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专题5).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818843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课件(专题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开课课件(专题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开课课件(专题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政治生活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高考考点】(3个目14个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 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 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 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 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 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 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 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近五年山东文综关于本专题的考情回顾,【考情分析】,【整体架构】,公民(人民), 整合一 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梳理】,公民权利 政府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热点探究一】“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刑诉法 2011年8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历经多次审议,修改完善。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刑诉法第二条是本次修改最大的一个亮点,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1.我国为什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刑诉法?,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点拨:国家性质、人民地位、民主的特点】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点拨:从法律角度】 “保障人权”首入刑诉法,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点拨:人权事业、依法治国、民主政治】,2.上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刑诉法的修改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整合二 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依法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依法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指点迷津】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区别: 1.具体方式不同:前者概括为:三“社”一“专”; 后者概括为:“监督信誉(舆),人民网” 2.强调侧重点不同:对于公民的提出意见或建议,如果是建设性的(让你出谋划策的),属于民主决策;如果是针对国家机关执行决策的具体工作中的不足或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则属于民主监督。 【针对性训练】 1.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开通网站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后,网民纷纷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一做法属于(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社会公示制度 C.信访举报制度 D.舆论监督制度 2.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校车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的做法属于(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监督听证制度,A,B,【热点探究二】 政务微博转政风 2011年被专家和网民称为“政务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设“官方微博”。同时,织“围脖”成为许多干部征求民意的重要渠道。其中浙江省超过3000名干部开微薄,居全国首位。而2012年两会民意调查中,不少媒体也通过微博收集民意。微博正以其“秒互动”的传播优势,开启“人人都是参政者”的新阶段,成为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反腐倡廉、倾听呼声、化解矛盾的新阵地。 1.假如你是一名网民,应该如何参与微博问政,表达自己的诉求?,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要利用微博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和政治自由;自觉履行遵守法律和道德,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网络方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通过微博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民主决策;利用微博方式,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干扰公务活动 。 坚持有序参与。,关于“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总结升华】解题思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准则:行使公民的政治性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原则:公民坚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途径: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 (4)要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有序地政治参与。,2.有人认为“政府只要重视发挥微博作用,就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但是,微博不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和形式。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政府还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做到依法行政。,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除了政府外,党和国家还应怎么做?,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国家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政府除了发挥微博这一渠道和方式,还应怎样做?,政府重视发挥微博作用,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吗?,政府重视发挥微博作用,通过微博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A B C D D 610:D C B D D 1115:A D D B D,你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态度不端正、不关心,对村党支部和党员的满意度不高,村里的财务情况不关心,村里重大事项的决定由村干部说了算,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提高政治参与感和责任感,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行使民主监督权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方式:民主选举;村民会议;村务公开。,二、非选择题 21题,【总结感悟】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方法: 1、设问方式:一般采用“怎样做”、“如何做”、“提建议”等; 2、本题采用材料分析法,从材料中理出病根症结,并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策略就是提取问题中的有效信息,分类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结合题目的材料、所涉及的原理和热点归纳出答案要点。,总结反思情感升华,我的收获?,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指导!,【整体架构】,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基本原则,有序政治参与,基础和 准则,途径和方式,关于“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试题鉴赏】(2009年高考海南卷)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网站数共有191.9万个。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舆情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客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并表示,“网友们在网上给我的一些贴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 【答案】通过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利用网络方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利用网络方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抵制网上违法现象。 【总结升华】解题思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准则:行使公民的政治性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原则:公民坚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途径: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 (4)要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有序地政治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