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21970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内双基1对于别里科夫的“婚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差点”一词,表明了作者的惊讶,也暗示了事件的结局。B“撮合”“怂恿”等词说明别里科夫的恋爱并不是因为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而是种种外界因素让他昏了头。C别里科夫也是生理正常的男人,当然有结婚的欲求。D昏了头才结婚,可见别里科夫是个病态的人,这个病态的人将正常的男婚女嫁也看作是不合常理的事。2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用夸张手法再次凸现“套中人”的色厉内荏,既有力地鞭笞了其可厌可憎,又无情地嘲笑了其极端虚弱。)B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两种事物的较量,揭示了沙皇专制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行将没落。)C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性格。)D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形象的比喻,传神地描绘了别里科夫因他的威严受到嘲弄和挑战后气愤不安的情景。)【解析】可以从对修辞格的判定及修辞的表达效果入手进行分析。C项中是联想,另外对句子内容的分析太表面、肤浅。3文中说:“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既然如此,“我们都怕他”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因为“我们”有修养、很正派,不愿与别里科夫这样的小人斤斤计较。B因为别里科夫有沙皇政府替他撑腰,动辄以政府名义行事。C因为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也因为“我们这些教师”软弱胆小,对不合理的事物得过且过,处处迁就。D因为我们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采取忍让态度。也说明我们的力量是软弱无力的。【解析】“不愿意与别里科夫这样的小人斤斤计较”的说法,无中生有。4小说是怎样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一方面是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但不可能这么典型;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明显夸大了他的作用,说他辖制整个中学还可以,说他辖制全城就不能使人相信了。B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专制意识形态对民众的种种压迫的缩影。C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D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58题。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5埋葬别里科夫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为什么又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B别里科夫虽令人讨厌,但别里科夫死去毕竟令人悲伤。C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然存在,且势力还十分强大。D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中,人们都变得虚伪起来了。6“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具体指的是(C)A别里科夫死后,沙皇专制统治更加疯狂,生活更加郁闷、无聊、乱糟糟。B生活虽然恢复了旧样子,但是人们仍然心有余悸,顾虑重重。C生活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D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人们仍忧心忡忡,没有一点愉快感。7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典型形象,这种人到处可见,任何时代都有。B别里科夫思想流毒很广,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会存在。C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的产物,制度不变,这样的人将在各处产生。D别里科夫是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典型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不会消失。【解析】A项“任何时代都有”的说法太绝对;B项中“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存在”太绝对;D项“艺术形象”的说法与题干要求不符。8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_【答案】“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反动的统治。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救命恩人江岸正是下班高峰。侯一凡挺起胸膛,绷紧双腿,笔直地站在工厂门口。他目送着下班的人群潮水一般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后来,只有零星的工人一个个往外走的时候,他才稍微放松下来。虽说只是一名工厂的保安,但是,侯一凡毕竟刚从武警部队退役半年,他站岗的姿势还是完全保留了真正的军人风范。他晃晃微微发酸的脖子,扭动了一下腰肢,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突然想起,怎么没看见吕晓红大姐走出来呢?侯一凡愣了一下,勾头往厂区方向看去。他拥有一双视力在2.0以上的眼睛,一眼看去,能看得很远。他发现,正在往外走的工人,包括厂区纵深处三三两两的人影,都不是吕晓红。吕晓红平时上下班都很准时,今天怎么了?