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2169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樟树中学xx届高一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范围:第1课至11课 陈刚 宋嵋钫 考试时间:xx-12-1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2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国家大权5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根本原因是A科技水平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6“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保留习惯旧俗 B强调公民至上 C重视法律程序 D体现人人平等7.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曾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里的第三次征服应该是强调 A和平的重要性 B先进的社会文明征服了世界 C罗马法适应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 D罗马法超越时间与地域的永恒价值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举足轻重9. 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10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明朝的灭亡11xx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恶搞的“小丑像”充斥洛杉矶。其像满脸被涂成白色,仍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种族主义信息。在美国历史上体现种族主义倾向的是 A.独立宣言 B.邦联的成立 C.1787年宪法 D.“驴象之争”12美国一词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中的States的含义后来演变为A国家 B邦联 C州 D省13“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反映出 A共和制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14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国的民法典15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有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C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D实行君权至上的封建君主专制16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实质就是A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成功 D满足所有农民渴望土地的要求17近代中国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使昏庸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君无所擅其权”从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在中国实行A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皇帝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18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失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C维护国家领土主权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9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扎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20“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1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莫克维卡的真实意图是( )A改善中英关系,实现中英正常商业贸易B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C恢复中英正常外交关系D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22. 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 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w.w.w.k.s.5 u.c.o.m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23清朝旧制规定:“凡帝王有失国之寸土地者,不得立圣德神功碑。”下列清朝皇帝最早可能无此碑的是 A、嘉庆 B、同治C、道光 D、咸丰2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25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二、综合题(共50分)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权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三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13分)和方式。(4分)27(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并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和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似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大笑话。-李育民中国废约史 材料二 订立天津条约之初,桂良奏报咸丰:“此时英、法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尚欲背盟弃约,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材料三 同治五年三月,清朝大臣崇厚奏请朝廷:“每遇中外交涉案件,该地方官或有意延搁,或含糊了事,甚至任意妄断,因小事而激生他事。推原其故,皆因不明条约且有未经目见者。饬令各省将军、督抚、府尹,将各国条约,重新刊刻,颁发各府厅州县,如遇接替时,亦必移交后任。 -筹办蛮夷务始末咸丰朝(1)南京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条约的?(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大臣对待不平等条约持什么态度?(9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执行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带来了什么后果?(4分)崇厚建议采取什么方法解决?(9分)江西省樟树中学xx届高一第三次月考2019-2020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