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V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6984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VI)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1分)(1) ,膏之沃者其光晔。(2) ,人间哪得几回闻。(3)衣带渐宽终不悔, 。(4)先天下之忧而忧, 。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烈士暮年, 。(曹操 )(7)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8)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月夜美景的句子: ,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 )细的脉络,嫩( )芽,我以y( )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su( )的摆舞。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B、我们是朋友,遇到这种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C相声小品的发展趋势也一样,数量越多,质量越差强人意。 D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将瞻瞻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xx多件。5、把下列表序号的句子接续在横线处,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填序号)(2分)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_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6、名著阅读。(5分)(1)下面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B.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C.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她美丽动人,容易亲近,但后来变得自私自利。(2)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3分)我先把烟叶放在嘴里嚼,一会儿,我的头便晕起来。因为,烟叶还是半青的,味道很凶,而我又没有吃烟的习惯。最后,又把一些烟叶放在炭盆里烧,并把鼻子凑上去问烟叶烧烤出来的味道,尽可能忍受烟熏的气味语段中的“我”指 ;他采取嚼烟叶、 、闻烟叶烧烤的味道等三种方法,是为了 。7、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3分)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品对联】(2)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答出两点即可)(3分) 【言心声】(3)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3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8题。(6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些小: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8、(1)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2分)答: (2)结合最后一句,说说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9-12 题。(17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即戎,指参军。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7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既克 : 公将驰之:_ 百姓始稍稍复集: 命鼓行而进: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述卫侯悔过之意A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C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D小大之狱(曹刿论战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 卫 懿 公 欲 载 鹤 出 游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分)_ (2) 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2分)_ 12、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2分)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近日,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发微博抱怨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礼仪,点名批评北京一所小学该校学生随地乱扔垃圾。该条微博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被点名的小学公开道歉。这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镜像,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社会秩序的投射,公共场所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公德教育的学校。比如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飞机上有一个孩子尿急难忍,由于飞机临近降落,厕所关闭,家长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让其方便,招致网友一片指责。公德规范的问题不能置换为道德滑坡,梁启超说:“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有“私德”而无“公德”,才是问题所在。可能在多年以后,对于闹出风波的孩子们来说,早已不记得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但这场公德教育课是不会忘记的。公德教育没有比公共场所更好的学校了,公共场所是孩子们体会群己边界最直观的场合。试想我们置换场合,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乱丢垃圾,可能是一个“不讲卫生”的私德评价;孩子随地方便,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可见,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解决好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落实公德教育,法律法规要找到可操作的落脚点,个人的道德约束要找到可以契合的标准,让公德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成为更具有界定与实践意义的行为标准。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 (选自2016年5月10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答: 14、文章第2段写家长在飞机上让孩子当众方便的事有什么作用?(2分)答: 15、为什么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4分)答: 16、根据文字内容,请简要概括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措施。(3分)答: (四)阅读李汉荣文章又见南山,完成17-20题。(20分)(1)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次于毛主席),让我无限痴迷,无限崇敬。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忽然书页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 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2)后来,我逃跑般地离开了山。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莽原和思想的大海。(3)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老婆呀,儿子呀,房子呀,哥们儿呀,见闻呀,已经到来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4)可是,闭起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虚。(5)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说到底,人也是一封信,城市在我们身上盖满各种各样的邮戳,却找不到投寄的地方。(6)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身上邮戳重叠着邮戳,地址重叠着地址,日期重叠着日期,但是这封信却无处投递,就这样在模糊的邮路飘来荡去,直至失踪?(7)这时候我已经回到当年的小城,这时候我忽然看见我早年逃离的山南山。(8)它依然凝重,依然苍蓝,依然无言,不错,还是我祖先般的南山。(9)但是,我心里很深的地方却被它触动了,被它闪电般照亮了。(10)我何以感到认真走过的岁月却是空荡荡的虚?我何以成为一封无处投递的死信?是因为我遗忘了你吗,南山?(11)这么多年,我真的像遗忘一堆石头一样遗忘了你吗,南山?(12)而你依旧站在你地老天荒的沉默里,站在你崇高的孤独里。(13)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14)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5)我好像明白了,我当初那么认真地出走,只是为了更深刻地返回,是这样吗,南山?(16)我们在命运里走来走去,最终却回到出发的地方,并且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是这样吗,南山?(17)一封盖满邮戳的信终于找到了投递的地址,它正在到达,它将被阅读,它同时也阅读它的阅读者,阅读一个伟大的旧址南山。(18)去而复返,又见南山,我第一次真正看见南山。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本文略有删改)17、不同时期的“我”对南山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1)小时候: 。(2)后来: 。(3)辗转城市多年后: 。18、作者在第段中问“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的原因。(4分)答: 1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的句子。(4分) 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答: 20、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三、想像与写作(60分)21、香,有花草之香、书墨之香、品德之香留住香气,留下香气,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会。请以“留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老舍中学xx年秋学期第二次校内调研语文试题答题纸 xx.12.12一、积累与运用(35分)1、(11分)(1) (2) ,(3) (4) ,(5) ,(6) (7) (8) , 。2、(4分)( )( )( )( )3、(2分)( )4、(2分)( )5、(2分)_6、(1)(2分)( )(2)(3分) ; _ 、 _ 。7、(1)(3分) (2)(3分) (3)(3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8、(1)(2分)答: _(2)(4分)答: _9、(1)(4分) _ (2)(3分) ( ) 10、(2分) 时 卫 懿 公 欲 载 鹤 出 游11、(4分) (1)(2分)_ _ _ (2)(2分) _ _ _ 12、(4分) _ _ _ _13、(3分)答:_ 14、(2分)答:_15、(4分)答:_ 16、(3分)答:_ 17、(6分)(1) _ (2) _ (3) _ 18、(4分) 答:_ _19、(4分) 答:_20、(6分) 答:_ 三、 写作。(60分)21、香,有花草之香、书墨之香、品德之香留住香气,留下香气,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会。请以“留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 留 香 1002003004005006007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