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042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论家发展了孟子的“知人论世”,使其成为交友和理解文本的一种论文的方法。B“知人论世” 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是因为它的基本原则。C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与作品联系,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的一种方法。D了解作家的生平遭际等,是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必须使用的一种阅读方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分别一正一反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B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强调对陶渊明要有全面的了解,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似写闺情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构建起文学史的框架,才能有文学常识的积累,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很可能无法理解出作者近试上张水部一诗的本意。D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曹洪蔚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被视为瓷品中的瑰宝。据传,官瓷由宋徽宗亲创。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被宋徽宗招到东京(开封)城的官瓷工艺大师们,秉承汝窑之精华,将登峰造极的汝瓷制作艺术与高洁完美的“徽宗艺术”熔为一炉,使官瓷脱颖而出。开封城有一处古玩市场,老赵家离那里不远,退休后,每周他都去那里淘宝,收藏了一些古董,有真的,也有假的。为这,老赵没少挨老婆的骂,说他把家里的那点积蓄全倒腾光了。老赵说:“存钱啥用啊?收藏点东西多好啊。保值增值,遇到急难险事,一出手,大钱就来了。”喜欢收藏古董的人往往爱交友,曰“藏友”。他们聚在一起,互赏藏品,分享乐趣,很多人成了挚友。老赵最铁的藏友是老杜,年龄比老赵大一岁,也爱逛古玩市场。每次逛完,俩人一个打酒,一个买菜,聚到一块儿喝一壶。这天又是周末,老赵在古玩市场上没有看到老杜的影子。一路打听,老赵来到老杜住的胡同,找对门牌号,却是大门紧闭。邻居告诉他,老杜前些日子得了脑溢血,让救护车给接走了。老赵听了,急忙赶到医院,一问才知道老杜还在重症监护室里,他的老伴儿正蹲在门口掉眼泪呢。老杜的老伴儿说:“这重症监护室简直是喝钱呢,一天一万多元,这都交了十几万元,老杜还没醒呢。眼看交不上钱,人家要把他转出来,大兄弟,你说可咋办呐?”老杜的老伴儿最后说,“大兄弟,你也是搞收藏的,懂行,我领你到家瞅瞅,看他存的那些东西有值钱的没。”老赵点点头说:“救人要紧,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老杜的收藏架上摆了不少东西,值钱的不多,有一件吸引了老赵的目光,是一个青瓶官瓷。老赵说:“有它,就够给老哥看病了。”第二天,老赵赶到医院,给老杜交了30万元医疗费。一周后,又交了20万元。钱跟得上,病好得也快。一个月后,老杜便康复出院。病好后,老杜还是爱去逛古玩市场,只是不能陪老赵喝酒了,就看着老赵自斟自饮。老赵喝到“小驾云”后,老杜就嗔骂他:“没见过你这样做兄弟的,趁火打劫,夺人之爱,把我的青瓶官瓷给骗走了。走着瞧吧,我这辈子拼尽余生,也要把这宝贝给赎回来。”老赵说:“能得到你这宝贝容易吗?我把房子都卖了,到现在,老婆还对我爱答不理的呢。”老杜说:“该,谁让你爱宝如命。”又是个周末。老杜在古玩市场逛了一个来回还是没等到老赵。正纳闷,忽听人说宋门里出了车祸,一个老头被人撞了,挺厉害的。老杜一听,拔腿就往宋门里赶。一看,果然是老赵。随着救护车,老杜陪老赵去了医院。老赵伤得很重,直接进了重症病房。他老婆赶来后,一听这情况,当时就瘫下去,说家里刚刚卖了房子,存折上也就剩几千元,还要交房租。老赵这是作死呢,没人救得了他。老杜听完,对她说:“嫂子,您放心,我能救老赵。您家不是收藏有一件青瓶官瓷吗?卖了它,就够了。”老杜把那件青瓶官瓷拿走了。第二天,老杜赶到医院,给老赵交了30万元医疗费。一周后,又交了20万元。钱跟得上,伤好得也快。一个月后,老赵便康复出院了。出院后,老赵还是爱去逛古玩市场,还能碰到老杜,只是俩人都不再喝酒了,就聚在一起抽烟、闲谈。老赵说:“真是造化弄人,你的官瓷宝贝在我手里还没暖热呢,就又被你夺了回去。”老杜说:“兄弟,夺回这宝可不易呀。我也卖了房子。”说着说着,老哥俩都哭了。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个青瓶官瓷是假的,也就值三五百元。老哥俩流泪,是被一些真的东西感动着。 (选自开封日报,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赵和老杜明明知道青瓶官瓷是赝品,依然要倾家荡产从对方手里买过来,是因为他们对于收藏的痴迷和彼此的情谊。B.小说中的老赵和老杜开始时一同喝酒,后来老杜看老赵自斟自饮,最后两人均不饮酒,这种变化暗示着两个人的关系。C.小说主要通过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和次要人物的侧面衬托,刻画并表现出老赵和老杜两人的人物性格。D.老赵和老杜两位藏友因收藏而相识相交,他们不仅有相同的爱好,而且有相同的品格,都固守着珍贵的人性的美好。5、 小说最后一段如果删掉,小说的主旨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6、小说以“官瓷”为题,请简要分析“官瓷”在文中的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每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新增“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单人追逐赛中,5名(4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5人(4人)中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而节目组也会经过数据整理,在百人团中,排序找出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答题速度最快的前5名。他们将成为下一场比赛中登上舞台的5位挑战者。从百家讲坛到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被誉为“综艺清流”,而猎奇热潮一阵阵随风而逝,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书写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B站看“诗词大会”节目视频的网友,也有人被吐槽“文盲”。刘百生老师说,生活中“没文化”的例子不时跳出来刺眼。艾青去世时,两家报纸都在标题里将“大堰河”当成了一条河;而前几年,春天,某地的梨花开了,报纸用的标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此梨花却非彼梨花。