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4291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把选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面的选择题答题栏内,不可直接答在试题上)1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力发电 B 水变成冰 C 水作冷却剂 D 电解水获得氢气2与n个硫酸分子中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的是() A n个氧气分子 B 2n个硝酸分子 C 4n个水分子 D 4n个二氧化碳分子3元素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属于氯元素 B 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D 碳和碘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4某化合物,其组成中没有C、H、O三种元素这种化合物可能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有机物5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着火马上开门窗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 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种类不变 B 恰好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C 反应前的溶液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D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反应生成NaCl7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烟囱升高;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措施是() A B C D 8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源的是() A 汉堡 B 馒头 C 花生油 D 矿泉水9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溶液甲中一定含Al(NO3)3和 Zn(NO3)2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和Zn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Al(NO3)3、Zn(NO3)2、Cu(NO3)2和AgNO3若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氯仿 (CHCl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若保存不当受到光照射时,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同时生成HCl,下列有关氯仿变质的检验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B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C 用氢氧化钠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D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仿是否变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用化学用语表示:(1)自然界最硬的物质;(2)碘酒中的溶剂;(3)第13号元素形成的离子12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1)打开啤酒瓶塞,有泡沫溢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有关;(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它具有;(3)洗涤精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13用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4)能溶于水,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化学原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前,必须先做试验(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目的是隔绝(3)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剂”所吸收的物质是15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A汽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2)图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活性炭能净水是利用其具有性;(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16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2)20时,N点处物质X的溶液呈(填“饱和”或“不饱和”);(3)若X、Y、Z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气态物质,则该物质是17硫原子与氧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个电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CS2与Na2S的水溶液混合振荡四、实验与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8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大气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AF):(1)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选(填字母,下同),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最好选;(2)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填“上”或“下”)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19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的分解产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充分加热,如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振荡,观察有关现象,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们的依据是兴趣小组为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滴入几滴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实验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实验三: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产物是Na2CO3【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胃溃疡的病人胃酸(用盐酸表示)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五、计算题(6分)20在烧杯中盛有10g 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xx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一(上)入学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把选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面的选择题答题栏内,不可直接答在试题上)1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力发电 B 水变成冰 C 水作冷却剂 D 电解水获得氢气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答解答: 解:A水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水变成冰是同种物质不同状态之间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水作冷却剂,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电解水获得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区分二者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与n个硫酸分子中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的是() A n个氧气分子 B 2n个硝酸分子 C 4n个水分子 D 4n个二氧化碳分子考点: 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分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即为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个数的和一个硫酸分子(H2SO4)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4个,n个硫酸分子中含4n个氧原子解答: 解:一个硫酸分子(H2SO4)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4个,n个硫酸分子中含4n个氧原子An个氧气分子(O2)中含氧原子n2=2n个,故A错误;B2n个硝酸分子(HNO3)中含氧原子2n3=6n个,故B错误;C4n个水分子(H2O)中含氧原子4n1=4n个,与n个硫酸分子中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故C正确;D4n个CO2分子中含有4n2=8n个,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正确写出化学式、理解分子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元素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属于氯元素 B 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D 碳和碘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考点: 元素分析: A、元素值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合金的定义是在金属中熔合了金属或非金属后形成的物质;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D、C属于人体的常量元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 解:A、氯原子和氯离子都是氯元素的不同种微粒,属于氯元素,故A正确;B、合金是金属和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故B正确;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故C正确;D、碳为人体的常量元素,故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定义、合金、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难度不大4某化合物,其组成中没有C、H、O三种元素这种化合物可能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有机物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 可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组成元素进行分析判断有机物含有碳氢元素,大部分含有氧元素解答: 解: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酸中必含氢元素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碱中必含氢元素和氧元素有机物含有碳氢元素所以组成中没有C、H、O三种元素,一定不会是酸、碱和有机物故选C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有机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5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着火马上开门窗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 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分析: A根据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B根据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C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根据水具有导电能力解答: 解: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故A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B正确;C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错误;D如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本实验操作的实验注意事项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种类不变 B 恰好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C 