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13818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试验一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特点,研明钵苗机插超高产形成规律,建立稳定钵苗机插超高产的栽培技术,为水稻钵苗机插的推广应用提供相配套的农艺支撑。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品种品种:杂交稻可选甬优2640、2638、甬优1538、甬优8号、常优1号、常优2号、常优3号或当地适合种植的超级杂交稻;常规粳稻可选武运粳24号、南粳9108、南粳5055、宁粳4号、武运粳29、镇稻11等。2、育秧与栽插规格采用448孔育秧硬盘培育健壮钵苗,杂交稻每孔播23粒,每盘播量约为40g;常规粳稻每孔播46粒,每盘播量约为60g;采用钵苗插秧机RX-60M机械移栽,秧龄为30d,杂交稻行株距3314cm或16cm,常规稻行株距3312cm每亩基本苗36万。攻关方面积在100亩以上。3、施肥精确定量3.1施肥用量的精确根据斯坦福(Stanford)方程:施氮总量(kg/亩)=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土壤的供氮量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目标产量需氮量(kg/亩)=目标产量百公斤籽粒吸氮量/100基础供氮量(kg/亩)=基础产量百公斤籽粒吸氮量/100例如:杂交粳稻亩生产900kg籽粒需氮量为9.02.0=18.0kg,基础产量450kg/亩,土壤当季供氮量=4.51.78=8.01kg/亩,氮肥当季利用率按42.5%计,氮肥总用量=(18.0-8.01)/0.425=23.5kg/亩。常规粳稻亩生产800kg籽粒需氮量为8.02.0=16.0kg,基础产量450kg/亩,土壤当季供氮量=4.51.78=8.01kg/亩,氮肥当季利用率按42.5%计,氮肥总用量=(16.0-8.01)/0.425=18.8kg/亩。3.2施肥时期的精确氮肥运筹比例7:3,基肥:蘖肥=4:6,倒4:倒3促花肥=5:5。磷肥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分基肥和促花肥等量施用。3.3施肥的具体计算以亩施纯氮23kg和氮磷钾配比1:0.5:0.6为例,基肥施尿素(含N46%)15.0kg/亩、过磷酸钙(含P2O512%)95.8kg/亩、氯化钾(含K2O60%)11.5kg/亩,分蘖肥施尿素15.0kg/亩,促花肥施尿素10.0kg/亩、氯化钾11.5kg/亩,保花肥施尿素10.0kg/亩。有条件地区适当基施有机肥。4、水浆定量灌溉机插移栽时寸水移栽,活棵后灌浅水,达80%群体茎蘖数开始够苗,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直至成熟期前一周。病虫草害按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5、其他配套技术(1)精细整田,提高机插质量。(2)及时查缺补匀,保证足够的大田基本苗。(3)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及防治意见,精心做好防治工作。6、目标产量及生育动态定量6.1目标产量及其结构设计亩产800kg以上。杂交稻品种亩穗数16-18万,每穗200-250粒,亩颖花量4000万朵以上,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5-26g;常规稻品种亩穗数23-25万,每穗粒数130-150粒,颖花量3000万朵以上,结实率95%以上,千粒重26-28g。6.2生育动态定量指标(1)生育进程与季节同步,既充分利用水稻有效生长季,又确保安全成熟。江苏中南部适宜播期为5月10-15日,北部为5月15-20日。(2)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龄(N-n-1)够苗,高峰苗为适宜穗数的1.4-1.5倍。最高叶面积指数(LAI)8-8.5,高效叶面积率75%-80%,有效叶面积率95%,抽穗期具有与生长节间数相等的单茎绿叶数,成熟期有3张以上绿叶。亩干物重抽穗期850-900kg,成熟期1450-1550kg,活熟到老。7、可据以往典型经验与苗情动态,实行“看苗、看天、看地”合理地调整技术措施,大胆探索创新,创造我国水稻的最高产。三测定项目与内容1、详细的田间档案(选15块以上超高产田和2块常规田)包括品种、茬口及前茬产量、土质、有机质含量,全、速效N、P、K含量、耕法、秸秆还田量,施肥(日期、种类、数量、方法等),水分管理、病虫草防除等。2、生育期记载:记录品种拔节、孕穗、抽穗和成熟的准确日期;3、秧苗素质测定:移栽前1d分别测钵苗机栽秧苗素质,内容包括: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假茎粗、根数、根长、根重、叶鞘重和发根力。4、叶龄进程与茎蘖动态:每块田选取5个观察点,每点确定2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5、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腊熟期(抽穗后35d)和成熟期,定点观测田块取5穴为1个样本,每样本分叶、茎、鞘和穗(抽穗后)测定干物重。用比重法测定叶面积。6、株型测定:抽穗期每块田选取生长一致的5穴,选定主茎,测定株高、基部节间粗、单茎茎鞘重、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长、叶基角(叶片基部与茎秆的夹角)、叶开角(叶尖与叶枕连成的直线与茎秆之间的夹角)、披垂度(叶开角与叶基角的差值)以及3叶的平均厚度。