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8305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伊拉斯谟说:“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这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A教士和僧侣的腐化荒淫B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C天主教会是欧洲各国封建统治的中心D教士政治上享有特权2图中“卡诺莎之辱”从本质上反映了()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B教会向信徒榨取“什一税”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4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5“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A英诺森八世 B英王亨利八世C马丁路德 D卡尔文6下图文献产生的影响有()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时的手稿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扩展打击了天主教势力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直接确立了路德教派的合法地位A BC D7卡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体。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卡尔文主张()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B没收教会的财产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D确定公民的等级8卡尔文认为:“当我们仅从天赋方面看一个人,我们会发现他从头到脚,一无是处。如果在他身上还有一些值得赞扬的,那也来自上帝的恩赐。”由此,他要求人们 ()信仰上帝严格道德标准过节俭生活放弃自身奋斗A BC D9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罗马教皇有什么权利强行规定波希米亚农民与英格兰自由民必须用哪国语言祈祷,必须以何等精神学习耶稣的教诲,必须为自己的放纵付出多少的代价”这里的“人”最可能是()A古希腊的智者B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C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D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10卡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C人文主义思想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11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是()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 BC D12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领袖的传统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使国家的主权得到了加强A BC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16分,第15题1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出售赎罪券 火刑宗教异端 教皇为皇帝加冕材料二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材料三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材料四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的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书简纲领请回答:(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6分)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进行了宗教改革,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改革的主要主张。(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会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4分)(4)材料三和材料四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8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修事行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心。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卡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基本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8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材料二明代的婚姻礼俗主要参考朱子家礼,如:拜堂: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仪式,通常可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撒帐:拜堂后,新婚夫妇要向亲友抛洒“一把栗子一把枣”,谐取“早立子”、“多立子”的口彩。庙见:婚后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拜祠堂,这样媳妇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陈洁梅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前后欧洲在婚姻方面的主要变化。概括材料二中传统婚俗的特点。(8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6世纪中西方婚姻观念与礼俗差异的原因。(8分)答案1A2D3D4C5C6B7A8C9C10D11B12D13(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教会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2)提出“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3)关系:世俗权力应该高于神权。阶层:得到世俗封建主的支持。(4)不同:材料三仅反对教会特权,材料四不仅反对宗教神权,还反对世俗封建主的压迫,并主张用暴力手段达到目的。原因:两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主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闵采尔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14(1)马丁路德和卡尔文都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5(1)变化:由盛行禁欲主义走向婚姻自由;婚姻裁判权由教会向世俗政府转移。特点:婚礼仪式要拜天地和父母;祈盼“多子多福”(或注重传宗接代);女方在婚姻中处于从属地位(或“夫为妻纲”)。(2)原因:经济上,明代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政治上,明代宗法观念盛行;西方世俗政权摆脱了神权控制。思想上,明代主流思想深受理学与礼教的束缚;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