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及其防控.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79503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禽流感及其防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禽流感及其防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禽流感及其防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禽流感及其防控,一、有关流感发生的基本观点,1野生候鸟(主要是水禽)是人、禽、其他哺乳动物流感病毒的保毒宿主。 2野生水禽带带而不发病,和人、禽形成自然隔离状态;禽流感病毒随其生活环境而散播。 3流感病毒除A、B、C型对不同物种感染力不同,不同物种对同型流感病毒也存在种间隔离(细胞受体不同)。,4同一型中不同亚型(HA)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性,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属于H5、H7亚型。 5猪是人、禽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因为猪具备人、禽流感病毒的细胞受体,容易形成基因重组。 6家鸭可带毒而不致病(或许家养水禽) 7一旦发病经常存在开始致病力尚弱的毒株,渐变为高致病性毒株。,二、近期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特点,1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频率加快,次数增多,范围扩大。,2感染宿主多样化:20科,88种 3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特点 (1)水禽发病,其最早发现始于水禽 (2)传播方式的不同,H5N1传播可能方式 ? 野生水禽 鹅 鸡 鸭 一般传播方式 家养水禽 家养水禽(不发病) 野生水禽 鸡,(3)感染宿主多样化:鹅、鸭、鸡、猫、虎、猪、人、(鼠、犬等)。H5N1毒株的变异对哺乳动物尤其是小鼠的致病性逐渐加强。,各毒株感染后小鼠死亡情况及MLD50,三、最近关于禽流感发生的寻源研究认识,1H5N1型: (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96广东鹅源毒株是HA的源头。97香港鸡毒株是NA的源头。 (2)H5N1亚型的起因和水源污染有关,或许这是家养水禽发病导致种间突破的根本原因。(个人观点),2H9N2亚型: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大面积发生不是来自同一毒源。 3禽流感的发生与候鸟迁徒有关。 4不同野生禽类宿主分离到的H5N1对鸡的致病作用(2000年后),不同宿主AIV特征,四、禽流感的防控,(一)诊断 1指示性诊断指标: (1)目的:制定可供建立初步诊断的指示性诊断指标,以便快速反应,及时采取防控、扑灭措施,免于因时间延误而形成的禽流感传播危害。,(2)技术路线 实验室感染试验的临床观察 大群发病禽的临床观察 选择经鉴定过的标准毒 经实验室诊断确诊 (血清学、病毒分离鉴定) SPF鸡 有不同抗体的鸡、鸭 免疫禽群 未免疫禽群 得出共有的指示性诊断指标 免疫群体 未免疫群体,2指标,(1)H5亚型的指示性诊断指标 未免疫禽群: 突发、急剧的倍数增长的死亡;萎顿,鸡冠发绀的鸡只出现后很快死亡;早期病死鸡以全身性出血性变化为主,免疫鸡群 鸡群中出现萎顿,鸡冠发绀,趾部角质变红趋向的鸡只很快死亡,并延续数天,可见肿头及流泪。 死亡鸡和营养好坏无关 病死鸡肝脏变化为主,呈现偏淡的多色彩、质脆,腺胃乳头出血常见。检查HI抗体可见群体抗体水平参考不齐。,未免疫鸭:沉郁、明显的神经症状,头颈扭曲、抽搐、瘫痪,临床症状出现后死亡急速上升,死亡率30-100%。种鸭初期采食下降,产蛋下降可达10-90%。 免疫鸭:商品鸭发病日期在20日龄以后,神经症状和死亡明显。