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3472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2、人总是试图超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困惑与迷惘,以自己的超越性为人生寻求“安身立命之本”。哲学,就是一种超越有限对永恒的无奈、实现“天人合一”的渴望。这是因为( )。哲学能够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A、 B、 C、D、3、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世界观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世界观人人都 有,但世界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B、 C、D、4、因为信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高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前赴后继;因为信仰,和平年代,共产党人“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鞠躬尽瘁;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这表明( )。A、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网络文艺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面对这种情况,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无疑给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材料说明了( )。A、存在决定于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6、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构成哲学“对子”的是( )。A、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B、沧海桑田刻舟求剑C、指鹿为马买椟还珠 D、理生万物掩耳盗铃7、“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人是万物的尺度”“理生万物,理在事先”“万物恒静”这些观点依次是( )。形而上学观点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B、 C、D、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同点是( )。二者都具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二者都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局限性二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二者都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A、 B、 C、 D、9、xx4月20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翔海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国哲学的时代使命,文章指出“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普遍的发展潮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基于自身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精神特质,中国哲学将在成就更为合理的现代化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材料主要体现了( )。A、中国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华B、中国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C、现代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内涵D、与时代相结合的中国哲学能够指明社会前进方向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实现了实践和认识 的统一 实现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的有机结合 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B、C、 D、11、xx10月10日-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 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实践的发展而 发展。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推动人类的发 展12、当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面对“客观实在”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是人类社会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13、科学家找到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北京时间xx9月28日23时30分左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科学家利用NASA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上搭载的成像光谱仪,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的神秘条痕中找到了在水中沉淀形成的水合盐物质。它证实了水尽管是咸水流淌在现今火星的表面上。材料表明( )。世界的物质性不断地得到科学发展的证明。 宇宙探测的目的在于验证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物质是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A、 B、C、D、14、“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5、中国东晋僧人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这一观点( )。A、会导致相对主义 B、看到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C、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看到了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16、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尊师重道空谷回音鹦鹉学舌植物向阳A、 B、C、 D、17、右图漫画人不是火柴,不能一擦就冒火反映了( )。A、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B、意识能够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活动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决定客观事物D、意识对 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8、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制造了第一台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就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显示了其超强的威力。因此,有人预测在未来的世界里,机器人将取代人类。这种预测( )。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证实了机器具有主观能动性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A、 B、C、D、19、“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D、规律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20、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吉祥物榕榕以福州市树榕树为设计主体,演绎为一个活泼可爱、福态可掬的萌宝宝,线条简洁、构图清晰,有别于以往运动会以动物为吉祥物主体的设计理念,很好地体现了福州的地域特征和榕树精神。这表明(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A、B、 C、 D、21、青岛“天价虾”事件发生 后,青岛市北区物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旅游局等部门,对涉事烧烤店下达了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告知。对不法经营者的严惩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可能会歪曲地反映客观存在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变革社会 B、观看演出 C、科学实验 D、兴修水利23、从前有一只小马,来到一条河边,要过河。但他不知道河水有多深,于是他去问:“小象河水深不深,小象说:“河水很浅,我淌着就过去了。”小马又去问小羊河水深不深,小羊说:“河水很深,千万别去,上次差点把我冲走。”最后小马自己去过了一下河,才发现,河水不深不浅,他正好可以渡过河去。材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24、“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如果对这段名言加以概括,以下最恰当的是( )。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B、终极的真理难以获得C、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 D、真理总是相对而言的第卷 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2分)26、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12分)27、如果把地球的年龄看成24小时的话,那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1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时间还不足1秒。然而就在这短暂的1秒钟,我们人类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今天,人类足迹几乎无处不在,这既有其好的一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一半,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被大规模消耗,气候变化不再是未来的影响而成为现实的威胁,水资源短缺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活性氮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新的重要环境挑战,大量污染物排放已经让今天的地球净土难寻。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人类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28、1911年,荷兰科学家发现水银在极低温条件下的超导性,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1986年,德国科学家与瑞士科学家发现了临界转变温度为35K的铜氧化物超导体。时隔20年后,日本科学家发现铁砷化合物的超导性,中国科学家则发现一系列高于传统超导体极限临界温度的铁基超导体,使之成为第二个高温超导体家族。结合材料,用“实践的基本特征”分析超导性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哲学知识。(14分)29、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国的中医学奠定国际地位开创了先河。中国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在屠呦呦研究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之前,受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曾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人因中医药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炮制等方面与 西医药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而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屠呦呦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例,重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是人类伟大宝库。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1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题卡参考答案第卷 选择题(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C D D C C B C C D C A D答案 A D C B D D B A C B A A第卷 非选择题(52分)25、(10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再大,它总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所以说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地改造世界。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6、(12分)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问题,必须意识到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2分),应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或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寻求解决资源和环境恶 化的具体办法,重还地球净土。27、(14分) 超导性研究中的实验主体、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是客观的,且研究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2分),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不同的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对超导性的不同认识,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科学家的研究,使人们对超导性研究有了更多认识(2分),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8、(16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因而有些人对中医药会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有些人因中西医药差异和差距,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是因为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是具体的。用西医药研究的理论、方式方法来评 判中医药,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由 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上升的过程。【注:学生在题目限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