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8424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3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最新考纲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思维导图考纲解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理解区域地理背景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影响,学会分析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著名侨乡,改革开放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成就(1)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2)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影响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大量劳动力,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生活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区该地区城市数量猛增,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工业化极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两个阶段的特点概括如下:(1)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考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答案D解析注意观察图像,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微专题二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主要问题(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出现水质性缺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使一些河流成了“废水池”和“垃圾池”,水污染使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2)人地矛盾加剧主要是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导致农业用地急剧减少。(3)重复建设突出城镇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缺乏合理规划,造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投资的巨大浪费。2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优化产业结构(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1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现将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归纳如下:问题表现原因对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工业发展和人口激增;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人地矛盾加剧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重复建设突出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城镇规模要适度;搞好区域规划,加强分工与合作,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协调与发展2.产业结构升级(1)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劳动力廉价、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2)产业结构升级: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减少、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增加缓慢或变化不明显。发达国家产业升级过程:发展钢铁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考向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xx江苏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xx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90xx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 C D答案1.D2.B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第1题,读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回升,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在1990年时并不占主导;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第2题,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而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只是优化的第一产业结构。3(xx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xx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填写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第(1)题,解答该题要结合图1、表以及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第(2)题,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上海,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位于沿海,故适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第(3)题,回答该题,一是要结合图2,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1、图2中的图例。第(4)题,城市群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思维建模现实问题探究题型突破方法1题型分析现实问题探究型问题是指以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的重大地理事件为背景而设计的试题,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该类题型在命题取材和设问上有以下特征:(1)素材选择突出地理性。多选择具有全局性、长效性、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素材蕴含空间地域性、逻辑规律性、人地关系性。(2)试题设计体现地理方法。现实问题只是问题的“外壳”,试题设计坚持用所学原理分析热点所蕴含的地理元素,倡导学以致用,通过题目内涵来体现地理的价值与功能。(3)素材与设问关联性强。热点材料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解答问题则需要从所给材料中发现解答的线索、条件。2技巧方法解答现实问题探究型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理解,系统把握。不必过于关注现实问题本身的直观内容,应当全面了解题目的总体背景及热点的相关方面,分析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把握其本质和规律。(2)发散思维,辩证分析。注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认清不同侧面的特点及利弊得失,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3)关注重点,有的放矢。既要对考查点全面分析,又要关注重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具体问题。(4)抓纲扣点,规范解答。热点素材只是情境展示的载体,其所考查的地理核心知识是解答的“纲”,解答时应紧扣要点,用规范的学科语言,严密的逻辑思维组织答案。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完成12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 B C D答案1.C2.A解析第1题,在工业化推进的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第2题,进入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低收入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99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为99612 195美元,高收入为12 196美元及以上。其中,中等收入标准又以3 945美元为界划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xx年我国人均GDP为4 277美元。读下图,回答34题。3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城镇化率较低,其原因是()A农民工进城不利于城镇化B工业以轻工业为主C农村剩余劳动力少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入城4工业化能够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原因最可能是()A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B矿产资源丰富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水陆交通便利D国家政策支持答案3.D4.A解析第3题,据材料分析可知,xx年我国人均GDP为4 277美元,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我国城镇化率较低,原因是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行严格限制。虽然城市的数量和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却未能成为城镇化按其固有规律正常健康发展的标志。第4题,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是因为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回答56题。5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1800xx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C属发达国家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6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答案5.C6.D解析图中横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纵坐标表示工业化水平,图中阶段(180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增长;阶段(1948xx年),随着该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而在xx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能力提升练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分别表示的产业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8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答案7.A8.C 解析第7题,依据不同年代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可判断,初期该城镇第一产业比重高,到城镇发展的较高阶段一般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第8题,就地式城市化必然是当地原有乡村转变发展为城镇,则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发展。xx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910题。9民工荒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民工荒将促使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量倒闭,东部地区进入经济萧条阶段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D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10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较为一致的是()答案9.A10.C解析第9题,民工荒致使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陷入困境,出路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10题,长三角的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工资投入所占比重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1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 B河南省C四川省 D海南省1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较快答案11.A12.D解析第11题,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12题,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3(xx广东文综)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材料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1)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2)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3)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答案(1)沿江沿海分布技术(2)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有铁路、公路经过且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周围经济腹地范围广,且临近中国最大集装箱港,市场广阔;地处海滨,环境优美;国家政策支持;临港,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多海滩,旅游资源丰富。(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构建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绿地,治理工业“三废”,防止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避免产业过于集中;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设施的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止造成海洋污染;适当保留空地,避免缺少工业发展余地;建设海防堤坝,防止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上海市的地理位置,运用已学知识评价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以及正确读图。第(1)题,从图中看出,三者在布局上的总体特征是沿江沿海分布,体现了三者都对交通运输要求较高。微电子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第(2)题,S处位于沿海,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依托上海市的辐射,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第(3)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和建设中要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门槛,防止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和地面沉降问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材料二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2)图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_地,试分析原因。(3)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xx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邻南海,海运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N地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距海近,冬季气温较高;纬度低,相对温暖(或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3)1992xx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原因:长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对外开放;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更强;经济腹地范围更大。解析第(1)题,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等方面综合评价南部沿海地理位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第(2)题,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方面分析N地比M地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第(3)题,据图描述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的变化。从政策、产业基础、科技、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