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11讲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教案 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8690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11讲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教案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11讲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教案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11讲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教案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11讲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教案 人民版考纲要求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条件(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3)理论来源(4)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深入工人运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2.诞生图示图解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及组成部分主题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相同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而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不同点是空想,无法实现是科学理论,适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可以实现的“空想性”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科学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讲史料史料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只是捣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摘自兰开夏事件导读直接信息从中可以看出,早期工人运动主要采取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间接信息在早期工人运动中,工人认为自己陷于贫困是机器和厂房造成的,而不了解其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剥削所学信息早期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因此,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以捣毁机器、焚烧厂房等形式进行,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练史料史料(xx浙江高考)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探究: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史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怎样的不足?答案虽看到了阶级对立及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与历史使命,也未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xx广东高考)“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答案B解析B项共产党宣言是工业革命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也是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与题干中“工人运动”“大工业发展”相符。四月提纲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前途、特点等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任务,故A项错误。大抗议书与人权宣言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C、D两项。2.(xx上海高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A.政府论B.共产党宣言C.乌托邦D.共同纲领答案B解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大胆预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并对未来的新制度进行大胆描述,即取代阶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项正确。3.(xx广东高考)“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依托材料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材料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本主义,“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的“若干个小排炮”即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生物进化论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故这里的“大炮”应是D项。4.共产党宣言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D.建立如欧文所说的理想王国答案B解析“现存的社会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推翻现存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答案D解析前三个备选项本身正确,但在内涵上均从属于D项。考点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条件3.进程四月提纲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告俄国公民书的发表,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4.结果5.意义主题整体把握俄国十月革命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3.“四个特点”(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讲史料史料(节选自十月革命期间颁布的革命法令)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导读史料涉及到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政权;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退出人民厌恶的战争等,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说明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练史料史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探究:任选史料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答案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xx江苏高考)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排除干扰项A项。B、D两项不属于“革命”之列,可以直接排除。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由此判断这次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故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2.(xx上海高考)“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A.列宁B.拿破仑C.彼得一世D.斯大林答案A解析彼得堡是俄国城市,拿破仑属法国,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故改变了世界面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A项。3.(xx四川高考)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xx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咨询答案1990(%)1997(%)2004(%)xx(%)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仍在反思十月革命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依然怀有大国情结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B.C.D.答案B解析四次调查中,俄罗斯人在五个方面的咨询答案各有不同,排除。从调查表来看,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经济影响的不到1/3,排除。故B项符合题意。4.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加米涅夫不同意列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的言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的论述,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选C项。5.当年,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主要客观原因是()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C.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D.一战严重地激化了俄国的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要抓住限定词“客观原因”。A、B两项表达欠妥,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相对比较落后,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不断壮大,而非最发达、最强大;C项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最佳答案为D项。技巧点拨巧用排除法解题排除法:又称归谬法、筛选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它以题干为条件,对备选项进行逐一筛选,排除那些自身表述错误的或者与题干无关的选项。错误选项,一般是用绝对的说法(如全部、所有、一直、完全等)来叙述、评价、概括、归纳,稍加鉴别就能将其排除。运用排除法,有的题目一次筛选即可成功,有的需要多次筛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它阐明了资本主义为什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3.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4.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思想来源。5.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6.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7.从革命方式看,十月革命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8.从革命阶段性看,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9.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0.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但七月流血事件表明,俄国和平夺权的方式走不通,俄国最终走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的道路。11.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热考视角视角一多元史观认识社会主义运动押题1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认识的理论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二月革命”的爆发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A解析备选项中列举的事件皆否定了“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的模式,但只有A项与材料中的“理论”要求一致,故选A项。视角二论从史出克服思维定势押题2以下对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的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时间重大历史事件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A.资本主义已经处在垄断时期B.当时已经具备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答案D解析在学习中,学生往往片面认为工人运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人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深入,由此可知工人运动的发展客观上也促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视角三从社会转型视角看社会主义文明确立押题3“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紧张过渡。”从这个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A.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新时代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D.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联系所学史实可知,应该从“现代化”即生产力的角度看待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而A、C、D三项都是从政治领域考虑的,故应该排除。视角四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理念押题4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等社会主义运动的史实开创,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模式。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答案D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故选D项。练出高分基础训练1.(xx浙江高考)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结合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处时代的有关史实可以判断,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可能成功的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所以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答案是B项。2.马克思在评价某一政权时指出,它“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对这一“政治形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农民政权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D.无产阶级专政答案D解析由“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可知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即为无产阶级专政。故选D项。3.“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法国的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德国的古典哲学答案C解析抓住关键词:“无产阶级”;“人类友谊”马恩的友谊。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A.贫穷与落后B.专制与愚昧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答案D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针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出无产阶级斗争的纲领,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5.“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这种“矛盾”最初表现为()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人们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C.沙皇统治残余势力仍然存在D.机会主义者蓄意破坏革命答案A解析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使得二月革命后的局势“不具有任何稳定性”,无产阶级要完成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历史使命,势必会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正是当时矛盾最初、最重要的表现,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矛盾“最初”的表现。6.共产党宣言中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原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与国情相结合的道理。与此理论相符的革命实践有()俄国二月革命中两大阶级联合斗争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展开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巴黎公社运动中无产阶级联合农民一起战斗A.B.C.D.答案A解析巴黎公社运动中无产阶级没有联合广大农民一起战斗,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7.“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宣告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答案D解析“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A项是二月革命的成果;B项是巴黎公社的意义;C项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的意义。8.“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B.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C.实现了俄国国家的富强D.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提及的“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主要侧重于强调其世界意义,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深化训练9.“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无法解决的矛盾。10.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B.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D.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答案B解析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主要的不同在于革命的任务、目的和性质。而选项中只有B项能体现出这一主要不同。11.“中国学者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革命是在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和激励下进行的。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大作用是启蒙,是给在探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世界观,指出了一个发展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只有启蒙作用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现成模式C.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答案D解析材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出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中国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革命道路,D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只有”和C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应排除。B项中“提供了现成模式”的说法错误,应排除。12.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A.用暴力革命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B.领导召开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成立俄国共产党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解析材料中蕴含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按照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和补充。列宁发表四月提纲,领导十月革命,在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项符合题意。13.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材料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请回答:(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3)材料二中,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答案(1)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2)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建立,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欧洲将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紧迫地提上议事日程。没有矛盾。恩格斯是实事求是地分析。(3)欧洲大陆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压迫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14.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4)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看材料出处,并联系所学知识获取准确答案,第二小问注意从材料中获取原因,特别注意对过渡特点的分析。第(2)问由材料中“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可以获取答案。第(3)问从俄国革命的进程中判断“第一次革命高潮”“新高潮”应是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4)问应联系新政权建立后的革命措施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