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简介大全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0212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简介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简介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简介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简介大全1*,49岁,故县镇尚家湾村二组人。自结婚后,她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公公婆婆行动不便,她就用心学习剪发理发技术,常年为二老剪发理发。二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公公婆婆。2016年的一天,婆婆不慎摔了一跤,导致腿骨骨折。住院治疗期间,姜军霞在婆婆的病榻前守候了整整四天四夜,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出院后,她每天早晚用轮椅推着婆婆在外边散心。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就支了一个小床睡在外屋,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就赶紧起来,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她和四个妯娌的关系更像是姐妹,有喜共乐,有难互帮,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十年前大妯娌因病去世,家里还有个儿子未成家,姜军霞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大哥一家的重担,为了侄子的婚事费心张罗,跑前跑后,直到侄子结婚成家、大哥再婚她才放下心来。姜军霞用自己的善良贤惠、宽容勤劳守护着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谐。2*,32岁,阳平镇王埝村三组人。作为军人的妻子,她在怀孕期间,买菜、做饭、洗衣服,帮婆婆料理家务,帮公公到地里干活。快要临产时,丈夫接到玉树地震救灾任务,心急如焚,她了解他更理解他,于是就在电话里一遍一遍对他说,“抗震救灾是部队的大事,你回来也没啥用,说不定还添乱呢。”等到丈夫完成任务回来时,孩子已经满月了。那天,丈夫一放下行李就在床头抱着孩子哭,嘴里一直说着“对不起”。这是她第一次见丈夫哭成那样。2013年,儿子确诊为手足口病,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一躺就是九天,她的心都要碎了,又害怕公公婆婆受到打击,她就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安慰自己,让生活的担子都压在了自己肩膀上,没有打扰丈夫丝毫。夫妻俩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同心共建和谐家园。3*,苏村乡董家沟人,现年68岁,家有9口人,上有94岁的婆婆,下有儿子、孙子,四世同堂。几十年如一日,康月玲用自己“尊老、敬老、爱幼、助幼”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这个幸福大家庭。婆婆刘改莲2017年10月突然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康月玲忍着病痛,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晚上与老人同睡一张床上,只要听到婆婆有动静,立马起身察看;老人吃饭手不能动,她就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老人行动不便常年卧床,她就在天气晴朗的时侯,肩扛手推带婆婆到院子里晒太阳、洗头发、剪指甲;老人大小便失禁,弄脏衣服被褥,她从不嫌脏嫌臭,总是小心细致地帮老人换好被褥、衣服,然后擦身洗脸,把老人整理得清清爽爽。4*,48岁,中共党员,实验小学教师,1990年师范毕业,1993年12月底结婚成家。从结婚到现在,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二十几年如一日对待公公婆婆,和姑姐的关系都特别好,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关系融洽。与婆婆公公更是从没有吵过架、翻过脸,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公公有腿疼的老毛病,骑车时腿脚远不如以前利索,她就把自己的女士弯梁自行车给了公公,并到药店买了艾条、艾灸盒,经常给他艾灸。去年公公过生日,她定了一个生日蛋糕,又做了一件上衣,公公穿着不肯脱下,下棋、遛弯的邻居老大爷们赞不绝口:“你家这儿媳还真是孝顺!你有福呀!”二十多年来,逢年过节,她都会给公婆添置新衣物,周末也会抽空去陪他们包饺子、蒸包子,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5*,51岁,家住弘农路弘光家园1号楼6单元四楼。