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7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B卷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8440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7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B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7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B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7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B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7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AB卷新人教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1.(xx课标全国,34)表1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解析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努力,故选B。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答案B2.(xx课标全国,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帮助。从题干信息,从1968年到1981年,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逐渐增多,主要是因为随着大量新兴独立国家的大量增加,贷款需求增多,故选A项。各国关税税率降低与世界银行贷款无关;贷款项目与数额的增多,无法表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C、D项错误。答案A3.(xx课标全国,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解析欧元作为欧洲统一货币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极大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项中“消除”和D项中“领导地位”均表达错误;C项题干信息无从体现。故答案为A项。答案A4.(xx课标全国,35)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显示,欧盟的旗帜出现在波兰边境线,说明波兰向欧盟开放边境线,反映的信息就是2004年欧盟东扩,波兰加入欧盟。答案为D项。答案D5.(xx课标全国,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份额比例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故A项表述不确切;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B项;两幅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无法体现D项。答案C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xx天津文综,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C.杜鲁门时期 D.肯尼迪时期解析威尔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总统,此时美国还没有确立世界金融的领导权,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经济受到打击,不具备领导世界的能力,故B项错误;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获得金融和贸易的主导地位,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故C项正确;肯尼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优势开始下滑,故D项错误。答案C2.(xx广东文综,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个国家的货币拥有与黄金比价固定的特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货币是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特殊地位,因此D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元的特殊地位”无关,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答案D3.(xx广东文综,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根据“美国”“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可以判定应该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试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自己在世界金融领域霸权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指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C。答案C4.(xx江苏单科,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 C. 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美国通过输出商品和资本,强化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正确。故C正确。答案C5.(xx安徽文综,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表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1583年 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1600年 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1651年 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7世纪中后期 三次英荷战争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1742年 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1825年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美迈克尔郝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分析出时间范围和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信息,然后回忆教材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史实即可;第(2)问,解题时要紧扣世界经济演进过程中美国优势地位确立的史实,从战后初期西欧的衰落、传统货币体系的衰落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等角度来罗列;第(3)问,首先回答“不同”,在材料一中,结合“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等信息,提炼出殖民扩张、商品输出等方式;再结合材料二中“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的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归纳出资本输出和谈判协商的方式;“启示”的作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关键要弄清楚是围绕哪个主题来谈,综合分析题意,考生可围绕“世界经济体系”来谈看法,注意答题语言要切中要害,简洁明了。答案(1)答案示例:1588年,英国击毁西班牙“无敌舰队”。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6.(xx江苏单科,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解析A项应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影响,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共同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洲联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表述正确;C项应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D项中“扫清障碍”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答案B7.(xx浙江文综,23)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解析通过材料(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其它三项的描述均是正确的描述,故答案为C。答案C8.(xx安徽文综,22)xx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D.批评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解析由材料中关键信息“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强调了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答案C9.(xx福建文综,24)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国家类型时间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8%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解析进出口依存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总值占GDP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经济内外向程度的重要指标,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类国家经济外向程度提升,可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答案B10.(xx天津文综,10)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解析观察图中的国旗,主要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即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定时的场景,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实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故选D。A、B、C三项表述与题干不吻合。答案D11.(xx北京文综,37)(节选)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解析第(2)问,注意关键时间点“16世纪”“18世纪中后期”和“二战后”,再调动所学知识,结合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角度分析。答案(2)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12.(xx四川文综,14)(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解析第(1)问,抓住时间横轴显示的五个重要时间节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这些事件在全球经济“从无序向有序”的限定项要求方面的影响,归纳阐述。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13.(xx山东文综,29)(节选)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片断三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3)据片断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解析本题以杜邦公司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第(3)问,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产品变化和扩大海外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归纳,其背景要紧扣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归纳总结。答案(3)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