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等值线图的判读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750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等值线图的判读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等值线图的判读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等值线图的判读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等值线图的判读课时作业(xx南昌模拟)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题。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解析:图文所示为大陆西岸,30S以南,可推断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地下水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流向低处可推断出河流水补给地下水,为雨季,即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A、B 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可排除。D所示为枯水期,故错误。C所示地区为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受东南风控制,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控制。故C正确。答案:C(xx陕西联考)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23题。2图中断崖m的相对高度不低于()A80mB120mC150m D250m解析:分析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等高距为50m,断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叠,则其相对高度h为:(41)50h(41)50,即150mh250m。故C为正确选项。答案:C3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居民点(900 m)P与K山峰(海拔为1 250 m1 300 m之间)相对高度为350 m400 m之间,则其温差为2.1 2.4 之间。山峰比居民点气温低约2 多。故B为正确选项。答案:B(xx河南联考)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45题。4图示区域的地貌特征是()Aa处海岸陡峭Bb处海拔可能是188米Cc处不可能有河流发育Dd处可能有河流发育解析:阅读分析图示等高线可知,a处位于沿海地带且等高线密集,表明海岸陡峭。B、C、D三项均不属于对地貌特征的描述。且c处位于谷地,可能有河流发育,d处位于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故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正确。答案:A5图示区域()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B山脉为东西走向C最大高差为999米D高原与盆地交错分布解析:图示区域海拔大部分在200 m500 m之间,局部区域位于500 m以上,故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D项错误,A为正确选项。分析等高线延伸特点可知,该区域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B项错误。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低于900 m,最大高差不可能为999 m,C项错误。答案:A(xx福州质检)野外考察常用钟表确定大致方位,一般把当前地方时除以2,所得的商数刻度对准太阳,表盘上12时所对应的方向就是正北。地理兴趣小组对我省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1400时,兴趣小组在F地定位时发现太阳与P山峰正处于表盘某一刻度方向上。读图完成68题。6考察队在图示区域所行进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70米 B85米C95米 D105米解析:阅读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等高线等高距为10米,考察线路经过的最高地点海拔为(720,730),海拔最低为(640,650),经过地区的高差为(70,90)。则知,考察线路经过地区最大高差可能为85米,故B为正确选项。答案:B7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坡度最缓的路段是()A BC D解析:阅读图示分析可知,考察路线经过的地区路段大部分沿等高线行进,坡度最缓,故C为正确选项。答案:C8根据上述钟表定位法,R河流向是()A由西向东流 B由东北向西南流C由南向北流 D由西北向东南流解析:14:00时,兴趣小组在F地定位时发现太阳与P山峰正处于表盘某一刻度方向上。此时,太阳位于南偏西30,即P山峰位于南偏西30的位置上,进而可以确定图示东、西、南、北方位(如下图所示)。据等高线分布确定图示河流流向,进而可以推断河流流向大致为由西北流向东南。故D为正确选项。答案:D(xx常镇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且图中数值abcde。读图回答910题。(双选)9若甲为中心城区,则此示意图可能表示()A降水量 B人均土地面积C土地价格 D近地面气压解析:若甲为中心城区,图中数值abcde,表明城市中心区域某数值最大,由市中心向外呈递减趋势。市中心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且城市多凝结核,利于凝云致雨,A项正确。城市中心区域气温高,气压低,可知D项错误。城市中心地价高,向郊外地价呈递减趋势,C项正确。市中心区域人口较密集,人均土地面积较少,B项错误。答案:AC10若该地理要素为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则()A甲位于城市中心B甲位于城市远郊C该城市公交发展不均衡D乙处适宜布局公交场解析:若该地理要素为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表明甲地等车时间最长,甲地最可能位于城市远郊交通不便的地区,B项正确;乙地等车时间较短,交通车辆多,不适宜布局公交场,D项错误。市中心公交车辆线路多,车次多,等车时间较短,A项错误。据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等值线不均匀可知,该城市公交发展不平衡,C为正确选项。答案:BC11读我国部分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三地中,B地的河流封冻日数最长BA地河流封冻日数较同纬度其他地区短C该地总体而言是纬度越高河流封冻日数越长DA、B两地河流封冻期长短的差异,是海拔高低不同导致的解析: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知,A地河流封冻日短于140日、B地长于160日、C地介于140日与160日之间;A地等值线向北弯曲,说明该地河流的封冻期较同纬度其他地区短,这是由于它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不易受冷空气的影响;而B地位于小兴安岭的北侧,易受冷空气影响,故河流封冻期较长。答案:D下图是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千卡/厘米2年)。读图回答1213题。12是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两区域,这两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大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A纬度较低B地势较高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解析:地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地为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答案:C13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产生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度 B洋流C大气环流 D下垫面解析:A地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B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答案:C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右图,回答1415题。14图中流域内的河流流向为()A西南东北 B西北东南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15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的地段为()AS1 BS2CS3 DS4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从西南向东北,流时越来越短,说明离断面越来越近,所以流向为由西南向东北。单位时间内,流程长说明流速快;单位时间内,流程短说明流速慢。S4处单位时间内流程最短,说明流速最慢,地形最平坦。答案:14.A15.D16(xx安徽联考)根据右图“中国东部海域(1m层)2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和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东部海域(1m层)2月海水温度分布除了受纬度影响出现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之外,还受到洋流和大气环流的影响。材料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江苏、浙江、福建沿海种植业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并逐渐成为国家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漳州(福建南部)生产的蔬菜、瓜果已进入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的外向度达25%以上。(1)解释图中A、B海区等温线北凸及沿岸C海区等温线南凸的主要原因。(2)分析图示沿海地区具有城郊特色的农业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解析:该题以我国东部海域等温线分布图等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影响水温分布因素、沿海特色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认知与分析能力。(1)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海水等温线凸向高纬是受暖流影响,凸向低纬是受寒流影响;然后,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寒流、暖流水体的分布即可。(2)该题是对农业生产区位的考查,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江浙闽沿海地区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商品农业,然后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即可。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广阔的国内国外市场,便利的交通,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不断进步的农业生产、加工、冷藏保鲜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等。答案:(1)日本暖流流经台湾岛,从台湾岛东、西两侧流向A、B海区;使得这两海区的温度高于周边海区,等温线向北凸出。冬季由于西北季风的影响,在沿海地区形成由北向南的沿岸寒流,使得C海区的水温低于周边海区,等温线向南凸。(2)地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捷;靠近日本、韩国等国,沿海地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国际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土地租金相对低廉;农业生产、加工、保鲜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力充足;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对6点即可)。17(xx浙江联考)读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由C到B自然景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2)C地干旱次数较少,而且此地沼泽分布较多,试分析该地多沼泽分布的自然原因。(3)A地虽然处在湿润地区,但干旱发生次数较多,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由C到B自然景观的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问,可以从纬度位置、气温、蒸发状况、地势、冻土广布等方面分析。第(3)问,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弱。答案:(1)从沿海到内陆水分(2)C处纬度偏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3)A地处于石灰岩分布区,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暗河;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地表水容易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