反应前的溶液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D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反应生成NaCl考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 A化学反应是最小微粒是原子; B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所以pH等于7;C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分子的过程解答: 解:A化学反应是最小微粒是原子,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 B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只有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所以pH等于7,故B错误;C溶液导电是靠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导电的,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能导电,故C错误;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0,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从微观图示的角度对中和反应和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考查,涉及了了溶液的导电性、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难度不大7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烟囱升高;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措施是() A B C D 考点: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 煤、石油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这些物质溶于水能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达到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酸雨,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用煤作燃料,煤中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少用煤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正确;工厂烟囱造高一些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所以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故错误;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是治理而不是减少,可以改良土壤,但不能减缓酸雨污染,故错误;燃煤脱硫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正确;开发新能源都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故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解答本题要从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明确环境污染的原因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8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源的是() A 汉堡 B 馒头 C 花生油 D 矿泉水考点: 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分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解答: 解:A汉堡中含有淀粉,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错误; B馒头中含有淀粉,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故B错误;C花生油中含有油脂,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错误;D矿泉水中不含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营养素的作用,难度不大,要了解各种食物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搭配膳食,促进身体健康9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溶液甲中一定含Al(NO3)3和 Zn(NO3)2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和Zn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Al(NO3)3、Zn(NO3)2、Cu(NO3)2和AgNO3若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考点: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铝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简记为“前置后,盐可溶”解答: 解:金属活动性AlZnCuAg,所以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铜粉后与AgNO3发生反应,但是铜粉和锌粉都不能和Al(NO3)3发生反应,Al(NO3)3一定在溶液中;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粉和锌粉都不能和Al(NO3)3发生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有Al(NO3)3和Zn(NO3)2,故说法正确;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Cu和Zn,故说法正确;若溶液甲是蓝色,说明铜已经与AgNO3发生反应,而锌已经全部反应,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AgNO3的存在不能确定,故说法不正确;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没有锌,锌可能过量适量或不足,不能说明AgNO3和Cu(NO3)2的存在故说法不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正确的是2个,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0氯仿 (CHCl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若保存不当受到光照射时,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同时生成HCl,下列有关氯仿变质的检验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B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C 用氢氧化钠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D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仿是否变质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 根据方程式可知,如氯仿变质会生成HCl,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A蒸馏水与氯仿、光气、HCl均不反应,不能用蒸馏水检验氯仿是否变质,故A错误;B如氯仿变质会生成HCl,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可鉴别,故B正确;C氯仿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不能鉴别是否生成HCl,则不能鉴别是否变质,故C错误;D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不能检验HCl,则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迁移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用化学用语表示:(1)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2)碘酒中的溶剂C2H5OH;(3)第13号元素形成的离子Al3+考点: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子、原子、离子分析: (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3)13号元素是铝,形成阳离子为铝离子解答: 解:(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碳的一种单质,化学式为:C;故答案为:C; (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乙醇),化学式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3)13号元素是铝,形成阳离子为铝离子,离子符号为:Al3+;故答案为:Al3+;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使用,熟悉物质的性质及结构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2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1)打开啤酒瓶塞,有泡沫溢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它具有吸水性;(3)洗涤精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分析: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打开啤酒瓶塞,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有泡沫溢出;故答案为:压强;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答案为:吸水性;(3)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故答案为:乳化作用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熟悉浓硫酸的吸水性、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洗洁精去污原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3用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O2;(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CO;(4)能溶于水,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CO2考点: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分析: (1)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2)氧气能够供给呼吸;(3)三种组成的氧化物有水、双氧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既能燃烧,又具有还原性;(4)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解答: 解:(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CH4;(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O2;(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化学式:CO;故答案为:CO;(4)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准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题目难度不大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化学原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前,必须先做灯火(或烛火)试验(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或氧气)(3)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剂”所吸收的物质是氧气和水考点: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分析: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低洼处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根据照片上的物质能在空气中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分析解答;(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解答解答: 解:(1)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比较高,进入前应该进行检验,可以把燃烧的蜡烛缓缓放入地窖中,如果蜡烛熄灭就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不能进入,故答案为:灯火(或烛火);(2)照片上的物质能在空气中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将照片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空气,故答案为:空气(或氧气)(3)铁和空气中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容易生锈,故答案为:氧气和水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食品防腐等方面的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15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填字母);A汽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2)图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活性炭能净水是利用其具有吸附性;(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考点: 