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8562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版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A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B废丞相,权分六部C废行省,设三司D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人君不能躬览庶政”等分析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躬览庶政”,以杜绝大臣专权,因此本题选B项。A项为宋朝时分割相权的措施,C、D项不能体现材料之意。2某边疆地区出现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以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答案:D解析:依据“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幕僚根据皇帝的旨意户部等单位执行”等信息可知,皇帝直接管辖六部,故此时应为明清时期。此时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不是宰相,因此排除A、B、C三项。故本题选D项。3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管理朝廷政务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与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司的通政使、大理寺(督审刑狱)的大理寺卿合称为“九卿”。“九卿”分别理事,各自向皇帝负责。这表明()A中央机构实施分权与制衡原则,有鲜明的民主特色B皇帝独揽大权,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归于皇帝,中央集权加强D六部的地位相对下降,内阁的地位明显上升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废除丞相后,皇帝独揽大权,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由此可知,B项正确。A、C项说法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自秦朝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朝的三公 B唐朝的三省长官C明朝的内阁大学士 D清朝的军机大臣答案:C解析:依据“无相名”“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内阁的特点。秦朝的三公各负其责,无六部,排除A项。唐朝的三省上承皇帝下领六部,但无“票拟”权,排除B项。清朝的军机处受命于皇帝,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但无“票拟”权,排除D项。故本题选C项。5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帝设置了大学士之职,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大学士们被安排在紫禁城内各宫殿中随时应召,由于大学士分散在各宫各殿,不聚集在一处,因此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下列对“大学士”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职责具有临时性B具有一定的决策权C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求D属于皇帝的侍从、顾问答案:B解析:依据“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分析可知,B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由“随时应召”可知A项说法正确;大学士的设置满足了君主专权的需要,C项说法正确。知识点二军机处6据清史稿记载,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密折奏事直达天听 B六部分掌行政权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军机处的设置答案:D解析:“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7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说明上发现这样的信息,“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些文字实质上反映了()A丞相权力的削弱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古代礼仪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材料的内容表明,军机处的工作只是“承旨遵办”,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这反映了君主权力的空前强化,故本题选B项。A项表述错误,这时已废除丞相;C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8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本题可用排除法。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设问不符,排除含有的选项,故C项正确。结合相关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收敛性”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表现为闭关锁国,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加强思想控制。依此来分析各个选项亦可得出答案。9“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皇帝少数亲信使用。雍正帝时,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等地方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雍正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千人。这实质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地方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答案:C解析:“决策的开放性”与材料及史实不符,A项错误;密折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B项错误;密折制度促使地方和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C项正确;D项与题意不符。知识点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0康熙帝特别尊重喇嘛教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是()A加强了汉族与蒙、藏两族的政治联系B加快了蒙、藏两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C缓和满、汉和蒙、藏的民族矛盾D有利于中央对蒙、藏地区的统治答案:D解析:在中国古代,宗教是为政权服务的,康熙帝特别尊重喇嘛教的积极作用主要是维护了国家统一。11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答案:D解析: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12下列关于改土归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针对的是元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的土司制度B明代开始大规模推行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法正确;废除土司改由政府派流官统治的做法,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D项说法正确。改土归流大规模推行于清代,B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所以稳当。摘编自明太祖实录材料二人尝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编自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摘编自明夷待访录(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明朝时称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阁臣“无不惴惴惧者”?(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措施:废丞相。理由:丞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2)机构:内阁。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合圣意。(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签,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根源:皇权专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1)据材料一回答: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三回答: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准?答案:(1)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2)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3)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4)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是钦定;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C监察 D司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中央官制的变化,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即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丞相被废除后六部所掌握的应该是行政权。A项中决策权由皇帝掌握,C、D项是行政事务的组成内容。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协助奏章 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阁制的形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中级官员”指的是殿阁大学士,他们是皇帝的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即整理批阅奏章,很少能参与决策。3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废丞相的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的意思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也就是君主专制强化,原因是明太祖废丞相,这说明黄宗羲认识到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4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B阁臣的地位极高C明朝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D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答案:D解析:A项说法没有历史依据;B项不符合史实,阁臣的品级一般较低;C项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D项属于根源,阁臣本身没有权力,但君主专制状态下阁臣有时可以获得一些权力,从而出现阁臣“有相权而无相位”的局面,故本题选D项。5历史大脉络中说:“16世纪是世界形势的转折点那时中国只可惜暮气已深,又昧于外面的情形,民间有企图开拓之心,官方则全无向外发展的意愿。”对于16世纪中国政治的状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内阁开始出现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思想日益保守C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倾向,启蒙思想滋生答案:B解析:依据“暮气已深”“昧于外面的情形”等分析可知,B项正确。A、C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内阁出现于明成祖时期(15世纪),君主专制于清朝发展到顶峰;D项说法错误。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答案:A解析: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权力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本身就是中央官制,与地方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排除B,而C、D很容易排除,因此选A。7利玛窦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明朝时()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B政府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分析可知,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皇权,故本题选B项。A项、C项说法错误、D项与材料不符。8张明在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百年“文字狱”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觉得下列最佳论文题目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演说C浅议历史上的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答案:D解析:本题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掌握。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与选项的准确对应。从题干内容来分析,主要是涉及清代的政治和文化专制方面,A、B两项的范围过大,C项与题干内容不符,因而D项正确。9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这表明()内阁已形同虚设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行政效率有所提高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A BC D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公文和政令不再经由内阁处理,故内阁形同虚设,正确;政令经由军机处发出,各方政务由皇帝处理,全国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由此可知正确;政务处理不再经由其他环节,行政效率有所提高,正确。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10唐任伍教授在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评述道:“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两千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该观点的依据的是()A丞相 B三省六部C(元)中书省 D军机处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中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元朝中书省长官执行宰相职权,因此他们都对皇权存在一定的制约,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A、B、C三项;清朝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无法制约皇权,故D项正确。11钱穆认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C宋、元 D明、清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问题,君权与相权“互为节制”,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与此相违背的选项。明初废除丞相制度,而后来设置的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军机处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所以答案为D项。明朝以前都有相权的存在,因此排除A、B、C三项。12清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民族事务的管理,设立的中央机构是()A军机处 B理藩院C内阁 D改土归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有二:一是民族事务,据此可以排除A、C;二是中央机构,可以排除D,D是在地方采取的措施。只有B符合以上两个条件。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与机务。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明史卷72职官志材料二至嘉靖以后,严嵩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叶向高纶扉奏稿卷10乞休第十一疏材料三(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1)据材料一指出,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有人认为严嵩、张居正等专权说明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严重削弱,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的看法。(3)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答案:(1)设立之初仅供顾问;明成祖时开始参与机务,但不能专制诸司;嘉靖后,权高于六部。(2)这种观点不对。严嵩、张居正等专权是依仗皇帝的宠信,没有皇帝的宠信,也就没有他们的专权。这说明权臣专权恰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3)职能:跪受笔录。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答案:(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解析:解答第(1)问的第一小问时注意要求“君权与相权关系”实际上概括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在位时中央机构的设置与调整。回答第二小问要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总结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规律、趋势。解答第(2)问只需提取材料信息“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第(3)问实际是考查了宰相与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的比较认识,可以从地位、产生方式、权限等方面比较。同时注意结合材料三组织答案。第(4)问首先要弄清黄宗羲观点的意思:自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以来,政治更为腐败。同时结合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及影响来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