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05954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篇一踏入*这座百年名校,第一印象就是“求是创新”的校训,让我深感*的厚重和“浙江精神”的魅力。一周的学习,从博弈思维与政府决策管理,到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解析,从地域文化与景区品牌塑造,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增强领导力和执行力?怎样管理政府投融资项目?每一堂讲座,每一个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1.思想上了一个层次以干代学的观念得到彻底转变,对党员干部提升抓发展的能力有了全新认识。新形势下,作为政府办主任,单纯的统筹调度、上传下达已无法满足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提高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在衡山发展的重要节点、政府工作的重大事项上,抓住解题“钥匙”,为领导提供可行的决策参考。2.理念上了一个台阶*的专家教授,结合实际且推陈出新的观点,对我而言,是在思维理念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政府投融资项目管理等课题都直击政府工作的要害,尤其是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梅晓增副主任对西溪湿地策划创建的解析,回过头来看自己和衡山的广大干部,在抓发展、抓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理念滞后,观念落后。3.素质上了一个水平这次学习的内容不多但很适用,把理论知识与政府工作有机结合,用所学到的知识去指导实践。比如,浙江省农办经济发展处副处长林爱梅教授讲授的浙江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有特色经验和具体措施,完全可以结合衡山实际借鉴吸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篇二在*学习期间,除了精彩的讲座授课,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桐庐县的现场教学,直观感受浙江的发展速度、发展魅力,对浙江的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41.4万,2017年全县GDP突破4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46.6亿元,在乡村发展上,桐庐县设立了5亿元的美丽乡村发展基金,荻浦村、环溪村等10个村庄是省级3A景区村庄。相比之下,我县总面积934平方公里,人口45万,面积小一半,人口相当,2017年全县GDP167.2亿元,财政总收入9.29亿元,在乡村发展上,美丽乡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只创建了棠兴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不难看出,比起桐庐,衡山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在发展理念上、在发展模式上。要缩小这种差距,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步加快追赶。1解放思想对比与桐庐的差距,要追赶和超越,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大转变,“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浙江、桐庐之所以发展快,秘诀就是敢于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解放守旧的思想,在融资投资、农村集体经济、农村“三资”管理上敢闯敢试,找到一条符合衡山农业农村发展的正确道路,持续推进农业提质,着力增加农民收入。2善抓机遇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我们加快乡村发展的最好机遇,必须紧扣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善抓新一轮乡村发展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国省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3因势利导桐庐正是借助杭州电商蓬勃发展的优势,因势利导,发展壮大了本地电商、快递业,推进了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发展,并走在了浙江的前列。新形势下,衡山更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位于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把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美丽村镇。篇三*的先进理念,浙江的发展速度,让我由衷钦佩和羡慕。临渊羡鱼,终要退而结网。学习不能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走一遭就算了,必须要找准先进经验和衡山发展实际的结合点,找准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学以致用,确保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就当前而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发展,我认为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1.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发挥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的带动作用,围绕优质稻、小水果、中药材、湘黄鸡等特色产业,壮大后山片有机稻种植基地,扩大黄精、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加快湘黄鸡产业化基地建设,做响衡山红脆桃、九龙李、泉水鱼等优质品牌,延伸金昌生物油茶加工产业链,打造一批衡山农业的拳头产品,努力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化、规模化。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整合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扶持、农村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集中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皮影影型、民间乐器、竹书竹刻等特色旅游工艺品,做响衡山豆腐、九观桥血鸭等地方特色美食名气,引导永新、锦都等一批生态农庄与野莓谷、雷钵峰等乡村旅游景点融合发展,把加工业、服务业全方位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形成“多业兴旅”的良好局面。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12个县级示范村、3个省级示范村和1个市级示范片的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12个乡镇的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加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力度,畅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获得更多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