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35050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2.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周人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利用了上古血缘纽带的统治3.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4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 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农业劳动的场景B使用的生产工具C“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D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6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B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C少数民族拒绝农耕文明D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7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8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9.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 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宋代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D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10明史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 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11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这表明A殖民侵略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播 B“体用”观的分歧已初露端倪C东南沿海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 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3“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 、 ,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缺省的人名应为A林则徐、魏源 B曾国藩、李鸿章 C王韬、郑观应 D康有为、梁启超14中国古代读书人以官场为重,很少涉足商界。洋务运动时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重视工商业,有些人还到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材料反映当时中国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D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开始产生 15.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16近代前期,中国整个知识阶层都在浓墨刻画女性的病态形象,将女性个人权利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为人种弱,则国弱;人种强,则国强。如此营造女性形象的思维逻辑是出于A女性柔弱的现实B塑造人格的要求C救亡图存的需要D男女平权的期盼17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A天主教 B路德教 C佛教 D加尔文教18. “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D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C“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0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A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可以知得失,辨真伪C应相信史料,重推理 D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魏文侯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和考核。考核的标准:身穿三层甲,头戴铁盔,腰佩利剑,操十二石的强弩,带箭五十支,肩扛长矛一杆,背三天干粮,半日能行一百里。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给田宅。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把身强力壮、善于近战的士兵编在一起;把机智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士兵编在一起;把能吃苦耐劳、善于长途奔袭的士兵编在一起,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军的弱点及地形,交互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为“武卒制”。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吴起伐秦。吴起统帅魏军一举攻下秦国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在那里设立了西河郡。吴起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东向”。(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吴起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起军事改革的特点和作用。(9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496年,孝文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详定北人姓”,共一百二十姓(见下表)。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据魏书官氏志等材料二 (孝文帝)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并强制性地命自己的几个弟弟 分别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及鲜卑勋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为妃。孝文帝以后,宣武帝同样严格控制宗室诸王的联姻家族。 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姓族”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姓族”改革的政治影响。(7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1) 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9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6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1874年,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发起人板垣退助等人向政府提交了民选议院设立建议书,呼吁让纳税人直接参与国家政治,官民共同建设国家。之后,板垣等人回故乡高知成立“立志社”,积极宣传“天赋人权”的道理。1875年,全国以“立志社”为中心成立了“爱国社”,自由民权运动开始普及。1881年,明治政府内部发生了官僚低价变卖国有资产的丑闻。在民权运动冲击下,明治政府遂公布了国会开设敕谕,保证在十年后开设民选议会和制定宪法。1887年,自由民权运动再次展开向政府的请愿活动,提出减轻地租、言论集会自由和实现对外条约平等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过激行为,明治政府则制定了保安条例进行管制。到了1889年,明治天皇颁布了日本的第一部宪法,自由民权运动开始接近尾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基本主张。(6分) (2)明治期间,有人提出:以未完全开化的国民选举的议会来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9分)参考答案1-20 CDABD BADBA ACBBC CDBDD 21. (1)内容:严格选拔、训练和考核士兵;奖励军功;改革军事编制,创立武卒制(或根据士兵特点和作战需要编制军队)。(每点2分,共6分)(2)特点:注重实战训练;遵循战争规律,注重扬长避短;敢于突破陈规,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善于发挥士兵作战积极性等。(每点3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6分)作用:增强了魏国的军事力量;抵御了秦国的入侵;扩大了疆域等。(每点1分,共3分)22.(1)诏令强制推行(诏令、强制,各1分);以族定姓(2分);改用汉族单姓(写成:改用汉姓。或:单姓。给1分。);按姓氏划定政治等级。(2分)(2)加快了北方各族汉化(或:封建化。或: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加强汉、鲜卑贵族(写:贵族,给1分)联姻,巩固了北魏政权;(2分)门阀制度(或: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2分)滋长腐败。(1分)(如写:百家姓中增加了少数民族成分,也可给2分。23.(1)背景: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匮乏;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9分)(2)影响: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6分)24.(1)主张:开国会,定宪法;减地租,兴民权;废除不平等条约。(6分) (2)看待:该观点实质上是要维护藩阀专制局面,这不利于日本的近代化。理由如下:来自长州等藩的下级武士由于领导了倒幕运动而在明治期间长期垄断国家政权,藩阀专制造成政治丑闻、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特别是受自身工业化、文明开化的推动,自由民权运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该观点所谓“国民未完全开化”就不过是个“借口”,事实上是不利于日本更好地近代化的。(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