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I)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6177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I)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I)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I)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I)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1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A里昂工人起义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3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 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旗帜B. 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 是俄国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4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5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6“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这一演说实际上揭开了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C美苏冷战的序幕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序幕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D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82014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冷战”的幽灵卷土重来了。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激发下,一些保守派人士要求奥巴马总统勇敢面对普京,保持美国之前的总统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剑拔弩张的伟大传统。“冷战”在现代史上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名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 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9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67年欧共体成立A B C D10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B众多“巨人”的出现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1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12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 B. 万历年间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3在古代,抑制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但是如汉书食货志中所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出现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是A古代法律不健全 B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封建制度不健全 D古代官商一体14明宜宗实录中写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 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15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夏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材料直接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A中国官场腐败无能 B外国商品对华输出造成小农破产C外国经济入侵严重冲击了中国民营手工业D外国经济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瓦解16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已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1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19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C反映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20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一现象表明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而大量内迁 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二、综合题(共2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 ,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2分)(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10分)(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说明了什么?(2分)22近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而近代化的核心则是工业化。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材料三 (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雇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四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 金普森等编浙江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在生产技术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地点分布具有什么特点?(4分)(2)阅读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10分)、(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还有哪些阻力?(6分)高一下学期期中一考试历史答案12345678910BCDBBCCBCD11121314151617181920BDBBCADCCC21 (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6分)(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分)(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8分)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2分)(4)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2分)22(1)不同点: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分)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分)(2)发展的原因:(8分)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和爱国心的驱使。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不断扩大对华侵略;(2分)(3)最大障碍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6分) 阅卷说明:21(1)(2) (8分) 21(3)(4) (12分) 22(1) (4分) 22(2)(3) (1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