侯一凡决定在门口再站一会儿,等等吕晓红。侯一凡在这个肉联厂虽然已经工作了半年时间,但是,认识的工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在他值班的时候,才在他面前晃一下。他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并告知他自己的名字。吕晓红这个名字也是他听别人喊的,可能听的次数稍微多了一些,他便牢牢记住了。大概等了十多分钟,厂里没有一个人往厂门口走了,当然,吕晓红依然没有出来。侯一凡感觉有些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他一下子也想不起来。他只好给保卫科长打电话。科长,你认识吕晓红吗?她是哪个车间的?我不太清楚,怎么啦?我没看见她下班出来,有些不放心。下班的时候,工人一窝蜂地出来,你一个个都看清楚了?你点名了?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出来?吕晓红和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你别管闲事了,你又不是人事部的,考勤不归你管。看好你的门吧。科长没好气地挂了电话。科长说到人事部,提醒了侯一凡。他查了一下人事部的电话,把电话打了过去。请帮忙查一下,吕晓红是哪个车间的?冷冻车间。还没有等侯一凡再说点什么,人事部那个人已经火急火燎地挂了电话。他把电话打到冷冻车间,可是,没有人接电话。他只好硬着头皮把电话打到厂办公室。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没有出来。怎么了?我怀疑她会不会被关在冷库里了。不会吧?厂办公室的那个人漫不经心地挂了电话。该打的电话都打了,侯一凡没辙了。他在值班室坐了两分钟,椅子上好像放着一盆火,烧得他坐不住。终于,他站了起来,咬咬牙,拨通了厂长的电话。厂长您好。我是保卫科小侯,向您报告一件事。哦?说吧。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怀疑她被关进了冷库里。请您赶紧派人到冷库去看看吧。有这样的事?我马上让冷冻车间主任去看看。放下了电话,侯一凡惴惴不安地站在值班室门口,眼睛盯着大街。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冷冻车间赵主任骑着摩托车,箭一般射过来。到了厂门口,他猛地刹车,停了下来。赵主任指着侯一凡的鼻子,喝道,就是你打电话给厂长,说冷库里面有人?是我。侯一凡挺了挺身子。老子喝个酒都喝不安生。如果我去看了,冷库里没有人,出来我揭了你的皮说着,赵主任一加油门,摩托车嘶吼着冲进了大门。后面的事情就不必细说了。医院救护车开进厂区的时候,几滴泪水猛地涌出了侯一凡的眼眶,挂在了他的睫毛上。吕晓红出院以后,买了一大兜水果,到厂门卫值班室感谢侯一凡。她紧紧握住侯一凡的手,说,大兄弟,如果不是你救了我,大姐就冻成死猪了。大姐,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为什么这样说?侯一凡说,每天你上班,总是问候一声:你好;每天你下班,总是说一声:再见。我那天没有听到你说再见,所以知道你没有出来。否则,全厂五六百个工人,我怎么可能单单记得你呢?(选自洛神xx年第6期)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B)A小说开篇写侯一凡值班站岗的情景,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严肃认真,而又拘谨刻板的工厂保安形象,这种形象与下文他救人的执着是一脉相承的。B侯一凡在目送下班的人群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想起没看见吕晓红走出来,然后觉得不大对劲,这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留意的人。C多数职工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门卫侯一凡值班的时候只见他们一晃而过,这导致他不认识大多数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淡薄。D小说明写侯一凡疑心吕晓红留在冷库里,求人救出她,暗写吕晓红被关在冷库里,被救出,两条线索在救护车进厂时交会,这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解析】A“拘谨刻板”的理解不恰当,侯一凡的形象没有这样的特点。C这是客观情况,真正表现人际关系淡薄的是,侯一凡是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D对两条线索交会的理解不恰当,应该是在吕晓红感谢侯一凡时交会在一起。10小说详细地叙述侯一凡打电话救人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答案】形象上,凸显侯一凡对救人认真执著的“救命恩人”的形象。情节上,展示侯一凡的认真热心与有关负责人麻痹冷漠的对比,造成矛盾冲突,突显救人不易。效果上,运用延迟手法,使救人的情节一波三折,增强故事的吸引力。11“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这句话,对理解小说情节、主人公和主旨都很重要,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_【答案】情节上,引出对救人原因的说明,解释悬念,使情节完整。人物上,侯一凡把救人的原因归为吕晓红,表现了他谦逊淳朴的形象特点。主旨上,这句话揭示了吕晓红被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表达了友善和关爱的主旨。四、高考热点12把下列句子按恰当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所谓朗读剧,就是登场人物与解说者根据其角色朗读有关内容而展开故事情节、教学内容的一种文体与教学相结合的活动方式。_,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_,一方面通过体验角色,有利于促进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另一方面将书本文字外化成声音,_。也就是说,_,_。_,共同展开了情感体验的深层交流和互动。也有利于帮助那些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去理解登场人物的情感与行为。朗读者是通过朗读剧本走进剧本中。作为文体,朗读剧一般以对话的文本形式来呈现故事,剧本简短且文字浅显易懂。读的人与听的人就是这样在朗读的情境中共同走进了一个生活世界。作为教学,朗读剧一般指的是通过朗读所承担的角色的台词。听者则是静心倾听并发挥想象力去体会剧本的内容。