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GMP知识问答题库答案大全汇总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14680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最新GMP知识问答题库答案大全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最新GMP知识问答题库答案大全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最新GMP知识问答题库答案大全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最新GMP知识问答题库答案大全汇总1:空调停机重新启动后车间结露如何防治? A:之所以会结露,就是因为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物体表面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以下,使水蒸气达到饱和而析出,水滴就会凝结到物体表面。 空调停机后再开机,由于室内温度较低,室外热的空气通过空调机组进入室内时还未来得及被冷凝器降温,热空气遇到室内冷的墙面,达到露点温度就会结露。尤其是室外空气含湿量高的时候,室外梅雨天气的时候,采用大温差送风,室内也容易结露。 反之,北方室外高寒天气非常非常的冷,室内温度较高空气含湿量也较高的时候,温差达到了露点,室内窗户上也会结露。 解决方法: 1、开空调之前如果先开冷水,滞后一段时间再开风机,使热的空气充分冷却后再进入室内,就可以避免结露。 2、设计成自动调节的新风阀,空调机组开启的时候,在保证压差的情况下缓慢开启新风阀,以免室外的大量湿热空气进入空调机组来不及被冷凝除湿进入室内。 3、正常运行时室内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尽可能减少室内外的温度差,也可以避免日常运行时候的结露。 Q2:RO膜的原水回收率及RO浓水怎么二次利用? A:系统回收率是指反渗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总的回收率,回收率受给水水质、膜元件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少、给水流程短,因而系统回收率普遍偏低。而工业用大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所以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 一般RO装置设计回收率75%左右,当原水含盐量较低时,有时也可釆用80%,如原水中某种微溶盐含量高,有时也釆用较低的系统回收率以防止结垢。 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如果要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最常见的对策是釆用浓水部分循环,即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只排放一部分,其余部分循环进入给水泵入口,此时既可保证膜元件表面维持一定的横向流速,又可以达到用户所需要的系统回收率。或者一级浓水间歇性给到原水箱,二级浓水、EDI浓水给到二级RO之前,或者都给到原水箱也可以。 Q3:哪些房间需要装压差计? A:通常需要安装压差计的位置有: 1、一是不同洁净级别之间的人流/物流通道的更衣室/缓冲间/气闸室/传递窗/鼠洞装置都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压差计。 2、二是相同洁净级别内的关键受保护房间/产尘产污房间对走廊之间。 3、三是一些设备的保护罩/称量罩/层流罩/RABS与环境空间之间。 Q4:公司内部校准需要什么资质? A: 1、配置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经过培训考核,能够胜任相关工作的人员,没有强制要求什么官方资质证书,也没有强制要求接受官方培训,只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能够保证“量值的可靠传递与可靠追溯”,当做公司内部的一个工作岗位管理就可以了。) 2、配置高出“被校准的计量器具”一个等级的标准计量器具(标准、标准物质、标准器),一般配备经过强制检定的“企业最高标准器”就可以自行逐级校准了。 3、配备必要的校准环境(校准如在现场进行,则环境条件以能满足仪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准)。 4、编制相应计量器具的校准规程,规定校准周期。(公司的校准操作规程SOP主要依据国家校准规范及检定规程等编写。 5、无法定依据或其它计量机构均无能力校准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可根据该仪器的出厂说明及国内外相关的权威资料等,建立合理的校准方法进行内校。 以上内部校准不适合对外承担校准业务,否则就需要校准实验室计量建标。 Q5:公司内部可以用校准过的非标准器做校准吗? A:需要先了解标准器具的定义: 计量标准器具主要包括: 1、基准(器)又叫“原级标准”。指定或被广泛承认的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标准器,其值无需参考同类量的其他标准器即可采用。例如在测量质量时,计量基准是一块保存在巴黎的铂铱合金,即国际千克原器。在其他方面,一些计量基准是基于自然不变的规律之上的,例如光速度等等。所以即使世界上所有计量实验室都不存在了,这些基准也可以重建。 