7、抗倒伏测定:乳熟期每块田选取生长一致5穴,选定主茎,测定各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8、根干重和伤流液: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3穴为1个样本,重复3次,剪去地上部,挖取根土(长30cm、宽10cm、深20cm),于40目的尼龙网袋中,用流水将根系洗净后烘干称重。分别在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和腊熟期(抽穗后35d)以5穴为1个样本,重复3次,于下午6:00在各茎离地面约12cm处(在取样前排干田间水)剪去地上部分植株,将预先称重的脱脂棉放于留在田里茎的剪口处,包上塑料薄膜,于第2天早上8:00取回带有伤流液的脱脂棉并称重,计算伤流量。9、产量测定:每观测田块5点取样法,每点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穴测定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取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田块割方测实产。10、稻米品质测定:各定点观测田块收获籽粒保存1-2kg,带回扬州大学测定。试验二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群体形成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阐明钵苗机插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高产配套的行株距及其群体形成特征,以期为钵苗机插水稻配套适宜穗型品种和充分发挥品种产量潜力提供技术支持。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品种不同穗型品种是以成熟期单穗重来划分,大穗型品种单穗重5g,小穗型品种3g,中穗型品种介于两者之间。大穗型品种:可选甬优2640、甬优2638、甬优8号或当地适合种植的大穗型超级杂交稻;中穗型品种:可选武运粳24号、南粳9108、南粳5055、淮稻9号等;小穗型品种可选;淮稻5号、淮稻10号等。2、试验设计与栽插规格设置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1.68万穴/亩、1.44万穴/亩和1.26万穴/亩,对应的株距分别为12、14和16cm。采用448孔育秧硬盘培育健壮钵苗,大穗型品种每孔播23粒;中穗型品种每孔播34粒;小穗型品种每孔播45粒。采用钵苗插秧机RX-60M机械移栽,秧龄为30d。3、肥水管理(1)亩施纯氮20kg;(2)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4:0.8;(3)氮肥运筹为基蘖肥:穗肥=6:4,基肥、蘖肥各占50%。基肥用尿素(含N45.9%)13.1kg/亩;分蘖肥用尿素13.1kg/亩,在移栽后一个叶龄施;穗肥分两次等量施用,促花肥用尿素8.7kg/亩于倒4叶期施用,保花肥用尿素8.7kg/亩于倒2叶期施用;(4)亩施磷肥8kg,全作基肥,用过磷酸钙(含P2O512%)66.7kg/亩,一次施用;(5)亩施钾肥16kg,基肥、促花肥各占50%,基肥用氯化钾(含K2O60%)13.3kg/亩,促花肥用氯化钾13.3kg/亩。机插时寸水移栽活棵,分蘖期稳定的浅水层灌溉;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的前一个叶龄(N-n-1),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排水搁田,轻搁、多搁;拔节至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干干湿湿;收获前57d断水。病虫草害防治按当地大面积生产统一实施。三试验测定项目1、茎蘖动态:选择代表性田块,每块田选取5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2、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腊熟期(抽穗后35d)和成熟期,于不同生长水平群体田块取5穴为1个样本,每样本分叶、茎、鞘和穗(抽穗后)测定干物重。用长宽0.75测定叶面积,抽穗期测定叶面积时,将叶面积分为总叶面积(所有茎蘖的叶面积)、有效叶面积(有效茎蘖的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有效茎蘖顶三叶的叶面积)。每次测定重复3次;3、倒伏测定:齐穗后25天,选取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小区分别随机选取20个代表性单茎,测定株高、重心高度、穗长、各节间长度、节间中部粗度和茎壁厚度,以及基部第1、2、3、4节间的抗折力及节间基部稻穗顶的长度和鲜重。4、产量的测定:在收获前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田块5点取样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将全部稻穗装进塑料窗纱口袋内,风干后,脱粒、去杂质(不去空瘪粒),求出50穴的总粒数,进而求得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取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田块割方测实产;5、品质:收获籽粒保存三个月后,按照国标测定稻米品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内容(包括出糙率、出精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胶稠度、RVA、蒸煮食味品质等。