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6629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回答24题2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B.降水较少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D.高温多雨3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4我国北方有些民居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57题: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6、对1985年与xx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技术 A. B. C. D.8.要对我国的“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的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9、热带雨林是:( )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仅属于当地国家A、 B、 C、 D、10、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 B、 C、 D、1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12、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地形区主要为高原和平原 C、多泥石流破坏公路道路 D、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14、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1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气温日较差大16、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17、划分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依据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18、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的自然特征 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1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是:( )夏季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春季多大风 本区地壳大面积的升降运动 全年降水丰沛A、 B、 C、 D、20、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原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B、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在黄河上游C、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D、治理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措施是工程措施 xx第一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答题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综合题(共40分)21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洞庭湖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2(1)图2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 3分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2)近代湖泊和沼泽的消亡加速的原因有 ( ) 3分 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人为富营养化过程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A B C D(3)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3分 (4)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分 (5)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2分 (6)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3分 22.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1:“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2:“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4分)A_,B_,C_,D_。(2)南方地区“红色沙漠”主要发生在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有哪些?(6分)(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