2、次级标准(器)又称“副标准”,通过与基准器直接或间接比较确定其值和不确定度的标准器。 3、参考标准(器)在指定区域或机构里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标准器,该地区或机构的测量源于该标准。 4、工作标准(器)经参考标准器校准的标准器,用于日常校准或检验实物量具、测量仪器仪表和参考物质。 5、国际标准(器)经国际协定承认的标准器,作为国际上确定给定量的所有其他标准器的值和不确定度的基础。 6、国家标准(器)经国家官方决定承认的,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其他计量标准定值的依据。一般在一个国家内,国家标准器也就是基准器。7、比对标准:用于同准确度等级的标准器之间相互比对的标准器。 一般企业内部的最高标准器为参考标准器,其它标准器为工作标准器,相同准确度等级的标准器可以叫做相互比对标准器。 实际上只要是用来进行校准和比对的仪器仪表都叫做标准器,如果不用来校准和比对,也可以作为工作仪器仪表使用,那么标准器就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Q6:大量更换零部件需要审计还是验证?或者走日常维修养程序? A:首先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变更控制,如果是更换“非同等”的关键部件,一定要启动变更控制,如果有可能影响到关键质量属性或者关键工艺参数,就需要进行相关的确认与验证,反之,只走维修流程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就可以了。 如果是大量更换非关键部件或者大量更换“同等”关键部件,有可能累积影响关键质量属性或者关键工艺参数,尽可能启动变更控制,进行相关的确认与验证,如果涉及工艺变更,还需要启动工艺验证,甚至稳定性研究。所有的流程,都应该基于对产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没有人可以准确地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做。 Q7:PLC上的温度、压力等等的校准是否属于计算机验证?只校准传感器行吗? A:首先,PLC系统应该属于计算机系统,需要进行相关的计算机系统验证。其次,PLC上的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必须定期进行校准。 校准方式: 1、传感器单独校准,然后与PLC的相关模块及显示装置一起校准。 2、不对传感器进行单独校准,直接进行现场环路校准。也就是直接把传感器、PLC的输入模块、显示装置、打印装置连接在一起进行校准,这样可能更准确、更简单、更有效。只校准传感器,肯定是不行的。 Q8:胶塞跟铝盖公用一个湿热灭菌器是否可以?有人说铝盖会污染胶塞?A:如果是胶塞铝盖清洗灭菌机,那么可能在清洗过程中会有脱屑的风险,交叉污染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果每批次清洗灭菌之间有足够的设备清洗、清洁,公用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免洗胶塞和免洗的铝盖,应该是装呼吸袋密封湿热灭菌,那么交叉污染的风险应该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胶塞铝盖共用一个湿热灭菌器完全没有问题。 Q9:设备使用日志和设备运行记录的区别? A:新版GMP对生产和检验设备提出要求,需要有使用日志,详细记录设备使用、清洁、维护的日期、时间,药品名称、批号等等相关信息。也就是说这台设备(仪器)“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由谁、进行了哪些使用、操作、清洁、维护、校准活动”,使用和操作涉及到“哪些药品名称、批号,或者哪些关键信息”。关注点在于追溯与产品生产质量相关的活动。 而设备的运行记录,是按照时间间隔顺序记录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和运行状况的记录,同时也可以记录设备的使用、清洁、维护等信息。关注点在于设备本身的运行性能和运行状况。 Q10:仪器校验失败该怎么办? A:仪器校验,专业词汇应该分为“检定和校准”两类,如果发生检定或校准失败,或者出现仪器失准,应该首先做好记录,并进行调整或维修使其恢复正常。 校准过程如不能调整使其恢复正常,可以记录误差修正值,使用过程进行修正记录。检定不合格,就需要出具不合格报告。 从GMP方面考虑,检定或者校准出现失准,无论是否可以调整和修正,都应走偏差程序,除了进行调整或维修之外,对之前的检验、生产等质量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对产品质量进行回顾,评估已受到的质量影响。 调整或维修后仍不能校准合格,可以读数增加修正值使用,校准本身就不做合格与否的判定,只要知道偏离多少数值就可以了,加修正值即可使用。如果不能正常使用的,也可以降级使用,直至报废处理。 如果使用“有油润滑”空压机,通过后续一系列的除油措施,也可以达到压缩空气的油分合格。所以并没有强制要求使用无油空压机。 无油空压机指的是压缩部件不直接使用油润滑,但是空气中也会含有一定的油分,也并不能保证压缩空气绝对的“无油”。但是为了保证压缩空气的油分合格、后续除油措施的简便,使用无油润滑空压机也成为一种趋势。Q11:你们企业的设备设施是按风险评估进行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吗? A:对于设备设施的预防性维护,一般是遵循设备设施的使用性能衰减规律和各部件正常使用的磨损规律,根据各部件的设计寿命和使用寿命来进行预防性维护。