种鸡产蛋下降30-60%,很少死亡。,(2)H9亚型的指示性诊断指标 未免疫鸡群 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并具明显传染性,产蛋鸡的产蛋下降幅度10-80%不等,7-10天出现缓解。 剖检见喉头及上1/3气管潮红,出血,有粘液,胸腔入口支气管分叉处粘膜潮红充血,卵泡表面呈红、紫色,输卵管及中部多见粘稠透明或乳白色粘液。,免疫鸡群 呼吸道症状呈快速传播,在一个隔离群体内占有一定比例。 产蛋鸡产蛋下降2-15%不等。 剖检变化和未免疫鸡无本质分别,只是变化稍轻微。 商品肉鸡在25-30天出现呼吸道症状,随后一直延续至出栏。,(3)可借助HI血清学快速协助诊断 未免疫鸡群出现HI抗体阳性样本和免疫鸡群出现有HI抗体滴度212的一定量样本就可确诊。,3实验室诊断,(1)HI试验的应用及问题 疫苗正常反应:多次免疫HI抗体211 H9亚型一次免疫可达28 H5亚型一次免疫多为24-6 H9亚型HI检测时212有诊断意义 H5亚型在免疫鸡群发病怀疑时间隔21天,两次抗体检测上升22有参考价值,HI诊断中的问题 a. 诊断试剂不纯 b. 不同来源抗原对同一血清可能检测结果不同 c. 关于鸭HI检测要用鸭红血球的认识 可用各种具有血凝特性禽病原的单因子血清通过交叉HI进行病毒初步鉴定,(2)AGP、Elisa的检测问题 (3)抗原检测的诊断方法:RT-PCK,荧光RT-PCR,Elisa,单抗基础上的Elisa,荧光抗体法等。 (4)病毒分离 纯度检测外源病毒检测,有限稀释、毒力测定,(二)疫苗质量跟踪结果,1H5亚型:2002年前差,2002年后基本符合要求,一次免疫可达HI抗体24-6。 2H9亚型:2003年前一直较好,一次免疫HI可达26-8,2003年底至今,联苗中H9亚型常出现抗体反应不好的现象。 3H7亚型在某些疫苗中被混入。,(三)免疫程序研究,1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种鸡与雏鸡母源抗体HI检测相差2-3个滴度 母源抗体通常可维持15天,HI保持在23 疫苗免疫效果和母源抗体高低无明显相关 2免疫抗体消长规律 良好疫苗一次免疫至少可维持有效抗体达2个月之久。 H5亚型间隔21天进行二免比一次免疫抗体上升和维持要好的多。,3HI抗体为指标的免疫保护研究 H9亚型和H5亚型在HI抗体26时有100%保护。 有效母源抗体接近消失时,即第16-20日龄,即使HI抗体已在24以下,仍有一定保护,可不发病死亡。 4免疫程序 7-10日龄一免,28-30日龄二免,开产前三免。 5在抗体监测指导下进行免疫效果的检查和免疫程序的修正。,(四)未来AIV的流行动态,观点:AIV会长期存在 高致病性AIV会呈点爆发状态,H9亚型在蛋鸡产蛋下降和肉鸡的多种疾病继发感染上会形成长期影响。 依据: AIV疫苗不得不应用,但疫苗注射不能阻止病毒隐性感染及排毒。 很难大面积扎实的做好全国甚至东南亚地区的疫苗防疫工作,一定时间内(几年)总会有敏感宿主形成点爆发。 H9亚型感染传播能力太强,现有禽舍类型是防控不住的。,(五)对禽流感的防控的认识,1政策:扑杀;扑杀结合生物安全;扑杀,疫苗注射结合生物安全。 2防疫问题:政策上的预防为主。 饲养方式使得防疫2H1开展困难。 疫苗的质量,单苗和联苗。 新疫苗的研制。 a. 抗原变异和新疫苗的研制。 b. 各种基因工程苗的研究 载体:禽痘、腺病毒、马立克 核酸疫苗:基因工程苗:(反向基因操作)有害基因的改造与敲除,人禽疫苗的整合。,3公共卫生问题 长时间的存在为禽流感向人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对哺乳动物和人的侵害的认识病毒变异有向哺乳动物传播的倾向;目前仍是“误行感染”人、禽、种间保护依然存在。 注意从事和养禽工作有关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应该开展禽流感变异和哺乳动物易感性之间的研究,4防控认识 建立在改善饲养方式基础上的地毯式的防疫。 至少全东亚地区联合行动,全部采用疫苗防护为主的防护方法。 加强申报和监测。 赔偿的必要性。 出口困难和转向熟食。 活禽市场的管理。 准备与禽流感的长期共存。,5养禽场的对策 在抗体监测基础上选好苗,做好防疫工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