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检测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29822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检测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检测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检测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检测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绮丽(q) 筵席(yn) 江渚(zh) 槛外(jin)B凤阙(qu) 霰雪(sn) 南浦(p) 绿鸾鸟(lun) 皎皎(jio) 沙汀(tn)D纤尘(qin) 扁舟(pin) 砧板(zhn) 碣石(ji)答案C解析A项“筵”应读yn;B项“霰”应读xin;D项“纤”应读xi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C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 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 D淑气催黄鸟答案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答案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D本诗着重写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是一首爱情诗。答案D解析本诗不是单纯的爱情诗,而是融写景、哲理、爱情于一体。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只填序号)我坐在滕王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睛闭眼间全是王勃落寞忧郁的神情。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答案解析本题总体思路由“思路”到“眼见之景”,再到“所听之声”,句为过渡句。7文学常识填空。(1)“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张若虚是“吴中四士”之一,另外三位是贺知章、张旭、包融。(3)王勃,字子安,他的作品集为王子安集。(4)前人称赞春江花月夜是“以孤篇压倒全唐”,闻一多更是赞扬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8名句默写。(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4)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1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二、阅读鉴赏9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然后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幽州,今北京附近,古代属燕国。战国时,燕昭王为了招纳天下贤士而筑黄金台,礼遇贤士郭隗、乐毅等,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打败屡次侵犯燕国的齐国。燕国晚期也曾出现燕太子丹礼遇贤士田光、荆轲的千古美谈,诗中感慨即由此而发。(1)燕国前代多有礼贤下士的明君贤人。为什么诗人却说“前不见古人”?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它和第二句合起来,说明了自己怎样的境遇?答案“前不见古人”的意思是:以前那些礼贤下士的人已见不到了。第二句是说,后来的贤明君主自己也来不及见了。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失意情绪。(2)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案后两句是说,考虑到茫茫宇宙,天长地久,感到自己孤独无助,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抒发了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感情。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蜀中九日登高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人情已厌南乡苦,鸿雁那注从北地来?注那:奈何,为什么。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乡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答案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诗人借用强烈的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诗的这两句问得看似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注上,惟留汉将功。注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1)诗歌颈联中的“横”和“接”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析其妙处。答案一个“横”字,写出了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做了铺垫。(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答案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抒发了御边保国的慷慨壮志。三、体验高考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2)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出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意境。“谷静风声彻”一句,从听觉的角度,以山谷之静衬托风声之响,是以静衬动。“山空月色深”一句,是从视觉的角度,用山的空旷来衬托月色之浓厚。这两句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特点。(2)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前三联通过所见所闻营造出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尾联“樊笼累”与“松桂心”对比,写出了对仕途凡尘生活的厌倦,“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桂”更以其脱俗之香被历代文人寄寓了高洁幽隐的人格特征。所以,作者借“松”“桂”的意象表达了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的情感和志向。1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1)这两首诗都以_来写愁。(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答案(1)猿声(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共同意象就是猿声,通过猿声来抒发诗人的愁怀。(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愁情,“那堪”二句则是直抒愁怀;手法上,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解析本题从诗歌意象表达效果的整合和主体意象的作用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1)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2)“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孤舟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四、写作表达15把下面的几句诗改写成意境优美的散文。(100字左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参考示例春天的江水被风吹过,泛起些许涟漪,就如同我此时的心情;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似与潮水一起涌出来,就如同我此刻的愁绪。月光照耀了整个春江,那光亮随着波浪闪耀万里,春江上到处都会泛着这皎洁的月光,不知此刻的她是否会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