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的高效追求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0507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讲座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的高效追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师讲座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的高效追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师讲座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的高效追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讲座学习反思 课堂教学的高效追求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有幸聆听*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作的讲座课堂教学的高效追求。吴教授讲话幽默风趣,条理清晰,事例生动富有启发。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理念,深感受益匪浅。 高效课堂,吴教授言简意赅归纳为四条:跟得上孩子,抓得住本质,用得好教材,玩得转方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举的事例,恰到好处揭示事物的本质,带给人思想启迪。吴教授要求老师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情感,为此,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课的时候,有一名学生提了一个小儿科的问题:万万是多少?结果哄堂大笑。笑声充满了嘲讽。那提问的学生羞愧地把头埋在桌下。这时候于老师介入了,问大家,作者为什么用万万,而不是亿?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并教给学生新的知识,这是叠字修辞手法,起到朗读流畅顺口、强调的作用。接着,话锋一转,问大家:“这个叠词是哪位同学发现的?”大家把目光齐刷刷投向提问的学生,那个学生重新抬起了头,显然自信又回来了。吴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老师不仅仅教给孩子知识,而且防止了一次伤害发生。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有这种点石成金的转化能力,让一次可怕的、尴尬的经历变得可以承受,甚至变为成长的力量。这就是教学机智。”这个例子中,老师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其实是在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常常有意无意批评打击学生。只有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那么教育才有可能成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在情感上与学生一致,于是“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有高效的课堂。 吴教授要求老师常反思,每天都要记一点教学得失。要求老师们多读优秀书籍,吴教授一年要读50本书,每本书都有评注,认为拥抱书籍就是教师的职业生活。这些都是金玉良言。书读得多了,学养丰厚了,指导学生也就轻松了。因为,要正确解读教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字词句段篇,没有敏锐的语感,相关的知识结构,是解决不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自然也发现不了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第二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句号的故事。吴教授儿子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家,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经过耐心了解原委,原来是作文写得糟糕,被老师批评了。吴教授拿起作文本一看,只见儿子写的一篇文章,没有几句话不说,本子涂涂改改,几乎一无是处。按照一般的家长做法,肯定是劈头一顿痛骂。可是,吴教授看后,不动声色,而是努力寻找作文本中的闪光点,找来找去,终于发现了。吴教授找来儿子,惊喜地对他说:“儿子,我发现你的作文中的句号标得真好!而且,我能断定,这个句号也一定是你们班级里面最好的。”儿子一听,顿时来劲了,一把拿过本子,乐呵呵地重新抄写去了。吴教授又私底下跟儿子老师联系,要求老师第二天一定要表扬一下儿子。第二天放学回家,儿子高兴地告诉吴教授:“爸爸,真的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其中两句话还在黑板后抄了出来呢!”吴教授的儿子很有出息,如今都在国外读理工科博士后了,还出了几本专著。后来,小学老师与吴教授聊起,打趣是那个“句号”挽救了儿子。又问,要是句号也不好看,该怎么办?吴教授笑笑说:“我早已经想好了,那样我就夸本子不整洁,涂涂改改,为什么涂改呢?还不是因为想写好吗?”吴教授的成功育子方法告诉我们,对于孩子一定要努力去发现其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激发正能量。教育其实就是唤醒,激起内在的动力。要努力这样去做,去不断的鼓励学生,包括自己的孩子教育也应该是如此。其次,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也很重要,要形成教育合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吴教授认为,善于运用方法,玩转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能达到目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他以小学语文一篇麦哨课文中的一段话的教学处理为例。其中“到处是一片浓荫。”跟后面语句的关系是总分,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点,让学生去找出相关的地方。“浓荫”所对应的词语很快可以找出,但是“到处”这里是一个卡,因为文中没有表示地点的词语,怎么办呢?经过一番思考,解决方法来了,在句子前面添上表示空间的词语,这儿、那儿,近处、远处这样一来,“到处”的引入也就水到渠成了。 吴教授最后总结,老师要学会学记中的“善喻”,“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好好学习论语、学记,从中汲取教育教学中智慧。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吴教授两小时的讲座结束了。这样富有魅力的讲座,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