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26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38172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26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26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26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26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道德美不是在艺术美本身中所包含的那种广义的道德美,而是属于文学作品特定内容的道德形态。如果我们给予一部作品的评价是“美的作品”,邦就是我们阅读它的人对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美和艺术美的综合评价。文学作品的道德美和艺术美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尺,也是判别文学作品是不是具备美的出发点。我们应该清楚,并非只有艺术才给人以美感,世界上物质中的一切具有美感因素的事物都能够让人感到美的享受。花卉是自然界的物质,能让人感知它的美,作为艺术形态常常呈献给人们,让人能够体会到美的愉悦。实际生活中花卉本身并不是作为艺术品而存在,它只是作为客观世界中的一种美的物质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自然界物质的“花”,它的美来自它的生命,也与它身上的色彩、形状、线条有很大关系,这种有机组合方式的美感,是由物质的材料组成的,尽管具有艺术的美,但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而我们所讲的道德则是属于精神状态层面的意识,人们根本就无法看到它美与不美,而是要通过感知、分析、思考、判断才能体会到。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描写的对象存在着审美意识,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去判断,如作家描写的英雄人物、爱国人士、劳动人民等等,他们在作家的意识中都是具有美德的人物,而作家选取的内容本身就是感人的,再经过作家一番艺术表现以后,作品中人物、事件的美感力量就得到了增强。有些作品中,作家描写的对象本身看上去并不美,有的由于作家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段的不同,描写对象就呈现出丑的形态,如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董卓、秦桧、容嬷嬷等;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南霸天、刘文彩、假洋鬼子等。从这些人代表的阶级倾向和内在的品质来说,他们代表了罪恶和丑陋,对于这样的丑,作家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用人物塑造和故事建构的方式揭示他们内心深处丑的道德,这是作家思想中竭力鞭挞和批判的对象,尽管表现了他们丑的嘴脸,但是就文学作品而言,道德美的倾向更加明显。这就是文学艺术的能力所在。同时,因为创作者在艺术刻画中,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时也属于具有美感因素的艺术典型,让读着从反面去欣赏人物的形象,那么这样的人物就成了具有道德美教育的艺术对象了。我们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一个作家如果在思想、立场上缺少道德倾向,就会混淆美丑的概念,那么作品根本没有道德美的倾向。从艺术表现形式看,创作者如果对于具有道德美的描写对象在进行艺术描写上表现得不够充分,那些具有道德美的事物就无法让人感到是美的,相对的,那些具有道德丑的人或事件,如果艺术典型化不足,没有完全对他们丑的实质给予揭露,自然美影响到作品道德美揭示程度。由此我们看到,一部文学作品中,让人能够感受到美的不仅仅是艺术美,同时还包括了道德美。在道德素养的形成中,文学作品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不管是哪位作家,无论是哪部作品,都需要接受伦理和道德的检验。 (摘编自丁洁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与品格修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美与艺术美中广义的道德美不同,它是具有特定内容的道德形态。 B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美与自然美也不相同,它是属于人的精神状态层面的意识。 C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美需要读者通过感知、分析、思考、判断才能真切体会到。 D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道德美跟作品是否有正面人物无关,而关键在于读者的审美意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判断文学作品是否为“美的作品”,关键在于看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道德美和艺术美。 B自然界中一切具有美感的事物作为艺术形态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它本身并不是艺术品。 C作家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对事物进行艺术表现后,作品中的道德美的倾向会更加明显。 D作品有具有美德的人物,感人的内容,即使艺术描写表现得不充分,读者也会认为它是美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界的花卉之所以能够给人以美感,庙为这种美感来自于它的生命以及它身上的色彩、形状、线条的有机组合方式。 B文学艺术的能力在于作品所具有的道德美,道德美使作品中的美感力量更强;使作品中的罪恶与丑陋被揭露与批判。 C作家能够创造出符合生活真实的反面人物并让读者去欣赏它,原因就在于这些反面人物本身就是具有道德美教育的艺术对象。 