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向量的坐标表.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75477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向量的坐标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向量的坐标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向量的坐标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第2课时 向量的坐标表示,【命题预测】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是向量运算的关键,平面向量的坐标是代数与几何联系的桥梁,它融数、形于一体,具有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也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点交汇,使数学问题的情景新颖别致、自然流畅单独命题时,题型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经常利用平面向量的灵活性,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点综合出现,此类型的题一般出现在解答题中,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 a,点A的位置被向量a唯一确定,此时点A的坐标与a的坐标统一为(x,y),但应注意其表示形式的区别,如A(x,y),向量a (x,y)把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区别开来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对应的坐标相等,即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坐标相同的向量是相等的向量,但相等的向量起点、终点坐标却可以不同向量的坐标揭示并描述了向量的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置关系,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应试对策】,2 (tR)A,B,P三点共线,这是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式,应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加以理解特别地,在t 时, P为线段AB的中点,这就是线段AB的中点向量表达式,此公式在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知识拓展】 线段的定比分点 如果点P满足 ,点P叫做有向线段 的定比分点当P1、P2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且1时,则P的坐标(x,y)可由下面的公式求 出 这个公式叫做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 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一对实数1,2,使a . 其中,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不共线,有且只有,1e12e2,不共线的向量e1、e2,(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 一个平面向量用一组基底e1、e2表示成a1e12e2的形式,我们称它为向量a的 当e1,e2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时,这种分解也称为向量a的 (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对于向量a,当它的起点移至原点O时,其终点坐标(x,y)称为向量a的 , 记作a ,分解,正交分解,坐标,(x,y),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加法、减法、数乘运算,(x1x2,y1y2),(x1x2,y1y2),(x1,y1),(2)向量坐标的求法 已知A(x1,y1),B(x2,y2),则 (x2x1,y2y1), 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该向量 的坐标减去 的坐标 (3)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a(x1,y1),b(x2,y2),其中b0, 则a与b共线a .,终点,始点,x1y2x2y10,b,1(2010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调研测试)已知向量a(1,2),b(2,3), 若(ab)(ab),则_. 解析:(ab)(ab)(2,23)(1,1)0. 2230, 答案:,2. 已知点A(2,3),B(-1,5),且 则点C,D的坐标分别是_,_. 解析: (3,2),设C(x,y),则由 得:(x2,y3) (3,2), x1,y ,C(1, )同理得D(7,9) 答案:(1, ) (7,9),3(2010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向量a(3,1),b(1,3), c(k,7),若(ac)b,则k_. 解析:ac(3k,6),由题知(3k)360,k5. 答案:5,4已知2ab(4,3),a2b(3,4),则向量a,b的坐标分别是 _,_. 解析:2ab(4,3),4a2b(8,6),a2b(3,4), 5a(5,10),a(1,2), b(4,3)2a(4,3)2(1,2)(2,1) 答案:(1,2) (2,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已知向量 (0,1), (k,k), (1,3),且 ,则实数k_. 解析: (k,k1), (1,2), 2k(k1)0,k1. 答案:1,1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都可以用一组基底表示, 基底不同,表示的方法也不同 2利用基底表示向量,主要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 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如右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DC,BC的中点, 已知 试用c,d表示 思路点拨:直接用c,d表示 有难度,可换一个角度, 由 表示 ,进而求,解:解法一:设 则 , b , 将代入得a ,代入 得bc,解法二:设 .因M,N分别为CD,BC中点, 所以 , 因而 即,变式1:如上图所示,在ABC中,点M是BC的中点,点N在AC上, 且AN2NC,AM与BN相交于点P,求APPM的值 解:设 ,则 3e2e1, 2e1e2.因为A、P、M和B、P、N分别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使 3e2e1, 2e1e2,, (2)e1(3)e2. 