试验三不同穗肥施用时期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和群体形成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最佳穗肥施用时期和穗肥施用时期对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形成特点,以期为钵苗机插水稻穗肥高产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品种选用杂交稻和常规稻两类品种,杂交稻可选甬优2640、甬优8号、常优1号等,常规稻可选武运粳24号、南粳9108、武运粳27等,也可选用当地主推品种。2、试验设计与栽插规格设置5个穗肥施用时期,分别为倒6叶、倒5叶、倒4叶、倒3叶和倒2叶,亩总施纯氮20kg,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4:0.8,氮肥运筹为基蘖肥:穗肥=7:3,基肥、蘖肥各占50%,穗肥分叶初和叶末等量施用。钵苗机插密度均为1.68万穴/亩,株距为12cm。采用448孔育秧硬盘培育健壮钵苗,杂交稻品种每孔播23粒;常规稻品种每孔播46粒。采用钵苗插秧机RX-60M机械移栽,秧龄为30d。3、水浆管理机插时寸水移栽活棵,分蘖期稳定的浅水层灌溉;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的前一个叶龄(N-n-1),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排水搁田,轻搁、多搁;拔节至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干干湿湿;收获前57d断水。病虫草害防治按当地大面积生产统一实施。三试验测定项目1、茎蘖动态:选择代表性田块,每块田选取5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2、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腊熟期(抽穗后35d)和成熟期,于不同生长水平群体田块取5穴为1个样本,每样本分叶、茎、鞘和穗(抽穗后)测定干物重。用长宽0.75测定叶面积,抽穗期测定叶面积时,将叶面积分为总叶面积(所有茎蘖的叶面积)、有效叶面积(有效茎蘖的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有效茎蘖顶三叶的叶面积)。每次测定重复3次;3、产量的测定:在收获前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田块5点取样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将全部稻穗装进塑料窗纱口袋内,风干后,脱粒、去杂质(不去空瘪粒),求出50穴的总粒数,进而求得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取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田块割方测实产;4、品质:收获籽粒保存三个月后,按照国标测定稻米品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内容(包括出糙率、出精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胶稠度、RVA、蒸煮食味品质等。试验四土壤类型与育秧基质配比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壮秧是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或超高产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秧苗素质成为钵苗机插水稻生产重要环节。本试验通过设置土壤类型与育秧基质不同配比,研究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形成,旨在阐明土壤类型与育秧基质配比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及其产量形成特征,探索钵苗机插水稻育秧省工节本增效新途径,以期为提高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提供技术支持。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品种武运粳24号或南粳9108,或当地主推品种。2、试验设计与栽插规格设置2个土壤类型,分别为砂土和粘土,育秧基质为兴化田缘基质。设置3个配比,分别为土壤:基质=3:7、土壤:基质=5:5和土壤:基质=7:3(质量比)。采用448孔育秧硬盘育秧,每孔播34粒。采用钵苗插秧机RX-60M机械移栽,秧龄为30d。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20kg,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4:0.8,氮肥运筹为基蘖肥:穗肥=6:4,基肥、蘖肥各占50%,分蘖肥移栽后一个叶龄施;穗肥分两次等量施用,亩施磷肥8kg,全作基肥一次施用,亩施钾肥16kg,基肥、促花肥各占50%。机插时寸水移栽活棵,分蘖期稳定的浅水层灌溉;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的前一个叶龄(N-n-1),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排水搁田,轻搁、多搁;拔节至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干干湿湿;收获前57d断水。病虫草害防治按当地大面积生产统一实施。三试验测定项目1、秧苗素质:移栽前1d测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内容包括: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假茎粗、根数、根长、根重、叶鞘重、发根力、成苗率和成球性。