D一个作家既要有好的艺术表现能力,又要有正确的道德倾向,这样,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艺术美和道德美。【答案】1D2D3C【解析】1D项,“而关键在于读者的审美意识”错,文学作品的道德美与作家的审美意识有关,与读者并没有关系。2D项,分析有误。由文巾“创作者如果对于具有道德美的描写对象在进行艺术描写上表现得不够充分,那些具有道德美的事物就无法让人感到是美的”的信息可知,当艺术描写表现得不充分时就会让读者无法感受到美。3C项,因果倒置。反面人物成为道德美教育的艺术对象,是因为创作者在艺术刻画中,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美感因素的艺术典型,并能让读者从反面去欣赏。【题型】现代文阅读【难度】一般二、语言文字运用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B.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其现状令人大失所望,产业园万人空巷,极其冷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C.1949年1月14日,随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郭小川从胜芳来到海河之滨,与黄松龄、范瑾等同志常常焚膏继晷、通宵达旦地工作。 D.“应急车道”是专为交通救援或发生故障的车辆备用的。若被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事敌,施牧人员就会陷入望尘莫及、爱莫能助的境地。 E.对于这场比赛,主帅佩莱格里尼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山东鲁能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4.【答案】BD【解析】A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B项,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望文生义。C项,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D项,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近义混用。应改为“鞭长莫及”。E项,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今春开始,四川甘孜州自筹资金,在学前教育免费基础上,启动高中免费教育计划,进而形成15年免费教育构架,上万学生因此受益。 B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C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资金不限制用途,这大大增强了科研机构和智库团队负责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自主权得以扩大。 D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事故发生后,该省的主要领导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和善后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和具体部署。5.【答案】A【解析】B项,成分赘余。删去“一定要走”。C项,句式杂糅。删去“得以扩大”,或把“大大增强了”改为“使”。D项,搭配不当。可以在“具体部署”前加“作出”。【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主张维护网络空闻的主权,维护主权就是维护一个国家人民的集体人权。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国家都知道,没有集体人权就不能保障个人人权,不维护国家层面的网络空间主权 不能保障会民层面的网络空间人权。中国网络安全立法,维护了网络空间妁主权,又充分保护了公民在网络空间的人权。A但假如因此并就/B/虽然但是也对于既C由于如果那么/对不仅D因为/所以就为既6.【答案】D【解析】处,后面是原因,填“因为”最恰当;处,不宜填词语;处,后面是结果,填“所以”“因此”最恰当;处,表示顺承,填“就”最恰当;处,表示目的,填“为”最恰当;处,与后面的“又”搭配,填“既”最恰当。【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以知促行、,两者相辅相成,这是马克思主艾认识论和类践论的重要观一点。 ,“做”是“学”的目的。广大党员要把学和做统一起来,贯穿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过程,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作出积极贡献。7.【答案】知行合一“学”是“做”的基础指导实践【解析】首先,要读懂文段的内容,理解文段的主旨,领会文段的语言风格,然后,依据补写处上下句的语境意进行补写,符合试题对补写内容、语言表达、字数的三项要求。【题型】语言表达【难度】较难8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燕归人未归。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宇。答: 8.【答案】示例:柳丝婀娜,迎风飘拂,燕子成双,翩然飞来,“唧唧啾啾”,一路欢歌。晴空寥廓,庭院寂然。她独自凭栏,托腮凝望,恍然入梦:春柳如烟的午后,与他携手漫步庭中闲拾落花。 【解析】首先,要读懂试题要求和漫画内容,试题要求仔细观察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燕归人未归,尤其是要理解画面内容和画上文字,画面有春柳、少妇思夫、燕子等,文字是“燕归人未归”,是这幅漫画的主题。然后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还要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符合试题对补写内容、语言表达、字数的三项要求。【题型】语言表达【难度】较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