另外 2e13e2, APPM41.,1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是利用加、减、数乘运算法则进行,若已知 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应先求出向量的坐标,解题过程中要注意 方程思想的运用 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题主要是根据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这一 原则,通过列方程(组)进行求解 3利用坐标运算求向量的基底表示,一般先求出基底向量和被表示 向量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线性系数 4向量的坐标运算,使得向量的线性运算都可用坐标来进行,实现 了向量运算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很多几 何问题的解答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数量运算,【例2】 已知A(2,4)、B(3,1)、C(3,4)且 , 求点M、N及 的坐标 思路点拨:由A、B、C三点的坐标易求得 的坐标, 再根据向量坐标的定义就可求出M、N的坐标,解:A(2,4)、B(3,1)、C(3,4), (1,8), (6,3), 设M(x,y),则有 (x3,y4), M点的坐标为(0,20)同理可求得N(9,2),因此 (9,18), 故所求点M、N的坐标分别为(0,20)、(9,2), 的坐标为(9,18),变式2:已知A(2,1),B(3,5),C(3,2),若 (tR), 试求t为何值时,点P在第二象限? 解:设点P的坐标为(x,y),则 (x,y)(2,1)(x2,y1) (3,5)(2,1)t(3,2)(2,1)(1,4)t(1,1) (1,4)(t,t)(1t,4t), 由 ,得(x2,y1)(1t,4t), ,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 5t3,即当5t3时,点P在第二象限,1平面向量a与b(b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ab,用坐标表示为: abx1y2x2y10(a(x1,y1),b(x2,y2)且b 0 ) 2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提供了通过代数运算来解决向量共线的方法,也为 点共线、线平行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容易操作的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共线向 量定理的坐标表示本身具有公式特征,应学会利用这一点来构造函数和方 程,以便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题,【例3】 向量 (k,12), (4,5), (10,k), 当k为何值时,A、B、C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根据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若A、B、C三点共线, 只要 满足 (或 ),就可以列方程求出k的值 或利用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求出k的值,解:解法一: (4,5)(k,12)(4k,7), (10,k)(4,5)(6,k5)A、B、C三点共线, ,即(4k,7)(6,k5)(6,(k5) 解得k11或2. 解法二:接解法一,A、B、C三点共线,(4k)(k5)6(7), 解得k11或2.,变式3: 如图所示,已知点A(4,0),B(4,4),C(2,6), 求AC和OB交点P的坐标 解:解法一:设 t(4,4)(4t,4t),则 (4t,4t)(4,0)(4t4,4t), (2,6)(4,0)(2,6) 由 共线的充要条件知(4t4)64t(2)0,解得t (4t,4t)(3,3)P点坐标为(3,3),解法二:设P(x,y),则 (x,y), (4,4) , 共线,4x4y0. 又 (x2,y6), (2,6), 且向量 、 共线 6(x2)2(6y)0. 解组成的方程组,得x3,y3,点P的坐标为(3,3).,1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建立向量的坐标及其运算的理论依据;平面向量的基 本定理是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基础 2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其具体过程大致为: (1)适当选择基底(两个彼此不共线向量); (2)用基底显示几何问题的条件和结论; (3)利用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通过向量的运算解决平行、 垂直、成角和距离的证明和计算等问题,【规律方法总结】,【例4】 已知向量a(1,2),b(2,1),k,t为正实数, xa(t21)b,y (1)若xy,求k的最大值; (2)是否存在k,t,使xy?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本题最易出错的是向量的坐标运算,如计算向量x,y时,对数与向量的乘积只乘向量的一个坐标;以坐标形式的向量加减运算时,漏掉其中的某个坐标;当向量x,y垂直时数量积的运算错误,向量x,y平行时,向量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用错等如把xy的条件是两个向量坐标交叉相乘之差等于零写成交叉之积的和等于零,即: ,其结果是k 这样只要给正数t一个大于 的值,就得到一个正数k,其结果就是存在的,【错因分析】,解:x(1,2)(t21)(2,1)(2t21,t23), y (1)若xy,则xy0,即 整理得,k ,当且仅当t ,即t1时取等号, kmax,(2)假设存在正实数k,t,使xy,则 化简得 0,即t3tk0. (2)因为k、t为正实数,故不存在正数k使上式成立,从而不存在k、t,使xy.,【答题模板】,向量的模与数量积向量的模与数量积之间有关系式|a|2a2aa,这是一个简单而重要但又容易用错的地方,由这个关系还可以得到如|ab|2|a|22ab|b|2,|abc|a|2|b|2|c|22ab2bc2ca等公式,是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向量模的重要关系式在解决与向量模有关的问题时要仔细辨别题目的已知条件,用好向量的模与数量积之间的关系.,【状元笔记】,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1), (6,0), 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线段CM与BD交于点P. (1)若 =(3,5),求点C的坐标; (2)当 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1)可根据两个向量相等,对应的坐标相等求出C的坐标; (2)设出点P的坐标,用坐标表示两个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根据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求出P的轨迹方程,解:(1)设点C的坐标为(x0,y0) =(9,5), (x0-1,y0-1)=(9,5), x0=10,y0=6,即点C的坐标为(10,6) (2)设点P的坐标为(x,y),则 =(x-7,y-1), = =(3x-9,3y-3) ,ABCD为菱形,,从而有(x-7,y-1)(3x-9,3y-3)=0, (x-7)(3x-9)+(y-1)(3y-3)=0, x2+y2-10x-2y+22=0(y1) 即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10x-2y+22=0(y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