现象级综艺背后的社会成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文字的膜拜心理,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现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诗,可惜最终难以塑造其“诗和远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而是因为懂得才热爱,因为理解才淡然,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选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身边的朋友纷纷反映,节目精彩的环节设置让人了解到更多诸如历史背景、出处典故等诗词本身以外的东西,并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许多教师同行都认为,节目的内容、形式以及思维的创意与创新,对于推进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历现代化的蝶变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传承要实现的是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走向小康,知识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追求也不会原地踏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与现代生活融合,才能完成“化”的过程。“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秉承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汲取时代的养料,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拘于文化的小众性,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当今社会的大众生活。“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对于传统文化的“双创”理念,从文化结构构建到文化形式、内容都进行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这是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精辟、最核心的诠释。 (选自山西日报)材料四:材料四图表是xx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数据,包括节目关注度(系列1)和市场占有率(简称市占率,系列2)两项。本数据来自酷云(KuyunEye)收视数据统计。材料五:右图是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设计的logo7、下列对“中国诗词大会”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是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被誉为“综艺清流”。B中国诗词大会既有节目的悬念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让观众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体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C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二季的收视中,节目的关注度随着场次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场和第四场的关注度较低,第十场的关注度最高。D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二季的收视中,节目的市场占有率均在8%10%之间,从第一场到第十场的变化走势和节目的关注度基本一致。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进行了相应的介绍,让读者对其节目类型、宗旨、内容、目的、比赛规则、影响等相关内容有了基本了解。B材料二从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特点和作用两个角度进行介绍,体现出节目的创意,这些特点也为所有综艺节目提供了借鉴。C材料三站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立场上,告诉读者:中华传统文化只要能够融入当今社会的大众生活,就一定能能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D材料四中的xx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节目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数据统计,可以为节目制作方带来一定的反馈作用。E材料五中的logo体现了“中国风”的特点,左侧展开的卷轴与望月的诗人共同组成“中”字,寓意观众可以参与节目进行诗词创作。9、根据材料内容,从不同角度概括并简要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意义或作用。(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一)课内知识检测(本题共3题,6分)10、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字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与佳期兮夕张(不期而遇) B捐余袂兮江中(细大不捐)C鸟何萃兮蘋中(群英荟萃) D两朝开济老臣心(济济一堂)11、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反问)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夸张)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对偶)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千载谁堪伯仲间 B吞声踯躅不敢言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此情无计可消除(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16题。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辟雍:太学名。宦寺:宦官。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B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C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D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14、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分)A字,古代男女一般成人(及冠)二十岁时取字,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B元符,年号,是为纪年而设立的名号,从明朝开始,每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C卒,是死的讳称,一般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夫死后的忌讳称呼。D谥,谥号,古人死后根据其生前行迹而给予评价的一种称号,不是所有人都有。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陈禾目光长远,有先见之明。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B陈禾不怕权贵,敢挺身而出。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C陈禾正直坚定,敢直言不讳。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D陈禾冒死进谏,不隐藏想法。他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5分)(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11分)别房太尉墓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注释】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载(757),为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谢傅:晋代名将谢安。