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焕生上城》说课稿 人教版第三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6331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焕生上城》说课稿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焕生上城》说课稿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焕生上城》说课稿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焕生上城说课稿 人教版第三册一、说教材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1、教材简析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情感目标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3、教学重点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1、学生的情况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2、学法的指导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四、说教学程序(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作者的情感路线、作者对现象的探究过程等。(二)教学流程与师生互动现在把第一关的教学具体流程阐述如下:导入设置游戏闯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讲授任务一:读准字音(1)、自读任务要求:学生划分小组,平均分配诵读任务,每小组有5分钟的准备时间包括提炼易错字词、小组解答组员疑惑)(2)、赛读10分钟任务要求:A、每组领取诵读任务(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全体小组成员参与B、在诵读的过程中漏读、错读、回读视为不合格,由下一位组员继续,以团队所用的人数作为获胜的依据,少者为胜。(3)、赛听任务要求:在诵读的过程中,别组成员在听的过程中将错读的字音和重要的字词加以补充,在确实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加分。(4)、赛理7分钟任务要求:将重要的字词的读音加以整理,以整理的完整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任务二、:读准句读(1)、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体味句读对正确表达文义的重要作用(2)解决疑问。(1)、找疑把文章中有疑问的句读划分的句子用线划出(2)、析疑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分析疑问 (3)、答疑任务要求:通过全员参与,老师引导解答疑问(4)、寻法任务要求:探究、整理把握句内停顿的原则和方法总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拓展练习运用掌握的句读原则进行句中句读划分的练习3、媒体运用与板书设计字音华、舍、卒、名、穴、咎、胜、父句读1、句首要停顿(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至,夫,若夫、盖,惟2、古今不同要分开(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3、顺序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永之人/争/奔走焉)4、状中要连续(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5、尊重原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瞻余马首/可也。 6、补充法(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固定名词要了解(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8、“也” “乎”在其后(“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余闻之也/久矣。 洋洋乎/与灏气俱 )9、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 洋洋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三)具体课文分析。一、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二、诵读第1段。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2.学生练习背诵。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3.学生齐背这一段。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4.指点与答疑。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为什么说“华()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三、留作业。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2.“其”的用法。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7)代词。他们(代“古人”)。(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二、诵读第2段。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表示。)如下: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6.指点与答疑。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三、诵读第3段。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4.检查背诵。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5.指点与答疑。“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四、留作业。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作者游踪示意图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3.整理“之”“以”的用法。表一“之”的用法二、诵读第4段。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3.学生练习背诵。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三、略读第5段。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参考答案如下: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3.整理实词。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观:观察。例:A。景象。例:B、E。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例:D。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名:名义。例:D。命名。例:A、B、C。著名。例:有仙则名。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文:文字。例:A、B、C。文章。例:D。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掩饰(读)。例:E。求:寻找。例:B。请求。例:D。探究。例:A。索取、要。例:C。舍:房屋。例:屋舍俨然。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同“捨”(读),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言: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险: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险要。例:江山险固。孰:谁。例:其孰能讥之乎。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常:经常。例:千里马常有。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相():帮助。例:无物以相之。父():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