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半期模拟试卷》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9569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半期模拟试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科学半期模拟试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科学半期模拟试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一个生态瓶,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一、填空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阳光)、(土壤)。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草)兔鹰 、草兔蛇(鹰 ) 、草蝗虫(鸟) 、草蝗虫( 鸟)鹰 、(草)鸟蛇 、草鸟蛇(鹰),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二、连线题,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香蕉树 叶子成叶刺 温带 松树 叶子阔大 沙漠 仙人掌 叶子成针形 热带 白杨树 果实甘甜 北方 橘子树 树干高大 南方,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候鸟(如大雁) 生活在有水的地方 青蛙 迁徙 企鹅 冬眠 猫、狗、狼 身体的脂肪很厚 天鹅 脱毛 3、自然保护区。 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 红树林保护区,三、简答,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 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 兔子减少:大量捕杀、破坏草场、 环境污染、草场面积减少 老鹰减少:砍伐森林、大量捕猎、 破坏环境、食物被捕杀 草减少:过度放牧、开荒种地、 破坏植被,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保护草原,合理放牧。,四、制作生态瓶:,1、需要准备的材料:塑料瓶、水、水草、小鱼、泥土或沙子等。 2、制作过程: 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油桶,清洗 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得沙,再 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在桶里种上几颗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五、实验分析,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五、实验分析,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五、实验分析,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六、实验设计:,1、种子发芽实验(一)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 实验方法: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再往其中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干燥。再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2、绿豆芽的生长条件 实验名称: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 实验方法: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中,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 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3、实验名称: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 实验过程: 找一个长方形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4、改变生态瓶的环境(一) 实验名称: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改变非生物环境) 实验材料:制作好的生态瓶、水槽。 实验过程: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的数量不变,仔细观察,记录下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 实验现象: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实验结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第二单元 光,一、填空,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 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 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 (温暖)。 9、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2、(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18、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19、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20、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1、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2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二、举例。,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汽车反光镜 医生带的额镜 照明灯上的灯罩 教师的墙壁涂成白色 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潜望镜 万花筒 观景箱 3、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放大镜 望远镜 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三、简答: 1、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一面?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2、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3、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四、实验设计:,1、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 实验过程: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 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屏,光斑,实验:光线怎样传播的。,排成一行,屏,没有光斑,结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错位排列,2、设计实验验证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实验名称: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镜子数面、温度计数个 实验过程: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光的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比较两次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