他在征讨符坚所率百万大军时,还在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徐君:典出说苑:“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遂解剑系其冢树而去。”17、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诗歌题目中“别”交代出事件,“房太尉墓”交代出地点,整体上交代了写此诗的目的是致哀亡友。B诗人虽然公事在身,行色匆匆,但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哀悼亡友,可见两人之间情谊深厚。C“无干土”的缘由是“近泪”,房太尉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以至土都湿了,写出悼亡之人多。D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天低云断,空气里都带着愁惨之感,使人寂寥哀伤。E对棋、把剑两句运用典故,一文一武形成对比,又照应前两联,道出痛悼的原因,布局严谨紧密。18、诗歌的尾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9题。(3分)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9、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0分)20、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1)屈原湘夫人中“_,_”描绘出广阔而雄浑的秋景图,从而渲染意境氛围,并开创“悲秋”情结。(2)杜甫蜀相中“_,_”写出诸葛亮功业未就而身死,让英雄人物悲痛不已。(3)杜甫蜀相中“_,_”写出草色青青,鸟鸣动听,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4)陆游在书愤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年华逝去,空自期许却无法施展抱负的两句是:_,_。(5)陆游书愤中“_,_”写出诗人早年充满豪情壮志,不知世事艰难。三、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6分)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董卿在采访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以跪地的身姿,附耳提问,专注倾听。这一幕,就是对尊敬师长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最生动鲜活的言传身教。 随着战狼2的大火,她迎来了一个前途无量的未来!十年后从好莱坞再次回到国内发展,这次的迅速走红对卢靖姗来说是众擎易举。白鹿原系陈忠实的代表作。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已发行逾200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评论界认为这是一部不赞一词的作品。 孔子的弟子颜回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一个贤者,他虽然过着别人不堪其忧的数米而炊的日子,但却能身处其中,不改其乐。 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里的雕塑形态各异,美轮美奂,有吹萨克斯的乐手,有霸气外漏的恐龙吸引了众多游客欣赏拍照,其中更蕴含着雕塑家运斤成风的高超技艺。A B C D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根据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家平台日接单量达xx万份。按照每单消耗3个塑料餐盒估算,外卖平台日消耗塑料制品超过6000余万个。B作为一种新突显的社会现象,校园欺凌与暴力的防治难点在于,它溢出了现有的制度与法律边界,若不对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难免力有不逮。C让老年人群体拥有更为多元化的生活,既需要公共投入、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持续跟进,也需要商业及时嗅到“商机”并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D秉持以互利共赢为理念,着力发挥互补优势,金砖国家一定能汇聚成更大的合力,不仅更好地惠及五国人民,也必将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更大的力量。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A我是传媒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日前惠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B老赵的雕塑获得了国际大奖,好友纷纷到他家里道喜。面对一片啧啧称道,老赵连说“过奖,过奖!”C听说母校今年要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我一定会拨冗前往,再次感受团的温暖。D这次事件,我有一定的责任,平日只顾忙工作,对令嫒失于管教,给学校抹黑了,还请校方多多包涵。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7年8月25日,成都突降暴雨,当地某所职校的教师为了不让没带伞的学生们冒雨赶回宿舍,一个挨着一个为学生撑起雨伞,上百名教师从教学楼一直连到宿舍楼门口,以“人墙”的形式为学生们搭起了一条风雨廊桥。这道“人墙”一经报道,便引起了极大关注。有人表示“感人”并“点赞”,也有人认为这样做未必是好事。你如何看待这件事?请以“我看人墙”为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1、C【A.交友是孟子的观点,文论家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了一种理解文本的方法。而且,“交友”不是论文的方法。B.因果不当,原文表述只是陈述内容,并没有构成因果关系。D.“必须使用”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B【假设论证错误,而且“读者很少”错,应该是“不能解读的诗歌很少”。】3、A【必要条件错误,原文说“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4、A【A“对于收藏的痴迷”错误。】5、发生了变化。(1分)最后一段保留,小说表现的是两个“藏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人性的美好。(2分)删掉最后一段,小说则讽刺两个人为了藏品落井下石,趁人之危,是人性的丑陋。(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6、“官瓷”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官瓷”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载体,通过两人对官瓷的态度,塑造了两人重义轻财(重情重义)的形象;(2分)“官瓷”是表现文章主旨的物象,围绕官瓷展开的故事,表现了两人患难中的真情(人性的美好)。(2分)【围绕情节、人物、主旨三个角度回答,意思对即可得分。如果答出“官瓷作为题目,总领全文,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可得2分。】7、D【第九场和第十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10%。】8、A、D【B.为所有综艺节目提供了借鉴,原文无据,说法绝对;C.