洲的对抗加剧 (2)含义: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逐渐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017,17(3)影响: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稳定了欧洲社会秩序,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也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2017,17;2014,18,3.军事(建立北约组织、华级组织) (1)北约组织(以美国为首) 目的:美国为推行杜鲁门主义、有效实施“冷战”政策,以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概况: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2018,21(6) 影响: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加剧了美苏“冷战” (2)华约组织(以苏联为首) 目的:为对抗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形成: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影响: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015,21(3),从而使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也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八)特点 1.政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的斗争,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势不两立 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 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两大集团激烈对抗 4.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两大阵营内部一元结构、一个中心。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九)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十)影响 1.消极: (1)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德国、朝鲜的分裂,引发局部战争等)。 (2)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3)美苏军备竞赛付出高昂代价,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2.积极: (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 (2)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教训,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3)加强了两大集团内部的协调,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2015,21(3)。(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美苏争霸(识记) (一)开始: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三十多年的争霸 (二)阶段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概况: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2)表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501953年,朝鲜战争。美国侵略越南战争(19611975年) 2. 20世纪70年代 (1)概况:美苏争霸达到高潮,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于1969年执政后,实行了战略收缩;而苏联在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2)表现: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3. 20世纪80年代 (1)概况: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美国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发展也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2)表现:美苏实现有限的缓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三)影响:美苏在争霸世界的过程中,企图通过加紧控制别国,实施霸权主义,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对各国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美苏争霸也给美苏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四)评价:美苏等大国违背客观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争夺战,粗暴地干涉别国内政,企图加紧控制其他国家,这种大国之间的霸权主义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考点链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2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P157)、美苏两极格局(P168)、世界多极化趋势(P170)。 【拓展思考】1.对比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2.谈谈你对霸权主义的看法。 (1)含义(表现):霸权主义是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国际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大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进而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 (2)评价: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激烈斗争,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3)启示:霸权主义对社会的进步与人类安全造成了威胁,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3.两极格局的特点。 (1)世界主要矛盾以美苏两国争霸为核心。双方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国家利益冲突结合在一起,使双方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2)世界大战威胁、局部争端不断与和平稳定并存。从长远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发动的“和平演变”攻势起主导作用。 (3)世界军备竞赛迅速发展。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军费持续增长,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错警示】“冷战”、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及雅尔塔体系。 “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紧张激烈的对抗。两极格局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及其盟友组成的强有力的集团,彼此对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与统治地位的形势。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就是两“极”,由此形成的世界格局被称为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主要内容,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是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它们是由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演变而来的,从存在的时间、内容和范围上说,要比雅尔塔体系小得多。,考点64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8年6考) 【中考说明】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一、“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识记) (一)背景 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期 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3.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二)表现 1.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日本抓住机遇,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4.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5.俄罗斯地大物博,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6.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三)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速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2016,21(4) (四)当今世界形势的总特点: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总体趋于缓和,但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五)影响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1.政治因素:“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 2.科技(军事)因素:美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3.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六)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2012,20(2) (七)中国的应对策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 【考点链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2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P157)、美苏两极格局(P168)、世界多极化趋势(P170)。,二、经济全球化(理解) (一)背景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3.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二)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 2.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冷战”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有利于各国经济联系增强 4.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加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5.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交流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三)发展历程 1.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开始(1618世纪) 2.两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19世纪初20世纪初)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4.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5.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性加强,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 (四)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区域性和国际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四) 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五)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六)影响2012,20(3) 1. 积极(1)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2)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3)有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载2017,18。(4)加速了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2016,21(4) 2.消极(1)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国际经济风险对各国影响加大。 (3)带来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七)对中国的影响 1.积极(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拓展海外市场。(3)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4)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消极: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八)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和表现 1.措施(1)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定有效防范风险的机制政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等。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国际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努力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015,21(4)。 (4)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努力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2017,18 2.表现: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5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九)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战争问题、人口爆炸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核威胁问题、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扩大等2011,21(3) (十)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人物支持、西方国家贸易保护 考点65 第三次科技革命(8年3考) 【中考说明】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识记)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 (一)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2016,21(2),后扩大到西欧、苏联、日本等国,进而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二)标志: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标志 (三)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四)成就 1.计算机(网络技术) (1)现代计算机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与发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生物工程技术 (1)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命工业”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生物时代” (2)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3)克隆技术的产生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克隆羊“多利”诞生,3.航天技术 (1)概况2011,20(1): 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载人飞船,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代表人类第一次叩开了宇宙之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 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 2013年,中国天宫一号飞行器和神舟十号飞船成功交会对接,中国成为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2016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提升了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进步原因:科技理论的重大突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竞争的促进等2011,20(2),4.原子能: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原子时代” (五)科技进步的原因:科技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突破;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各国不断竞争的促进作用 (六)特点 1.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七)影响 1.积极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2)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促进了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 (3)进一步引起了世界政治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017,18 (4)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5)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消极:科技的飞速发展扩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八)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1.科技进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总结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3.在促进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和世界安全等问题 4.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应坚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九)中国应对措施:加大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开放格局,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科技 【考点链接】三次科技革命(P218):工业革命(P130)、第二次工业革命(P132)、第三次科技革命(P172)。,【历史纵横】中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长期敌视、封锁,我国没有进行科技革命的稳定环境,也缺乏正常的技术交流;同时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想泛滥,中国失去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好机会,但也取得了“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一系列科技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实施“863计划”,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