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703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材料中“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不等于尧舜提出了儒家,故A项错误;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与题中“不适应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这表明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诉求,而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D项正确。【答案】D25唐太宗命高士廉以“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的原则,重新编订氏族志,“凡二百及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氏族志的编订A反映了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 B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影响C进一步压抑了世家大族势力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试题解析】材料中“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凡二百及十三姓”表明主要是官员 ,而专制皇权的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唐太宗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为此修撰氏族志,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了庶族地主,压制旧士族势力,与材料中“不须论数世以前”“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相符,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与材料中“重新编订氏族志”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6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他编著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 A助人探究儒家义理 B弘扬“致良知”的学说C促进儒佛道的融合 D压制心学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材料中“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故A项正确;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与材料中“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不符,故B项错误;朱熹强调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C项错误;四书章句集注较系统的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是儒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牌,材料中没有涉及压制心学,故D项错误。【答案】A27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在北京东安门内建立了东厂,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贴刑二员,“掌刺缉刑狱之事”。东厂的设置从本质上反映出A中央机构的进一步完备 B君主专制的强化C监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D宦官权力的扩大【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解析】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的特务机关,东厂不是常规的中央机构,与材料中“从本质上反映出”不符,故A项错误;东厂是国家特务情报机关,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只对皇帝负责,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与题中“本质上反映”相符,故B项正确;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的特务机关,东厂不是常规监察体系的完善,与材料中“从本质上反映出”不符,故C项错误;宦官权力依附于皇权,与材料中“从本质上反映出”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8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这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 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 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试题解析】“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是道光帝所派,但材料中又“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故A项正确;材料中“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表明妥协的开始,直至南京条约签订,“缓兵之计”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没有保护林则徐,与材料中“重治其罪”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是迫于军事压力而非大度,故D项错误。【答案】A29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其原则是“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也。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声称“事穷则变,安危强弱全系于斯”。该原则表明清政府A意识到政治变革对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性B对近代化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充分认识C已基本赞同维新派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D仍然没有冲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藩篱【知识点】清末新政【试题解析】“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不易者,三纲五常”表明政治变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故A项错误;“不易者,三纲五常”表明没有“充分认识”,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但“已基本赞同维新派”与材料中“不易者,三纲五常”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原则是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令甲令乙”表明与“中体西用”的思想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30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C彻底克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知识点】国民革命【试题解析】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材料中“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时国共合作尚未全面破裂,还未能正确地分析国内的基本形势,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与材料中“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相符,故B项正确;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材料中“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还未能彻底摆脱了右倾,故C项错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材料中“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31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来说,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于材料中“万隆时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材料中“万隆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与材料中外交“脚踏两只船”的成就相符,故C项正确;五大国会议是指日内瓦会议,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与材料中“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2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 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 D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知识点】罗马法【试题解析】14世纪始,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兴起,与材料中“12世纪始”“特殊的历史需要”不符,故A项错误;14世纪始,文艺复兴运动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与材料中“12世纪始”不符,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借鉴价值在于法制,与题中“代议制民主政治”不符,故C项错误;罗马法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掀起热潮,与材料中“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33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知识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试题解析】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革命发展,导致三大潮流出现,而“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故A项正确;材料中“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是指客观效果,不等于社会主义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概念混淆,故B项错误;是工业革命而非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催生与材料中“促进了”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表明社会主义兴起,历史的发展不再完全由资产阶级决定,故D项错误。【答案】A34“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 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试题解析】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革命有和平发展可能,材料中“9月,列宁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形势变化而非党的革命性质变化,故A项错误;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俄军在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发起进攻,但这次冒险失败了,故B项错误;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与材料中“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相符,故C项正确;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但这种情况只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过渡现象,七月事件后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故D项错误。【答案】C35以下是根据世界银行对美、英、法、日四个国家1965、1983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绘制的示意图。图中代表日本的是A B C D【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解析】战后,日本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日本出现“泡沫经济”,但是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居首位,故A项错误;为第二经济大国,故B项正确;不是第二经济大国,故C项错误;不是第二经济大国,故D项错误。