2、茎蘖动态:选择代表性田块,每块田选取5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3、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腊熟期(抽穗后35d)和成熟期,于不同生长水平群体田块取5穴为1个样本,每样本分叶、茎、鞘和穗(抽穗后)测定干物重。用长宽0.75测定叶面积,抽穗期测定叶面积时,将叶面积分为总叶面积(所有茎蘖的叶面积)、有效叶面积(有效茎蘖的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有效茎蘖顶三叶的叶面积)。每次测定重复3次;4、产量的测定:在收获前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田块5点取样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将全部稻穗装进塑料窗纱口袋内,风干后,脱粒、去杂质(不去空瘪粒),求出50穴的总粒数,进而求得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取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田块割方测实产;试验五播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壮秧是水稻高产或超高产基础,是大田争足穗和促壮杆大穗的基础。本试验旨在明确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壮秧指标,研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壮秧调控途径与技术,为提高钵苗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提供理论支持。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品种杂交粳稻为甬优2640和甬优1538,常规粳稻为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杂交籼稻为两优培九和优084,以上品种作参考,实施单位可采用当地主推品种。2、播量设置播量设置5个水平,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和常规粳稻每孔播2、3、4、5、6粒,各品种育秧15盘,一半用于秧苗素质测定,一半用于大田移栽。处理共56(6个品种)=30个,重复2次,共计60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3、育秧与栽插规格根据当地适宜播种期播种,以苏中为例,5月11日采用448孔钵苗硬盘播种旱育秧,钵苗一半用于测定秧苗素质,另一半用于6月10日机械移栽,秧龄为30d,杂交粳稻和杂交籼稻行株距3314cm,常规粳稻行株距3312cm。4、精确定量施肥按照精确定量栽培施肥,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每亩施氮肥20Kg,杂交籼稻每亩施氮肥15Kg,基蘖肥:穗肥=6:4,N:P:K=2:1:1.5,分蘖肥分移栽后7d施用,穗肥分倒4叶和倒2叶等量施用,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分基肥和穗肥(倒4叶)等量施用。5、水浆定量灌溉机插移栽时寸水移栽,活棵后灌浅水,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龄,群体茎蘖数达80%开始排水搁田,拔节长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直至成熟期前一周。病虫草害按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三测定项目与内容1、播种后15d调查出苗速度、出苗率、出苗势和成苗率。2、秧苗素质测定:播种后10d、20d、30d和40d分别测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内容包括: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叶鞘长、假茎粗、绿叶数、黄叶数、根数、根长、根重、叶鞘重和发根力(剪根后放入蒸馏水中5d后测定根数和新生根长),并调查盘根成钵性。3、移栽后7d和15d测定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地上部分干重、根重、根数、根长、根粗。4、茎蘖动态:每小区选取2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5、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6、考种及测产:成熟期各小区连续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穴测定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小区割方测实产。试验六壮秧剂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壮秧是水稻高产或超高产基础,是大田争足穗和促壮杆大穗的基础。本试验旨在明确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壮秧指标,研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壮秧调控途径与技术,为提高钵苗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提供理论支持。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杂交粳稻为甬优2640和甬优1538,常规粳稻为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杂交籼稻为两优培九和优084,以上品种作参考,实施单位可采用当地主推品种。