基于设备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性和部件对药品质量的关键性,基于设备或部件功能失效对于药品质量的风险,可以对预防性维护周期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其风险程度来确定遵守不同的维修流程、审批程序和变更控制程序。 Q12:固体制剂车间的洁净压缩空气使用点末端需要安装除菌过滤器吗?A:洁净压缩空气的使用,一般以不影响药品质量、不给环境带来额外的污染为原则,那么洁净压缩空气的微粒、微生物限度至少应该符合与产品暴露操作相同的洁净级别要求,生产工艺中作为物料输送的洁净压缩空气,洁净度应尽可能高于暴露环境的洁净度要求,以降低微粒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如果洁净压缩空气主管道装有符合要求的过滤装置,管道系统经过清洁消毒,能够确保末端压缩空气的使用要求,末端不装过滤器也可以,安装除菌过滤器更不是必需的要求。但是为了降低污染风险,大家通常都习惯于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过滤器。 Q13:设备上自带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需要校准吗? A:电流表和电压表属于国家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范畴,由企业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是检定还是校准,校准周期也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毋庸置疑的是,肯定需要校准。最简单的方式是仪表制造商出厂校准后终生使用,或者安装后校准一次终生使用,或者定期比对校准,或者在线校准,周期可以制定长一些。Q14:非最终灭菌产品,车间停产6个月,空调系统,水系统做适当的检测,还是应该再验证?. A:要看停产6个月之中设备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如果空调系统、水系统一直都是正常运行的,只是没有进行日常监测检验,就不需要再验证,只要检测合格就可以使用了。 如果停产期间没有正常开启,但是进行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定期的预防性维护检查,那么按照SOP重新开启之后,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日常监测合格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如果停产停机后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检查维护措施,就需要重新进行OQ/PQ再确认了,当然每一阶段的监测周期可以自行制定。 Q15:我厂的纯化水设备一直没加药,现在想加药,共有四个加药装置,分别是絮凝剂、阻垢剂、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请问分别添加浓度一般多少?絮凝剂和阻垢剂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A:如果一直没加药水系统运行正常、水质正常、RO膜没有出现异常状况,建议不加药,或者仅仅启用氢氧化钠进行Ph调节,或者根据需要启用部分项目。 添加浓度可以咨询设备供应商或者药剂供应商。一般絮凝剂、阻垢剂的种类不同浓度也不相同。一般亚硫酸氢钠用来还原原水中的余氯,浓度1%-5%,可以根据余氯浓度通过调整滴加速度来控制加入水中的总量,以降低余氯对RO的损害,或者充当停机时候的RO保护液1%浓度即可。调节Ph的氢氧化钠浓度一般也是1%-5%,根据ph值通过调整滴加速度来控制加入水中的总量。 Q16:注射用水隔膜阀经常漏水什么原因? A:经常漏水,一般是隔膜阀膜片损坏,损坏原因如下: 1、膜片本身质量有问题。 2、打开或关闭隔膜阀时用力太大挤压或撕裂膜片。 3、隔膜阀膜片选型材质不正确。 Q17:求教卧式储罐的液位标定方法? A:容器标定是对容器的容积和液位显示进行实际测量,找到液位与容积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知道某液位下的物料量。对于比较重要的容器要求绘制标定曲线,标定的一般步骤如下: 1、标定前的准备: 根据需要预制好标定使用的短管接头、流量计(已调校好的)、软管等,并将它们连接好。准备好所需的工器具,如对讲机、记录表等。 2、确定零点 对于差压式液位变送器,其仪表零点为仪表安装口位置处,而对于浮筒式液位计,其仪表零点则为浮筒的最低点。 在容器系统隔离的情况下(容器的底部要密闭,防止漏水,影响标定数据的准确),可以通过流量计计量向容器内加水,注意容器的顶部必须敞口或留有放空口,防止标定过程憋压或形成真空,加水时应分几次进行,操作人员要根据容器的体积及零点体积确定每次的加水量。加水量接近零点时,每次加水量应尽量少,才能准确地找到零点。 在加水之前,仪表人员应事先将液位计调零处理。加水后当液位计指示开始有变化时,说明实际液位已达液位计零点。 3、找出容器体积与液位计指示值的关系。 标定出液位计的零点后,可继续向容器内加水,记录加水的量和总的加水量同液位计指示值(包括控制室指示值,现场仪表指示值)。加水量可根据具体容器的体积来确定。一般来说,每次加入量应保持一致。注意在每次加水完毕后,静置35分钟后,才能读取记录液位计指示数据。 Q28:固体制剂车间里面如有粉碎间,设地漏和用水点吗? A:地漏主要是用来排尽地面的积水。洁净区尽可能保证无积水存在,所以一般不需要设置地漏,除非必须冲洗地面才需要设置地漏。正常的清洗排水、设备排水,应该通过密闭管道与阀门控制排放。粉碎间是否设计用水点,要根据用水需要设计,如果设备需要CIP在线清洗,就需要有用水点,否则就不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