2012年11月,丈夫不慎脑出血,全身瘫痪,行动不便,她毅然辞职,全身心在家照顾。丈夫在家康复期间,由于病情的折磨,心情时常烦躁。面对丈夫的无理责骂,她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康复按摩、学会了家居无障碍改造,同时,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咸阳康复医院、三门峡市医院、灵宝市一院、市三院奔波在求医的路上,虽身心疲惫,但看到丈夫从能进流食,到自己会独立吃饭,到手臂力量增强,能取杯子自己喝水,那一刻,她心中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乌有。6*,现年49岁,家住朱阳镇秦池村牛旺岔组。她们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还有公婆二人及公公的哥哥(大伯)和弟弟(叔叔)共四个老人,大伯和叔叔均因故终生未婚,一直同她们生活在一起。2000年9月,丈夫突遇自然灾害离世。几位老人受到情感打击,公公和婆婆先后病倒,大伯和叔叔身体也是越来越不好。彭层香除了照顾一双年幼的子女和下地干活外,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照顾老人,一个一个喂他们吃饭、喝药,给他们洗洗涮涮,辛苦劳累至极,但她却从无怨言,坚强地说:“看到老人就会想起丈夫,既然丈夫不在了,作为妻子,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替丈夫来照顾他们。”四位老人在她十余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顾下,相继安详离世,她为老人一一送终。再婚后,和现任丈夫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对现在的婆婆更是照顾有加,做饭洗衣,洗脸洗脚等,一家人生活的非常幸福。7*,现年56岁,苏村乡固水村后槽组人。1982年,20岁的任玉苹与张勤学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两人勤俭持家,相敬如宾,其乐融融。丈夫工作在外,操持家务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既要侍奉公婆,又要养育三个孩子,还要伺弄地里的农活。先后操持三个小姑相继出嫁。走进张家30多年来,她孝敬老人,婆媳关系和睦,两人从未红过一次脸。1993年11月,婆婆突患脑梗,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任玉苹日夜陪伴在婆婆身边,细心护理,直到病情好转出院。2013年10月,婆婆患心脏动脉硬化,在心脏安放了三个支架,才得以转危为安。从此之后,任玉苹更是精心的侍奉老人,帮助老人按时服药,护理的无微不至,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细心侍侯,从不厌烦。后来,任玉苹一家在市区买了新房,把婆婆接到新家共同生活,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让婆婆的生活舒舒服服。8*,48岁,西阎乡祝家营村二组人。28年来她尽职尽责的做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2010年,公公突然说话不利索,头晕、手脚不听使唤,爱人又不在家,她及时打了120,把公公送到医院,检查、拿药、输液、安置好公公,悬着的心才放下,所幸的是抢救及时,公公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度过了危险期。出院后,医生叮嘱每到换季的时候都要给公公输液。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是她独自一人骑车带公公去看病输液,一直坚持了5年。公公过世后,怕婆婆觉得孤单,她就和婆婆同吃同睡。每天嘘寒问暖、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赶集的时候给老人买衣服和吃的。丈夫长年在外跑运输,她照顾两个儿子和老人,没有一句怨言,面对别人的称赞,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职责。”9*,42岁,豫灵镇豫灵村下古组人。1996年嫁到豫灵村,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二老体弱多病,姚学英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婆婆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丈夫工作忙,伺候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公公手术后坐上了轮椅,一坐就是八年,姚学英坚持无微不至地照料。公公去世后,婆婆的思想一时转不过来,姚学英就买吃的,买衣服,像哄小孩似的哄着她。2018年,婆婆被撞摔了一跤,导致腿部骨折。