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无答案(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8533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无答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无答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无答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无答案(II)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填入答题框中。)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 B、 C、 D、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源于生活,又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B、哲学是生活之外的高深智慧C、哲学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哲学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联系是()A、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之科学”B、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C、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4、“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D、哲学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无关5、哲学的本义是指()A、聪明 B、智慧 C、追求智慧 D、真理6、“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 B、 C、 D、7、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8、2006年7月1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民生产、生活习惯丰富多彩,根本不可能走同一的发展模式。只有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说明()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9、xx年5月15 13人民13报载文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这说明()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10、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说明()A世界的本质是火 B神创造世界的观念不存在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物质的11、2006年8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A思维与存在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D思维具有决定作用12、有人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机械唯物主义()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13、2006年3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做好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C思维决定存在D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14、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更没有鬼。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 B C D15、200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艺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文艺学的基本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无限夸大主体性,拒斥客体性,导致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A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C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D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16、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成为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A把一切哲学都结合在一起,有其他哲学的优点B属于思想文化范围,由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决定C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D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17、2010年1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文章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18、总结以前的4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从15世纪,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B自然界是客观的C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D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19、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B运动的规律相同C都具有客观实在性D构成因素相同20、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21、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涵的哲理是()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A BC D22、xx 年, 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 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 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 , 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 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 工作、 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 去追求更多的真、 善、 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 23、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4、 我国“十二五” 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 加强人文挂怀, 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 理性平和, 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这是“社会心态” 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25、 荀子说: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 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 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6、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A. B. C. D. 2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28、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 就在于它坚持了() A. 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29、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 观点相一致的是()A. 未有这事, 先有这理 B. 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 C.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D.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30、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 就在于它坚持()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矛盾的观点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2、 非选择题(共40分)31、 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彩,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明王守仁)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塞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宋朱熹)(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7分)(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32、 新华社2010年10月27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上料回答问题。(1)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没有过时?(9分)(2)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上述战略思想提出的哲学依据。(10分)33、我国是海岸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70%左右的沙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海岸线存在海岸侵蚀现象。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沿岸采砂、海岸工程建设、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1)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的认识。(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