只要能够融入当今社会的大众生活,就一定能能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说法错误,原文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E进行诗词创作,观点错误,节目目的是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9、观众角度:可以提升素养。观众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1分);教育角度: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借助契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改变现状,推进当前语文教学改革。(1分)文化角度:传承中华文化。节目的特点体现出创意和创新,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借鉴。(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10、D【A.期:约定;B.捐:丢弃;C.聚集;D.扶助/人多】11、C【A.设问;B.比喻;D.用典】12、C【A.千载:千年;B.踯躅:徘徊不前;C.成人/筹备成功、有根据;D.消除:除去】13、A【运用排除法,注意人物和地点。】14、A【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15、D【迫使皇上表面同意其意见,以致第二天皇帝趁势将他贬谪,说法错误,撕破衣服,皇帝认为他是正直之人,并没有导致第二天趁势将他贬谪。】16、(1)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判断句、“陟”“奈何”“与”各1分,大意1分】(2)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回到朝廷后就诬陷他。【“适”“道”“谒”“谮”各1分,大意1分】译文:陈禾,字秀实,明州郭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升任左正言,不久授职给事中。当时童贯的权势越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御史中丞卢航跟他们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相同。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我所忧虑的,不只是黄经臣,这条路一开通,类似的进用者就会多起来,国家的祸患,就不可遏止,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头颅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第二天,童贯等人一个接一个地上前陈告,说国家非常太平,怎么能说这不吉利的话。卢航上奏说陈禾狂妄,把他贬为信州监酒,遇到赦免,陈禾得以自由地回到乡里。当初,陈灌从岭外归来,住在鄞县,和陈禾相互友好,派遣他的儿子陈正汇跟从陈禾学习。后来陈正汇揭发蔡京的罪行,被押送到朝廷,陈灌也被逮捕,黄经臣审理他们的案子,用檄文征召陈禾到案取证,陈禾回答说事情确实有的,罪行不敢逃避。有人说他回答失当,陈禾说:“祸福死生,都是命啊,怎么可以用逃避一死来换得个不义的名声呢?希望能够分担贤者的罪名。”于是陈禾因为被诬陷为陈灌的同党而罢免官职。遇到赦免,陈禾又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王黼刚刚执掌大权,陈禾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他极力辞职,于是改任他为汝州知州。他辞职更加坚决,说:“宁可饿死(也不接受任命)。”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陈禾的哥哥陈秉当时担任寿春府教授,陈禾就到官邸侍奉兄长。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了,回到朝廷后就说坏话诬陷陈禾,皇上说:“此人向来如此,你不能容忍吗?”过了很久,朝廷才又起用陈禾担任舒州知州,任命刚下达他就去世了,追赠他为中大夫,谥号为文介。17、C、E【C悼亡人之多,理解错误,此句是写诗人内心哀痛,泪如雨下,落在地上,使周围的土都湿了,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情谊之深,同时从首联“孤坟”也可看出房太尉死后凄凉之情状。E对比错误,两句连用典故,诗人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诗人以季子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并没有形成对比。】18、以景结情,寓情于景。(2分)尾联描绘出幽静肃穆的景象:只看见林花纷纷落下,只听见莺啼送客之声,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引人联想: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亦似哀乐阵阵。(2分)渲染出凄凉孤独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哀伤。(2分)【1点2分,共3点,意思对即可得分。】19、诗眼是“愁”。(1分)一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平地上的水流向四面八方,比喻人的命运因门第不同而分高低贵贱;三四句表面说不要行时叹,坐时愁,但深层却是内心的愁苦与不平之气;后四句写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但愁总是萦绕心间,不敢言更添愁。(2分)【诗眼1分,分析2分;如果诗眼答“命”,也可得分。分析不要求全面,意思对即可得分。】20、(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空1分,多字、少字、错字均不给分,共10分。】21、C【言传身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使用正确。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对象错误。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很好;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数米而炊:做用不着做的琐碎小事,后指人吝啬或生活困窘。老骥伏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对象错误。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美好漂亮。使用错误。】22、B【A.成分赘余,根据与显示,去掉一个;超过6000万个,去掉“余”;C.成分残缺,并提供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D.句式杂糅,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以互利共赢为理念,二者取其一。】23、B【A惠顾是敬辞;C拨冗是敬辞;D令嫒是对方的女儿,应该改为“小女”。】24、作文材料分析:这是一则时事热点作文材料,也是驱动型作文材料,既要把握作文材料所述事件的核心:老师为学生遮雨,搭起人墙。同时还要注意要求中的副标题。写作时,对这件事持认可、不认可或辩证看待的态度均可,关键在于思考的理由和切入的角度。角度选择主要是认可、不认可或辩证分析。认可的角度选择可以围绕“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美与爱”“道德正能量”等方面;不认可的角度选择可以围绕“过度保护”“成长需要经历风雨”等方面。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都属于符合题意。具体阅卷参照高考阅卷标准等级:基础等级40分内容20分一等(20 16)二等(15 10)三等(10 6)四等(5 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0分一等(20 16)二等(15 11)三等(10 -6)四等(5 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发展等级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