在住院治疗期间,姚学英一个人在婆婆的病榻前守候了整整四天四夜,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跑前忙后。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探望,伸出援助之手,镇、村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她都积极参加。10*, 37岁,尹庄镇娄下村三组人。生活中的张晓丹和婆婆更像是母女一样,从没有红过脸,吵过嘴。她经常为公婆购买衣物,外出学习回来时总少不了带点东西。她常对公婆说,年纪大了,身体健康要摆在第一位,所以她会定期带公婆去医院检查身体,节假日陪老人聊天。有一次,婆婆病了,家务活就落到了晓丹的肩上。作为市三院的一名护士长,在单位既操心着全科室的病人护理、护士姐妹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回到家里,又要给婆婆做饭,扎针输液,整整一个月,她瘦了6斤。但是,她没有叫一声苦,没有喊一声累,总是满脸含笑地安慰着婆婆:“妈,你的病是小病,输输液就好了,我跟孩子还需要您招呼呢。”11*,54岁,涧西区西华村九组人。2008年,母亲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晚上离不开人。他白天工作养家糊口,晚上在母亲跟前照顾。2014年,父亲不幸患了肺气肿,在市区医院住院,他每天都细心照料,洗脸、洗脚、修剪指甲。治病期间,父亲气色一天不如一天,不想吃饭,他想方设法改善饮食,把青菜剁碎和大米熬成粥,给父亲慢慢喂。他白天黑夜守护在父亲病房,一直到父亲去世。父亲病逝后,他平时不管多忙都要抽空和母亲唠唠家常,陪她说说话。母亲身体不方便,每次洗澡离不开两个人,他和妻子一块给母亲洗澡搓背。母亲便秘,药物只能缓解一部分,他就戴着手套用手帮母亲解决,从来没说过什么怨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12*,56岁,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为使母亲安度晚年,他利用并不宽裕的周末时间带母亲爬华山。母亲因为膝关节疼痛,走路费劲。他就立即买了副拐杖,时而扶着、时而搀着,时而背着母亲。虽然很累,但母亲开心的笑容让他明白,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享受,更是精神愉快。几个子女为母亲置换了最好、最贵的关节,母亲的双腿不再疼痛了,但她的冠心病合并心衰仍然时而发生。每天下午下班他都会去看望母亲。有一年准备职称晋升,年迈的母亲因为感冒演变成肺炎哮喘,他白天上班,晚上陪护,利用其它时间看书学习,成功的晋升了高级职称。母亲酷爱看戏,他不管刮风下雨,接送如一。他还不时组织家庭聚会,利用休息时间,开车陪父母旅游,带他们到天安门看升国旗,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换父母晚年的安康快乐。13*,46岁,西阎乡常闫村三组村民。他不仅是干农活的好手,而且还很有经济头脑,和妻子赶集做起了卖服装的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每次赶集回家,都不忘给爷爷奶奶母亲孩子买爱吃的零食。2003年,奶奶去世,对爷爷打击非常大,身体大不如从前,经常感冒发烧。爷爷住院时,白天由母亲照顾,晚上他就陪护在床边,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爷爷骨盆摔裂,因年纪大不宜做手术,只能在家静养。在爷爷卧床不起的一年里,他对爷爷的伺侯更上心,夏天怕爷爷热,给爷爷房间装上空调,和母亲妻子轮流给爷爷端饭,给爷爷洗手、洗脚、剪指甲,及时给爷爷换衣服、翻身,直到爷爷2010年10月去世,他都形影不离。2013年,母亲又患了急性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他把母亲送到福寿堂做了手术。近年来,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他夫妇二人带母亲到西安、南京、上海等地旅游,母亲的心情好了,也大开了眼界。14*,48岁,是阳平镇程村管理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5年前,母亲闫菊玲因股骨头受伤,失去行动能力,他决定每天带着母亲上班。86岁的母亲牙口不好,他给她蒸鸡蛋、熬粥,然后喂母亲吃早饭。等一切收拾好后,带着母亲去远在40公里外的单位上班。他给母亲戴上毛线帽,系上丝巾,拿着便携坐便器,推着母亲下楼到车前,把母亲抱上车,再系好安全带,盖上小毛毯,把轮椅收进后备箱。平时遇到工作忙时,或者天气不好时,他和母亲就会在办公室住下。问到他为什么不请人照顾老人时,他说自己离不开母亲,母亲也离不开他,母亲在身边自己才放心。二姐偶尔帮他照看,但晚上他一定会把母亲接回自己身边。屈赞斌说:“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姐姐说我三岁才会说话。但父母没有放弃,四处带我看病。现在,她老了,也是报答的时候了。”15*,45岁,苏村乡周峪村人。他上有九十出头的爷爷,父母、岳父母也均已年过七十。他给爷爷端饭、提鞋那是家常,为其洗脚、倒便盆也是屡见不鲜。每次从城里办事回村,无论是爷爷爱吃的羊肉糊卜还是冰糖、山楂片,他总能记在心里,拿在手上,亲自送到爷爷嘴边。岳父四年前突发心梗,他雇车跟到了西京医院,一直伺候到手术过后三天才回灵宝。