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某某学习美丽庭院调研报告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15608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某某学习美丽庭院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赴某某学习美丽庭院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赴某某学习美丽庭院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某某学习美丽庭院调研报告赴*学习美丽庭院调研报告*县妇联*2019年4月8日12日,晋中市妇联、晋中市农业局组织各县妇联、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先后考察了*省*区、*县、*县和*市部分村庄美丽庭院建设,通过现场参观、与当地妇联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方式,深刻领悟到发达省份在乡村振兴美丽庭院创建方面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客观来讲,我们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同*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经过深入思考,我们与*最大的差距还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这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强化规划引领。各考察点所在的市县非常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依托高水平设计团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不贪大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挖掘文化内涵、立足乡村旅游,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市吴兴区妙西镇龙山村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乡村旅游度假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依托谷堆乡创品牌,创建美丽庭院,每处庭院都是豪华别致,内外装修雅致经典,院内景观别具风格,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实现了村民居所、村庄发展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二)完善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优越。本次考察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更难能可贵的是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高度自觉,无论是考察沿线还是所到村庄,不管是河道沟渠还是道路两旁,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圾,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管理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他们非常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西峰坝村以及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村里大街小巷按照不同颜色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存放,妇联干部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按照星级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户和美丽庭院示范户。(三)注重文化传承。文化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各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成为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当地政府把地域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不遗余力的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德清县杨墩村出产的杨墩软条白沙枇杷在唐代已列为贡品,素有江南枇杷数塘栖,塘栖枇杷产杨墩之美誉,该村依托枇杷之名,打造“千年枇杷、水韵杨墩”,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临。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古镇,利用防风古国故里下渚湖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古镇名片。丽水龙泉市住龙镇住溪村是*最早的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该村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围绕“红色、绿色、本色”三色住溪建设,打造了美丽庭院示范街“红军街”,在美化乡村环境,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农村转型同步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四)加强产业培育。注重产业培育,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谷堆巾帼农创空间引导创业妇女推动土鸡、竹笋等本土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外销,打造共享厨房,发展乡村旅游。龙镇住溪村把美丽庭院创建与美丽经济相结合,做精做优美丽乡村,催生提升了“美丽经济”,让群众从“美丽经济”中获得了真金白银。大力培育发展观光农业,以农业观光推动美丽经济发展。吸引游客参观美丽庭院的同时直接带动了本地特产的销售,间接促进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经济发展。(五)多元共同参与。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建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发展之中,才能真正取得乡村振兴实效。政府主导,就是在规划编制、资金整合、项目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永兴县、德清县都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实行以奖代补,主导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村庄整治、产业培育、改水改厕、农居改造等建设项目。农民主体,就是突出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把重大决策、规划蓝图交给群众民主决策,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农村集体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主体作用。社会参与,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新机制。吴兴区龙山村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经营、旅游开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市场运作,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公司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等方式建设村庄、经营村庄,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二、创建美丽庭院我县妇联工作思路我县妇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全力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特色县的总体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职能优势,广泛发动妇女群众巾帼力量,通过党群共建、三级联建、示范引领等有力举措,成功打造一批“环境美、整齐美、生态美、家风美、生活美”的“五美”庭院。