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 , 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 布局特点和问题 , 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 江苏教学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 , 利用图表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 根据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 , 分析 、 评价其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布局特点 。 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探究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 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地形 气候 土壤 土地资源 平原面积广阔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均耕地面积广,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基础知识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1、位置范围: 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 黑、吉、辽 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植被 森林资源较丰富 3、社会经济条件: 2、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热量不足,冻土广泛,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 思考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增加了气候的寒冷程度;影响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土壤处于过湿状态,沼泽广布;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及城乡建设。 思考 2:广布的冻土对东北地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农业生产: ( 1)农业基地: ( 2)林业基地: 林木蓄积量 、木材产量 ,主要分布于 , 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建立了一批 农场,全国重要的 基地,最大的 生产基地。 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 商品粮 大 长白山地 黑龙江 国营 高 大小兴安岭 甜菜 活动: 阅读教材 P93页图 4-2-8、 4-2-9、 4-2-10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特点 。 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玉米和大豆所占比重较大。 农业结构齐全,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以种植业为主,林业、渔业比重较小; 农林牧交错 牧 渔 农 林 2、农业布局: 海洋渔业地带 农耕地带 农林牧交错地带 ( 1)自东向西: 以林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带 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 牧业地带 ( 2)自南向北: 三、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黑土: 2、森林: 3、湿地: 黑土层变薄 , 土壤肥力下降 过度开垦 ,草甸植被破坏,引起土壤冲刷,表土流失 重采轻育、过量采伐、森林火灾、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等 森林减少 ,覆盖率下降,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开垦湿地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思考 3: 东北三江平原是我国的 “ 北大仓 ” ,但为什么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 三江平原是我国 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既是蓄水池、水源地、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对 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开垦会使得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 思考 4:什么是湿地?湿地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湿地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的滩涂等。 湿地被称之为“ 地球之肾 ”,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改革耕作制度 ,加强黑土的培肥 ,增施有机肥 ,提高黑土肥力; 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保护黑土。 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湿地保护区 ,保护现有湿地; “退田还湿”; 采取工程措施 ,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黑土的开发 : 林业的发展 : 湿地的保护 : 四、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 N45 N 42 N46 N 地形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 3%6% 2% 无霜期( d) 160200 130145 年降水量( mm) 500700 450650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 (千克 /公顷) 7500 6750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师生合作探究 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 ; 优越自然条件:地势 、土壤 、夏季 ,适合玉米生长; 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为 主,种植面积比重都在 50%以上,单产都很 。 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 ,美国的农场一般为 ; 美国玉米带的 专业化和 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 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 ,自然条件相对较 ,单产相对较 ,这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 ( 1)相同点: ( 2)不同点: 商品谷物农业 玉米 高国营农场 家庭农场 区域 经营 高 差 低 平坦 肥沃 高温多雨1、比较比较中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异同: 2、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中国玉米带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品种等 美国 “ 黑风暴 ” 19世纪,美国采取了鼓励民众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的政策,然而过度的垦牧造成了土地大面积沙化。到 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在美国逐渐形成,到 1934年的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这次沙尘暴使美国全国的小麦减产 1/3。 1935年,形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沙尘暴裹挟着大量的新耕地表层黑土,形成一条东西长 2 400公里、南北宽 1 440公里、高约 3公里的黑龙,在 3天之中横扫了美国 2/3的地区,把 3亿吨肥沃表土抛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 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这一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事后,美国不得不专门制定了 “ 农业复兴计划 ” ,推行了免耕法,建立了由国民资源保卫队实施的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 “罗斯福生态工程 ” ,沿西经 100度线种植了一条宽 100英里、纵贯美国的防护林带。这样,才阻止了黑风暴继续肆虐,使得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逐渐恢复。 思考:美国 “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保护自然植被,及时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综合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 条件 ; 2、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 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布局特点 ; 3、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 问题 ; 4、制定区域农业发展的 措施 ;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定不同地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分析思路: 总结提升 课堂检测 读图并回答 1-3题。 1、开垦 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国家在 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 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D A C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 北大仓 ” 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 粮仓 ” 黑龙江省 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 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 1000亿斤,比 2007年净增商品粮 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及谷物单产 (千克 /公顷 )比较。 4、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 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增产潜力 大;同时还有 宜农荒地 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同时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 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东北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