【答案】B非选择题 共13题(含选考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13分)(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重视原因,据材料一“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据材料一“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得出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据材料一“庶民多则国势盛”得出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第二小问担忧原因,据材料一“人民众而货财寡故民争”得出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据材料一“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并生”得出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据材料一“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得出土地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工业革命导致”,结合所学分析即可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第二小问问题,据材料二“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得出,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 (3)处理,据材料一中“担忧原因”,据材料二“引发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得出,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答案】(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 担忧原因: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土地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9分,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如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移民等也可得分)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4分) (3)处理: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4分,仅答合理调整或和谐发展,只能得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12分)(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全国卷41题【试题解析】示例1:洋务企业发展特点 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187374”年到“187677”内船值数据增加得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据材料“1886”年到“1893”内船值数据减少分析得出又迅速萎缩;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从发展迅速、迅速萎缩两个角度回答,得出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得出迅速萎缩是由于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 示例2: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 第一小问信息,据材料“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学习西方逐步付诸于实践;第二小问说明,经济角度结合所学得出,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思想角度结合所学得出,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示例1:特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又迅速萎缩。(4分) 说明:迅速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4分) 迅速萎缩: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4分) 示例2:信息: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2分) 说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4分) 信息:学习西方逐步付诸于实践。(2分) 说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4分,若答出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如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等亦可。)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汉初期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因而西汉的法律制度处处体现了刑法的慎刑主义思想。其中以汉文帝当政时期的刑政最为典型,他废收孥连坐令,除诽谤妖言罪,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废除了肉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废除肉刑的国家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让刚硬的法律变得柔和,使司法裁判变得宽容,为严刑峻法增加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保护膜。而东汉时期,基本上确立了以礼为主、以法为辅的政治模式,其中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对于革除前朝苛法,缓和社会冲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沈国娣中国古代慎刑的政治思想(1)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推行慎刑改革的重要举措。(9分)(2)据材料,指出改革举措所反映出的汉代治国指导思想的变化。(6分)【知识点】汉代文景时期刑罚改革【试题解析】(1)举措,据材料中“汉文帝废收孥连坐令,除诽谤妖言罪,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废除了肉刑”得出废除苛法和肉刑,减轻刑罚,据材料中“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使司法裁判变得宽容”得出以儒家经典解释法律,使司法裁判变得宽容,据材料“东汉时期,基本上确立了以礼为主、以法为辅的政治模式”得出确立礼(德)主刑辅的政治模式。 (2)变化,据材料中“西汉初期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材料“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为严刑峻法增加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保护膜”,结合所学,得出从汉初黄老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儒家思想。【答案】(1)举措:废除苛法和肉刑,减轻刑罚;以儒家经典解释法律,使司法裁判变得宽容;确立礼(德)主刑辅的政治模式。(9分) (2)变化:从汉初黄老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外儒内法思想)。(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浪漫主义,这里指的是十八世纪晚期开始的针对渐趋衰落的启蒙运动而产生的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其主要关注点是人类经验的精神和超自然的领域,这一点也是宗教十分关注却被启蒙运动所忽视了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启蒙运动对此前的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时期所关注的东西是矫枉过正。而浪漫主义有时被视为对启蒙运动这一缺陷所作出的回应。最好把它看做是某些时尚和思想的延伸继续。在许多评论家看来,卢梭与其说是一位启蒙哲学家,不如说是第一位浪漫主义者。卢梭认为人性本善,这一观点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相左。他们满怀敌意,认为人性需要驯服和纠正。卢梭对感性的诉诸,对情感的推崇,标志着欧洲风气的又一转折。据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1)据材料,概括指出浪漫主义的基本内涵。(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浪漫主义的流行所产生的影响。(9分)【知识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试题解析】(1)内涵,据材料中“其主要关注点是人类经验的精神和超自然的领域”得出关注人类经验的精神和超自然的领域,据材料“卢梭是第一位浪漫主义者”“卢梭对感性的诉诸,对情感的推崇”得出推崇人类的情感。 (2)影响,进步性据材料中“浪漫主义有时被视为对启蒙运动这一缺陷所作出的回应”得出,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弥补了启蒙运动的缺陷,据材料“卢梭对感性的诉诸,对情感的推崇,标志着欧洲风气的又一转折” 得出促进了文化宽容内涵的发展;局限性结合所学,得出容易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甚至形成因私欲膨胀而导致的无序。【答案】(1)内涵:关注人类经验的精神和超自然的领域;推崇人类的情感。(6分) (2)进步性: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弥补了启蒙运动的缺陷;(4分)促进了文化宽容内涵的发展。(2分) 局限性:容易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甚至形成因私欲膨胀而导致的无序。(3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52年2月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拉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早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到了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盟国和莫斯科之间已经就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它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繁荣与革命19531971(1)据材料,概括指出阿登纳提高德国地位的设想及举措。(9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阿登纳的相关举措所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知识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设想及举措,据材料“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得出加入欧洲国际组织,据材料“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它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得出拥有核武器,结合所学分析即可,据材料一“波恩共和国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得出同法国合作以对抗美英,结合所学,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2)影响,据材料中“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得出有利于提高德国的政治地位,消除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据材料“这也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得出促进了欧洲的联合和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答案】(1)设想及举措:加入欧洲国际组织(欧共体);拥有核武器;同法国合作以对抗美英等。(9分) (2)影响:有利于提高德国的政治地位,消除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促进了欧洲的联合和社会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6分)48(15分)重要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华盛顿会议实际是美国在将近10月底建议召开的我很高兴收到了中国外交总长颜惠庆的私人电报,是由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博士签署的,他是外长和我的挚友。电文说颜博士想委派我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全权代表,问我是否愿意担任。第二全权代表的职务由施肇基先生担任,因为他是当时驻华盛顿公使。我立即明白了这次电询的目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在巴黎的尴尬处境。我毫不迟疑地回电,表明若需要我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拟议的会议,我将乐于从命。颜博士大可不必为席位的主次耽心,我指出施肇基博士不但是驻华盛顿公使,他从事外交事业的资历也比我老。结果外交部正式来电邀请我做中国代表团成员。总统的命令系在会议召开后公布,任命施肇基博士为首席代表,我名列第二,王宠惠博士位居第三。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虽然我对于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以及在北京的讨论几乎一无所知,能奉命承担这一使命,还是很高兴的。 顾维钧回忆录(1)据材料,指出顾维钧乐意代表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所具有的高贵品质。(9分)【知识点】近代中国的外交家【试题解析】(1)原因,据材料中“我立即明白了这次电询的目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在巴黎的尴尬处境”结合所学得出雪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之耻,据材料“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得出尽力为中国挽回权益。 (2)评述,据材料中“我毫不迟疑地回电,表明我将乐于从命”得出非常愉快地接受邀请,体现了其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品质,据材料中“颜博士大可不必为席位的主次耽心”得出不计较个人排名,体现了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据材料“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能奉命承担这一使命,还是很高兴的”得出,在艰难的环境中毅然承担重任,体现了其为国家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抗争精神。【答案】(1)原因:雪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之耻;尽力为中国挽回权益。(6分) (2)评述:非常愉快地接受邀请,体现了其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品质;不计较个人排名,体现了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在艰难的环境中毅然承担重任,体现了其为国家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抗争精神。(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