在舅舅去世前三个月,孙增科还专门请姑家表弟开着车拉着舅舅在灵宝区域的公园、景区足足游览了一天。二姨两年前突发肺癌,腹部充血,他连夜高价雇了出租车和表弟把病人送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紧急抢救。因为姨家经济十分困难,能拿出的医药费非常有限,为此,孙增科不惜贷款也要为姨看病。16*,今年56岁,阳平镇乔营村4组村民,中共党员。去年8月份,母亲不慎摔倒,腿部受伤,手术后一直在家休养。元宵节,市区有社火表演,很热闹,王天军决定带母亲出去转转,便雇车从乔营村把母亲拉到市区看社火。从富士路下车后,王天军看到社火表演现场围观群众多,为了让母亲更好地看到社火表演,就背着母亲一路走一路看。“男子背母看社火”的图片被路人拍摄后,被各级媒体和网友疯狂转发,大家纷纷称赞男子“正能量”“有爱”。当得知自己背母亲看社火的事“火”了,王天军说:“作为一名村主任,平日里工作很忙,一直都是妻子照顾老母亲。现在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以后我要帮助妻子一起照顾母亲,多陪陪母亲,减轻妻子的负担,共同把老人照顾好。”17*,现年47岁,故县镇六口村一组人。他的母亲郭勤样68岁,一次与人争执生气,留下了精神失常的后遗症,总是哭哭笑笑,自言自语,经常向外乱跑,有时一走,就是好多天。经历多次艰难的寻母之路后,他更加疼爱母亲,珍惜亲情,和妻子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着患病母亲。2015年的一天,母亲意外摔断了腿,他和妻子及时把母亲送到医院,从亲朋好友处借了一万多元,第一时间做了手术。他和爱人许引焕天天坚持给老人端屎端尿、洗脸擦身、喂饭喂药,考虑到母亲牙齿不好,还经常迎合老人的口味把食物煮得很烂,耐心地喂给母亲。由于精心伺候,母亲卧床五年多,身上不但没长褥疮,身体还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现在又能缓步行走了。自己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母亲健康地生活,他的心里感到很欣慰。18*,45岁,川口乡赵家沟村人。“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这是杨雪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恪守孝道,侍奉双亲,数十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父母,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困苦却温情的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2010年初,父亲不慎骨折,出院后一条腿失去行走能力,又因疾病缠身,最终瘫痪在床。而母亲于2011年突发脑梗,也瘫痪了,这几年病情不断加重,生活不能自理,老年痴呆,吞咽功能彻底丧失,只能靠喂流食维持生命。杨雪峰给父母喂饭喂药,倒屎倒尿,随时换洗被褥,翻身擦药,洗脸洗脚,揉腿捶背,数十年如一日,没有一丝怨言。他宁可自己辛苦,也要让老人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生活。1*,男,现年36岁,朱阳镇朱阳村西寨组人,系朱阳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2016年12月17日早上,杨晓辉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在市区住院。杨晓辉与母亲日夜陪护。因父亲气管堵塞,呼吸不畅通,紧接着又做了气管切开术,仅靠胃管流食维持。当时临近学生期末考试,为不耽误教学工作,又考虑母亲年龄较大身体吃不消,他就白天在校上课,晚上驱车30余公里去医院照顾父亲,次日早上再返回朱阳上班。经过长达3个月的治疗和他的精心照料,父亲终于清醒过来,但是左半躯体瘫痪。他平时除了上班外,还要照顾七岁的儿子,吃饭、睡觉、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等,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2017年5月份,父亲出院回家进行中药治疗。为父亲抓药、熬药、喂药等等,他都亲力亲为,虽然繁琐辛苦,但他毫无怨言,不言放弃,一如既往地尽心尽力照顾。20*,焦村镇马村村6组村民,共产党员,现年80岁。母亲王小蒜1916年6月6日出生,现年102岁。五年前一次意外,老人不慎摔倒,导致左下肢股骨头骨折,去市一院和中医院均因为年龄太大,不能手术,在家给予固定,卧床休息,慢慢恢复。由于老母亲不停活动,虽然骨折愈合了,但是下肢却长畸形了,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无论盛夏寒冬,他时刻照顾母亲的吃喝拉撒,一日三餐,总是跪在床边,一勺一勺耐心给母亲喂到嘴中,由于母亲牙齿在年轻的时候全部脱落,吃饭完全是靠牙床来咀嚼食物,所以就把饭菜煮的很烂、很软,方便老人食用。由于他的精心照顾,一个百岁老人卧床五年之久,全身竟没有长褥疮,房间也打扫得非常干净,没有异味,邻居都夸他是大孝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