(一)坚持三个先行,形成“美丽庭院”创建强大合力。1、坚持规划先行。将美丽庭院创建与核桃“富硒”品牌、中药材种植基地“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启动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等重点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范畴。配合设计团队对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全景式”建设进行全面踩点、设计图纸、沟通对接、蹲点创建。注重规划布局的有机统一,努力克服“美丽庭院”建设中农户家庭“零敲碎打”、“各自为战”的局面,将“美丽庭院”纳入“美丽乡村”统一布局,有机串联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民俗特色文化等元素,做优庭院美景、开发庭院经济,实现富与美的结合。2、坚持试点先行。围绕乡村振兴先行区、特色县,结合县委政府确定的创建2个示范乡镇,每个乡创建1个示范村,每个镇创建2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创建10个示范户的主要目标,优先选定重点创建村,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创建原则,努力打造美丽庭院风景线。在马和、静升基础好的村启动美丽庭院创建试点,举办全县首届美丽庭院创意大赛,组织县级机关妇委会、巾帼文明岗、巾帼创业基地等与农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美韵特色明显,可复印、可借鉴的美丽庭院样板户,助力马和、静升镇乡村旅游产业,在苏溪、尹方、静升等村沿线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示范线,依托各村特色产业、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历史等,因地制宜推进美丽庭院建设。3、坚持宣传先行。充分依托县妇联“两微一网”线上平台,广泛宣传发动,提出倡议,开辟“美丽庭院”专栏,不定期展播各乡镇、农村美丽庭院创建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案例。建立县级、乡镇“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微信群,在群内定期发布“美丽庭院”创建信息、交流心得体会、布置工作任务、分享“他山之石”成功经验,定期晒工作进度、晒创建成果、晒庭院美图、晒督查成绩,形成你追我赶、人人参与的美丽院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妇联微信公众号、*新闻,*报刊及时宣传报道全县“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和好典型。(二)激发三大群体,形成“美丽庭院”创建中坚力量。1、党员干部带头建,部门单位结对共建强力推进。县妇联专兼职干部、执委以及各乡镇组织本单位系统的党员干部、妇女干部对重点村的“美丽庭院”建设进行结对共建,利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进村入户对农户“美丽庭院”建设指导建设。2、小手拉大手,充分发动青少年学生力量参与。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创建美家园”美丽庭院亲子共建共创活动。与县农办、县教育局、县委、县关工委、县科协等单位共同举办创意制作展示活动,以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为主题,发动学生及其家长参与美丽庭院微景观打造、旧物改造、创意书画创作,扮靓“美丽庭院”。3、巾帼先锋示范建,激发千家万户创建热情。充分发挥妇女干部群众在美丽庭院创建过程中的生力军和主人翁作用。组织村级妇联主席、村联执委带头建,做好示范引领,开展“百名主席赛庭院”、“千名执委美家园”活动。开设乡村振兴“巾帼讲习所”,组织妇女干部群众举办“美丽庭院”专题培训活动,组织巾帼先锋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对妇女群众发放美丽庭院创建指导手册,指导农户绿化、美化自家庭院。注重激励引导,组织“美丽庭院”评比表彰,定期评选产生一批县、镇、村三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成为广大农户可看、可学的样板户,激发广大农户的创建热情。(三)注重三个结合,形成“美丽庭院”创建实在成效1、将庭院革命与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有机结合。将庭院革命与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共同列为乡村振兴行动“三大革命”,广泛发动广大家庭和妇女群众积极参与。一是开展“我爱我家垃圾分家”专项行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组织发动工作,助力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打好“垃圾分类五大法”组合拳,开展女主人培训法、小手拉大手法、趣味竞赛法、美篇宣传法、志愿者服务法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寻找身边的“垃圾分类达人”,切实提高妇女与家庭垃圾分类意识。二是开展“六美*洁净家园”整治行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环境卫生意识,推动妇女从自身做起、家庭做起,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入手,集中开展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大扫除,打扫整理居室、庭院内外物品,清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配合农村露天粪坑清理和公共厕所建设,以巾帼之力助力消灭农村脏乱差环境,共同打造山青水秀、干净整洁的生态宜居美好家园。三是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行动。按照“环境美、整齐美、生态美、家风美、生活美”五美要求,重点打造100户美丽庭院,充分发挥村级妇联干部、女党员、女代表、最美家庭在美丽庭院建设上的示范表率作用,通过带头建、结对建、指导建、督促建等方式,引领广大妇女当好美丽风景的创造者,以“小家美”促“家乡美”,助推“美丽*”建设。2、将“美丽庭院”与文明乡风建设有机结合。依托“妇女之家”、村级文化站,开展“美丽庭院”优秀家风家训展示,结合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书香家庭”,举办“最美家庭故事会”、“晒全家福”等活动;组织评选孝老爱亲“好媳妇”、贤惠持家“好妻子”、教子有方“好母亲”“三好”妇女评选表彰活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家庭成员建美丽庭院、扬文明乡风,促进村民素质和村风村貌建设。3、将“美丽庭院”与美丽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将巾帼创业创新行动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有机统一,实现由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的有效衔接。如在静升西街“美丽庭院”女主人中寻找“美厨娘”,在王禹乡结合高地原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将党建元素、红色文化融入庭院装扮,在马和村可将介子推忠孝文化融入庭院装扮,使之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静升万亩核桃示范园,打造*核桃“富硒”品牌、撬动“美丽经济”大产业。三、几点建议意见(一)要注重搞好科学规划。要对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哪些是历史文化村、特色村、红色村等,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二)要注重坚持示范带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撒胡椒面”,一哄而上。要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三)要注重突出生态治理。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农村污水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要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四)要注重加强产业支撑。要把产业培育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要利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五)要注重挖掘文化元素。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