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直线的斜率》说课稿1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749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直线的斜率》说课稿1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直线的斜率》说课稿1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直线的斜率》说课稿1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直线的斜率说课稿1苏教版必修2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直线的斜率是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图象及平移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要求使学生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及方法,对直线的斜率有较深刻的理解。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主干及重点内容,本节的学习对进一步学好圆锥曲线并研究其性质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的直线方程及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研究提供了知识保障。2、教材内容本节课初步介绍生活中几何问题与数学的关系,初步介绍直线的方向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依此理解直线的斜率并会求直线的斜率公式。初步介绍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关系,会求直线的斜率。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掌握直线斜率的坐标公式,会求已知直线的斜率。(2)发展目标: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斜率的概念,并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3)情感目标: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认识世界的态度。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难点:直线的斜率的几何意义及斜率公式的应用。二、教法分析1、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课从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入手,从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素材,使学生在熟悉的知识背景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获得进步,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发现的创造经历,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2、教学手段的利用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以加大课堂容量,通过POWERPOINT,几何画板及实物图片的综合应用,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通过分层激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三、学法分析1、学习方法的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主张给学生多一点空间、时间,把角色还给学生,通过实践、对话引导学生逐步感悟,使学生在亲历知识结论的探索中获得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2、学习方法的指导合作探究法:通过数学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发现、归纳、评析、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分层激励法:设计不同的题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获得共同的进步。四、时间安排1、问题情景(约2分钟)2、建构数学(约15分钟)3、数学应用(约17分钟)4、课堂竞技场(约8分钟)5、回顾反思(约2分钟)6、作业布置(约1分钟)五、教学评价分析1、本节课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自主性(设置分层式练习和选择性作业)和数学学习的实践性(设置数学实践),使新课程理念得以较好的落实。2、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三个注重: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乐趣;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应用。3、面对不同程度的教学对象,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可能不一,因此在教学时间上可能还要作适当的调整,对课堂竞技场等环节要作灵活的删减。六、板书设计课 题公式及结论要求及注意点板 演投影七、教学结构概述问题情景问题提出,感受主题建构数学类比推理,合理建模数学实践分层互动,评点细节数学应用知识整合,形成策略课堂竞技主动发展,分层激励回顾反思归纳提高,拓展巩固八、教学过程分析(一)问题情景(1)飞逝的流星、五彩的射灯形成一条美丽的直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问题1: 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有 条直线。(2)楼梯或山坡的倾斜程度可用坡度来刻画。(二)建构数学直线的斜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如果,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为【数学实践】请同学们任意给出两点坐标,并求过这两点的直线的斜率。问题2:如果,那么直线PQ的斜率怎样?问题3:对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定直线而言,直线的斜率是定值吗?问题4:求一条直线的斜率需要什么条件?(三)数学应用例1 直线都经过P(2,3),又分别经过点讨论斜率的是否存在,如存在,求出直线的斜率。【数学实践】仿照例1,自编两题,使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正数和负数。问题5:直线的倾斜方向与直线斜率有什么联系?例2 经过点A(3,2)画直线,使直线的斜率分别为0;不存在;2;2。 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以图片和动画方式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复习初中知识,有效地加强知识的衔接,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以发展。分析学生熟悉的例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楼梯的倾斜程度与直线的倾斜程度进行类比,展现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多媒体动画设计,使学生清晰体会从形到数的发展过程,展现了解析几何数形结合的本质。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增加数学实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体现了课改理念。强化对斜率公式的理解。通过几何画板和动画效果,直观地感受已知定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能唯一确定直线的斜率。有问题3的铺垫,学生能更快找到确定直线斜率的元素,即任意两点的坐标。例1的设置主要是对斜率公式的再认识例题设置的过程安排了四种不同的情形,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串联,累积和加工,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学习作了辅垫。自编题能使学生了解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斜率的正负能强化学生对斜率取值的认识。几何画板的设置使学生对直线的方向有了初步的感受,联系初中一次函数的性质体现知识扩展的层次性。例2的设置目的在于理解斜率的几何意义,即平移和纵、横坐标增量间的关系,解题时应提供两种解法,即一为待定系数法,二为利用几何意义解题。问题6:如果直线上一点P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仍在直线上,那么直线的斜率为多少? 问题7:直线的斜率为2,将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直线,则的斜率为多少?问题8:平行直线的斜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四)课堂竞技场1、已知直线经过点P(2,3)与Q(3,2),则直线的斜率为 。2、已知点P(2,3),点Q在y轴上,若直线PQ的斜率为1,则点Q的坐标为 。3、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点(3,5),三点,则的值为 ( )A、 B、 C、 D、4、已知三点,求KAB,KBC问题9:如果KAB=KBC,那么A、B、C三点有怎样的关系?有什么用处?【数学实践】如果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a的值。5、求过点M(0,2)和的直线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问题10:直线斜率的大小与直线倾斜程度有什么联系?(课后研究)(五)回顾反思1、直线的斜率:定义、斜率公式、几何意义、求法。2、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直线上任意两点所确定的方向不变,即在不垂直于x轴的同一条直线上任何不对例2进行加深理解,即直线的斜率与平移和纵、横坐标的增量间的关系,用几何画板体现。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使学生清晰感受到平移不改变直线的斜率。主要强调斜率不存在时的平行情况。课堂竞技场的设置体现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类似幸运52的环节设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题目设置为一星题,二星题,三星题有层次感。复习斜率公式,属基础题。(一星题)复习斜率公式,属基础题。(一星题)已知斜率求坐标,体现了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思想,即方程思想。(一星题)主要讨论三点共线问题,强调过同一点,且斜率相同,属中档题。(二星题)含参数的斜率公式应用,结合二次函数的极值的求法,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属提高题。(三星题)回顾反思打破了原有回顾知识的格局,主要安排体现三部分,即知识梳理、技巧与警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数学感悟奠定基础。同的两点所确定的斜率相等。3、平面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六)课后作业:书本P72练习1、2、4【数学实践】(选做题)直线过点为两端点的线段PQ有公共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作业布置分设两块,即必做和选做,体现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同时也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