【答案】13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填上带有祝福意味的四字短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中国传统的民俗年画,善用谐音,趣味横生,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喜鹊立在梅花上意味着_,鲇鱼戏于莲花间解释成_;一匹奔腾的骏马代表着_,三只温驯的绵羊象征着_,五只手拉手的蝙蝠祝颂着_她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千年华夏的乡土醇香尽在其中。【答案】喜上眉梢连年有余马到成功三阳开泰五福临门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学创作中,_,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比如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_,这一点前人早有注意。宋人戴复古诗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泪,乱蝉无数噪斜阳。”在这里,戴复古把自己所处的南宋时代与唐代对比,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杜甫、陈子昂之所以成为“秋鹤”,不仅在于他们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而戴复古所处的南宋时期,虽然不乏才华的人很多,_,于是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答案】示例:创作者的才华很重要在于情怀而不只在于才华但大多缺乏忧国伤时的情怀五、读写创新15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做事之前,或信心满满,或精心准备,或瞻前顾后,或无所适从然而,事过之后呢?请以“事过之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作指向】这是一道有材料的话题作文,读懂材料是前提。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句提示,用“然而”一词转折,分成“做事之前”和“事过之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列举了事前的四种情况,并用省略号给考生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后一部分抛出了“事过之后”的话题。考生完全可以从材料中挖掘作文的主题。“然而”是转折,那么事前“信心满满”,事过之后就可能是“信心不足”;事前是“精心准备”,事过之后就可能是“虎头蛇尾”;事前是“瞻前顾后”,事过之后就可能是“信心满满”;事前是“无所适从”,事过之后就可能是“全身心投入”。因此立意可以批判“追悔莫及”、“过河拆桥”、“顾此失彼”、“成功后的骄傲”、“失败后的沮丧”等现象,也可褒扬“未雨绸缪”、“三思而后行”、“亡羊补牢”、“吃一堑,长一智”、“谦虚谨慎”、“重整旗鼓”等优秀传统。该话题既极具生活气息,又富有哲理性,有利于作文水平高的考生写出形象而生动的美文。【佳作赏读】 挫折之后更美丽也许生活并不是一场戏剧,人们总在平和地演绎着各自的人生。它也不仅仅是一本书,历经颠沛流离后,再回头读它,只会觉得一眼万年。这些都无法概括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真正的生活,要比它们复杂多了。如果用打比方的方式来形容生活,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俱全。而生活中的众多形形色色的挫折,正是五味中的苦味。没有挫折,生活也便不再是生活了。然而,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挫折的滋味,于是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都会对要做的事仔细推敲,但是每当我觉得万无一失之时,挫折就接踵而至了。正如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的,上帝从来就是一个最精明不过的商人,他往往在赋予你一份成功的时候,早已让你付出数倍于收获的努力了。所以,挫折既然来了,我们也不必怨天尤人,装出弱者的可怜相,我想,事后举起理想之灯,照亮前方,挫折会变得美丽。听说过法国革命这部书的创作轶事吗?我对这则轶事感受颇深。法国大革命是一段冗长而复杂的历史,要把它文学性地创作出来,可以想象这有多艰难。然而当年迈的卡莱尔刚刚将此书写成之际,居然被女佣人当做废纸付之一炬。气急败坏的卡莱尔把自己锁进屋子。然而三天之后,他竟然宣布他准备重写这部书。最后,他做到了。他说:“这就像是我们小学时写的作文,老师读后,对你说,孩子,不行,你还得重写一遍!”于是今天我们才有幸看到这部史学巨著法国革命。一直都感动于卡莱尔的这种精神,卡莱尔面对挫折,依旧执著地举起理想之灯,终于在垂暮之年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这精神让我震惊。人不能光靠吃粮食活着,人要站起来,还得有心灵的灯塔。历史从不同角落射来的灯光温暖了我,让我在一次次的挫折之后站了起来。挫折是懦弱的人所惧怕的,他们不断地逃避,成功也就离他们越来越远;勇者之所以是勇者,只是因为他利用上帝给他的权力,给自己点上了一盏理想之灯散发着勇气、智慧的光芒,驱散了心灵的黑暗。回忆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让我们记得最深刻的往往不是预示着成功的喜悦,而是挫折带给我们的那道刻骨铭心的伤疤。这是我们千金不易的财富。在以后的日子里,奋斗中的挫折将教会我们更多的东西,从而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收获。黎明破晓,让我们一起迎接那些困难吧,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所有的挫折。相信我挫折之后的你更美丽。【名师点评】全篇文章围绕一个事件展开,材料典型而集中,分析紧扣主题,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观点。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如:“回忆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让我们记得最深刻的往往不是预示着成功的喜悦,而是挫折带给我们的那道刻骨铭心的伤疤。”作者很有思想,又能如此精确地表达出来,可见语言功底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