2、壮秧剂设置壮秧剂设置7个浓度水平0.0%(CK)、0.5%、0.6%、0.7%、0.8%、0.9%、1.0%,即100Kg细土拌壮秧剂0Kg、0.5Kg、0.6Kg、0.7Kg、0.8Kg、0.9、Kg1.0Kg。各品种育秧15盘,一半用于秧苗素质测定,一半用于大田移栽。处理共76(6个品种)=42个,重复2次,共计84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3、育秧与栽插规格根据当地适宜播种期播种,以苏中地区为例,5月11日采用448孔钵苗硬盘播种旱育秧,钵苗一半用于测定秧苗素质,另一半用于6月10日机械移栽,秧龄为30d,杂交粳稻和杂交籼稻行株距3314cm,每孔播23粒,常规粳稻行株3312cm,每穴播种35粒。4、精确定量施肥按照精确定量栽培施肥,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每亩施氮肥20Kg,杂交籼稻每亩施氮肥15Kg,每亩施氮肥20Kg,基蘖肥:穗肥=6:4,N:P:K=2:1:1.5,分蘖肥分移栽后7d施用,穗肥分倒4叶和倒2叶等量施用,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分基肥和穗肥(倒4叶)等量施用。5、水浆定量灌溉机插移栽时寸水移栽,活棵后灌浅水,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龄,群体茎蘖数达80%开始排水搁田,拔节长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直至成熟期前一周。病虫草害按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三测定项目与内容1、播种后15d调查出苗速度、出苗率、出苗势和成苗率。2、秧苗素质测定:播种后10d、20d、30d和40d分别测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内容包括: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叶鞘长、假茎粗、绿叶数、黄叶数、根数、根长、根重、叶鞘重和发根力(剪根后放入蒸馏水中5d后测定根数和新生根长),并调查盘根成钵性。3、移栽后7d和15d测定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地上部分干重、根重、根数、根长、根粗。4、茎蘖动态:每小区选取2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5、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6、考种及测产:成熟期每小区连续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穴测定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并各小区割方测实产。试验七不同秧龄期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形成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水稻适宜秧龄期移栽具有秧苗素质高,利于促分蘖争足穗,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本试验旨在研明钵苗机插水稻移栽最适秧龄,为钵苗机插稻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地点:待定品种:杂交粳稻为甬优2640和甬优1538,常规粳稻为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杂交籼稻为两优培九和优084,以上品种作参考,实施单位可采用当地主推品种。2、秧龄设置与栽插规格秧龄设5个处理,分别为秧龄20d、25d、30d、35d、40d,分别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播种旱育钵苗壮秧,统一6月19日移栽,杂交粳稻和杂交籼稻每孔播23粒,栽插行株距为3314cm;常规粳稻每孔播35粒,栽插行株距为3312cm。试验处理共52=10个,重复3次,共计30个小区,小区面积40m2,小区间包埂,肥水单独管理。3、精确定量施肥按照精确定量栽培施肥,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每亩施氮肥20Kg,杂交籼稻每亩施氮肥15Kg,每亩施氮肥20Kg,基蘖肥:穗肥=6:4,N:P:K=2:1:1.5,分蘖肥分移栽后7d施用,穗肥分倒4叶和倒2叶等量施用,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分基肥和穗肥(倒4叶)等量施用。4、水浆定量灌溉机插移栽时寸水移栽,活棵后灌浅水,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龄,群体茎蘖数达80%开始排水搁田,拔节长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直至成熟期前一周。病虫草害按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三测定项目与内容1、秧苗素质测定:移栽前一天测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内容包括:株高、叶龄、叶长、叶宽、假茎粗、根数、根长、根重、叶鞘重和发根力(剪根后放入蒸馏水中5d后测定根数和新生根长)。2、茎蘖动态:每小区选取2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3、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4、考种及测产:成熟期各小区连续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穴测定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小区割方测实产。