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成分判断;(2)根据活性炭的结构判断;(3)根据分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判断氯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解:(1)纯净物是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所以是混合物;蒸馏水只有水一种物质,所以是纯净物;矿泉水含有某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是混合物,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等,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B;(2)活性炭在活化过程中,巨大的表面积和复杂的孔隙结构逐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所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3)分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答案为:+4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纯净物的概念、活性炭的应用以及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难度不大16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X=YZ;(2)20时,N点处物质X的溶液呈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3)若X、Y、Z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气态物质,则该物质是Z考点: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分析: (1)根据20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数据来判断;(2)根据20时,N点时物质X溶解度数据和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来判断;(3)根据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点来回答解答: 解:(1)根据20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数据,得到20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X=YZ,故答案为:X=YZ;(2)20时,N点处物质X的溶液的溶解度数据低于其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所以为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饱和;(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图示中Z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Z是气体,故答案为:Z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17硫原子与氧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6个电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CS2与Na2S的水溶液混合振荡CS2+Na2S=Na2SO3考点: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分析: 氧原子核外存在8个电子核内有8个质子,硫原子核外存在16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根据氧、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根据信息“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实质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行分析;根据该反应原理,采用类比的方法书写二硫化碳和硫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二硫化碳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代碳酸钠解答: 解:氧原子核外存在8个电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核外存在16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与氧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6个电子,根据信息“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aO+CO2=CaCO3,根据该反应原理,采用类比的方法:二硫化碳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代碳酸钠:CS2+Na2S=Na2SO3,故答案为:6;CS2+Na2S=Na2SO3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反应的原理,然后采用类比的方法书写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四、实验与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8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大气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AF):(1)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选B(填字母,下同),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最好选E;(2)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3)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上(填“上”或“下”)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考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分析: (1)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2)根据题目中告诉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从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将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上面,密度小的气体放在下面会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解答: 解:(1)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即选择B装置;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E装置收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B,E;(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将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上面,密度小的气体放在下面会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上面,故答案为:上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制备,性质验证和装置选择,在选择一种气体的收集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全面,这种气体的溶水性、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密度、是否会污染空气等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时一定要先干燥再收集,题目难度中等19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的分解产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充分加热,如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有关现象,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们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兴趣小组为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实验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实验三: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产物是Na2CO3【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胃溃疡的病人胃酸(用盐酸表示)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HCl+NaHCO3=NaCl+CO2+H2O考点: 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专题: 实验设计题分析: 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实验】(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解答;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根据Na2CO3有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答;【讨论与评价】根据NaOH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所以不能用滴酚酞试液来设计实验解答;【拓展应用】碳酸盐与盐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重胃溃疡病情解答: 解: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实验】(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证明生成了水;(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所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故答案为: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NaHCO3中含有Na、H、C、O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实验一:碱溶液能使滴酚酞试液变红;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酚酞;产生白色沉淀;【讨论与评价】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钠离子不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导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拓展应用】碳酸盐与盐酸作用HCl+NaHCO3=NaCl+CO2+H2O,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重胃溃疡病情,故答案为:HCl+NaHCO3=NaCl+CO2+H2O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碳酸钠及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学生灵活运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五、计算题(6分)20在烧杯中盛有10g 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2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 计算题分析: (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2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溶液呈中性;(2)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解答: 解:(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2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溶液呈中性,故答案为:2;(2)设参加反应的BaCl2的质量为xBaCl2+Na2CO3=BaCO3+2NaCl 208 106x (62)g13.25% x=1.04g 原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100%=10.4%答: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10.4%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反应方程式结合图象分析计算的题目,溶液呈中性时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要根据关系式求出已知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