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一、选择题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历史现象是()西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唐宋设政事堂明朝设内阁、厂卫制度清朝设军机处A.B.C.D.2.(xx山东烟台一模)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3.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奏章1 000多件,共3 000多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4.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5.(xx湖南岳阳一模)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6.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致富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这一现象()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使手工业产品缺乏市场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7.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出现了市镇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B.C.D.8.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9.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其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B.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C.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D.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10.(xx广东揭阳二模)思想家顾炎武主张: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B.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C.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D.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11.(xx广东潮州二模)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12.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随园诗话补遗中载:“迨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C.体现传统戏剧种类繁多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二、非选择题13.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他制度的实施来加强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此出土的汉简残卷记录了这样的内容: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摘编自居延汉简甲乙编(注:燧:最基层的哨所。公乘:爵位。直:值。)材料二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三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顺治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旗驻防各地康熙不启用与各旗有关涉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雍正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该材料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哪些领域的史料?(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4.(xx浙江文综,38)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中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之一,这影响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政府”“王室”,前者指相权,后者指皇权,按钱穆的观点,两者应该分立,但西汉的中朝制度、明代的内阁、厂卫制度和清朝军机处则是皇权直接控制行政权,与材料的观点背离,正确;唐宋的政事堂是宰相集中办公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独立性,错误。故选C项。2.B解析:中央集权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题干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并传之后世,对皇帝日常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后来皇帝干涉起居注的编撰甚至停止编撰,这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皇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C项只涉及清朝,没有反映汉朝到清朝整个发展趋势,没有完整地反映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相权,故D项错误。3.C解析:明朝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每天要处理大量奏章,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A项发生于秦朝,B项发生于汉武帝时期,D项发生于清朝初年,都与题目时间不符合。4.C解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嘉庆二十一年,英吉利使者来华,内阁奉上谕说,英吉利人反复演习礼仪,态度甚是“敬谨”,皇帝非常高兴,要求给英吉利人“原品顶戴”“沿途伴送”等待遇。从“钦此”看,这是皇帝发布的圣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清朝雍正皇帝之后,圣谕的撰写者是军机处,而非中书省、内阁或礼部,故选C项。5.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题干信息“明代”“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儒贾相通”,可知明朝出现了很多具有儒学者与商人双重身份的人,印刷术的进步对此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儒学者和商人身份的相通就体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是明朝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排除;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与“儒贾相通”不符,故D项错误。6.C解析:晋商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直接的阻碍作用,故A项错误;影响手工业品市场扩大的是中国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故B项错误;晋商致富后大兴土木,主要资金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这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正确;晋商的出现和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但此材料主要强调晋商致富后大兴土木,故D项错误。7.B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第二次商业革命”是指“明清商业革命”。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故正确;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故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时间不符,故错误;明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正确。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8.A解析:本题考查“海禁”政策。材料的关键信息包括:“道光年间”“洋奸”“洋商”“吗呫”,据此可以判断该文件是在评价“海禁”政策下从事外贸活动的商人,从文件的用语可以看出,在当时政治环境下,清政府对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持轻视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本意相反。9.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持“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家们对君主专制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进行了批判,要求限制君权,因此,“经世致用”思想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故选D项。10.C解析:题干材料顾炎武只是“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没有全面否定文人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顾炎武的绘画理论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可知他批判的是文人画写意而不写实的画风,这跟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相吻合,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没有涉及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故D项错误。11.B解析: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红楼梦以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为线索批判封建社会,人间喜剧深刻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这两部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故B项正确;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故C项错误;红楼梦为清朝曹雪芹的作品,人间喜剧反映了法国近代社会的情况,都与当代人的精神创伤无关,故D项错误。12.D解析: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徽戏,不是越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徽戏班进京,没有体现出传统剧种种类繁多,故C项错误;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形成的,材料反映的是清乾隆时期徽戏班进京,故D项正确。13.参考答案:(1)主要信息:燧名、职务、住址、姓名、身份、年龄、财产(田产)。领域:户籍管理;边防军事;官职(爵)设置;土地制度;农业生产。(2)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主要方式:分而治之;由亲贵皇子(代替原首领)主持旗务;加强监察。本质特征:君主专制强化。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的是一个军事重镇的情况,但是,涉及的内容却有很多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解答问题需从农业和军事两个方面考虑。第(2)问,“变化”的解答注意前后的比较,“影响”主要从积极的角度分析。第(3)问,首先提取时间信息顺治、康熙、雍正,抓住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回答问题。14.参考答案:(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2)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时代特征。第(1)问要求回答“政治形态”和政治黑暗的原因,侧重于政治方面。材料一中可以提取到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相关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内阁制,君主专制加强,根据这两点概括其“政治形态”;联系君主与内阁的关系,并结合材料一的信息分析其原因。第(2)问要求回答“新气象”和“老政策”,题目限定了经济领域范围。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玉米”“番薯”的信息,可概括为“高产农作物”,再联系所学的明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商业市镇兴起等,可得出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戚继光、利玛窦等信息,可知应从抗倭和中日的朝贡贸易,中西文化交流和殖民势力东来等角度来概括,再联系教材中的“海禁”政策剖析“明朝政府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