5、稻米品质:收获籽粒保存三个月后,按照国标测定稻米品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内容,包括出糙率、出精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胶稠度、RVA、蒸煮食味品质等。试验八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群体质量影响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最佳氮肥运筹方式,阐明钵苗机插水稻物质生产与氮素积累特征,建立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氮肥运筹实用栽培技术。二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地点:待定品种:杂交粳稻为甬优2640和甬优1538,杂交籼稻为两优培九和优084,常规粳稻为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以上品种作参考,实施单位也可采用当地主推品种。2、育秧与栽插规格根据当地适宜播种期播种,以苏中为例,5月11日播种旱育秧,采用448孔育秧硬盘培育健壮钵苗,杂交粳稻和杂交籼稻每孔播23粒,常规粳稻每孔播35粒;6月10日机械移栽,秧龄为2530d,行株距3312cm,每亩基本苗68万。3、氮肥运筹方式设置5个氮肥运筹方式:基蘖肥:穗肥比例为8:2,7:3,6:4,5:5,4:6。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每亩施氮肥20Kg,杂交籼稻每亩施氮肥15Kg,基肥:蘖肥=5:5,N:P:K=2:1:1.2,分蘖肥分移栽后7d施用,穗肥分倒4叶和倒2叶等量施用,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分基肥和穗肥(倒4叶)等量施用。4、水浆定量灌溉机插移栽时寸水移栽,活棵后灌浅水,达80%群体茎蘖数开始够苗,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直至成熟期前一周。病虫草害按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三测定项目与内容1、茎蘖动态:每个小区选取2个观察点,每点确定10穴定期调查,拔节前每5观测1次,拔节后每7观测1次。2、分蘖发生与成穗追踪调查:每小区选取长势一致15株,标记叶龄,并对分蘖发生情况挂牌追踪标志。每5d标记叶龄、挂牌一次。成熟期根据各分蘖的标记牌将各级分蘖分开,单独收获和考种。3、干物质及叶面积指数:分别于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腊熟期(抽穗后35d)和成熟期,测定干物重。用比重法测定叶面积,抽穗期测定叶面积时分别测定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无效叶面积。4、齐穗期进行群体分层切割(等分三层测定),测定群体冠层质量。5、产量测定:成熟期各小区连续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穴测定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以1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g)求取千粒重。并成熟期各小区割方测实产。6、测定含N量:分别测定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d)、腊熟期(抽穗后35d)和成熟期叶、茎(鞘)、穗含N量。7、稻米品质:收获籽粒保存三个月后,按照国标测定稻米品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内容,包括出糙率、出精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胶稠度、RVA、蒸煮食味品质等。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攻关试验观察记载表(2014年度)江苏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攻关协作组表1田间技术档案田块编号123456种植户水稻品种茬口及前茬产量田块面积(亩)土质耕法及耕深农家肥量播、栽期秧田/大田比、播量移栽时秧苗质量栽播密度(穴数/亩、苗/穴、基本茎蘖数、行株距)施肥(日期、种类、数量、方法等)水分管理(强度和时期)病虫害防治(农药种类、用量及方法)自然灾害(包括倒伏等)其他情况注:超高产攻关田至少6块。表2-1主茎叶龄进程和茎蘖动态田块编号1234561日期叶龄茎蘖数2日期叶龄茎蘖数3日期叶龄茎蘖数4日期叶龄茎蘖数5日期叶龄茎蘖数6日期叶龄茎蘖数7日期叶龄茎蘖数8日期叶龄茎蘖数9日期叶龄茎蘖数10日期叶龄茎蘖数11日期叶龄茎蘖数12日期叶龄茎蘖数注:拔节前每间隔5天查茎蘖数一次,拔节后到齐穗为7天一次,各田块为平均数,5点法,每点20穴。每块田定连续10个主茎标记叶龄。表2-2主要生育进程和茎蘖动态田块编号12345613日期叶龄茎蘖数14日期叶龄茎蘖数15日期叶龄茎蘖数16日期叶龄茎蘖数17日期叶龄茎蘖数18日期叶龄茎蘖数19日期叶龄茎蘖数20日期叶龄茎蘖数21日期叶龄茎蘖数22日期叶龄茎蘖数齐穗日期叶龄茎蘖数成熟日期茎蘖数伸长节间数量、长度表3成熟期理论产量构成和产量田块号亩穗数(万)(200穴平均值)每穗粒数结实率(%)(水漂法)千粒重(g)(3个千粒重平均)理论产量(kg/亩)实收产量(kg/亩)123456全丰产方验收情况表4投入产出记载田块号物质投入(详细记载各项投入的品名、数量及成本)人工投入(详细记载各项用工数量及成本)产品收益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