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289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阅读鉴赏(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作家对故乡这个地域的理解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与其亲身经历有关,而且他们感触环境的差异性,也决定了结果的千差万别。莫言因构筑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世界而举世闻名,这个地方也因为作家而为世人所知。莫言出生于高密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出身底层。底层社会的挣扎和奋斗,使莫言接触最多的是高密典型的底层文化和民间文艺。蒲松龄的聊斋、聂家庄泥塑和高密剪纸,是莫言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高密地域文化给这位家乡子弟最丰厚的礼物。在莫言家乡,很多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蒲松龄式”的民间作家遍布街巷,这是莫言文学想象力的重要资源之一,莫言就在这种环境接触了地域文化。与贾平凹受陕西商州和西安古墓、古碑、陶罐和书画等乡土文人地域文化极深的熏陶不同,莫言小学就辍学,使他接触不到更高的文化层级;这一经历,反倒让他沉浸在家乡民间文化和文艺之中。距莫言家乡不远的聂家庄泥塑,憨态可掬,拙朴生动,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高密剪纸则既细密繁复,又粗糙无拘,来去放任,具有作品的“未完成性”,像一件件有待进一步加工的天籁作品。莫言小说风格汪洋恣肆,天马行空,语言粗糙,非常有力量,像是还有待进一步修改细琢并最后完成的作品。看过高密聂家庄泥塑和民间剪纸画之后,人们心里便知道何以如此。民间文艺的魂,早走进了莫言的文学世界,构筑了他的文学王国。这些带有奇思妙想和狂悍之气的高密地域文化,以它千百年非凡的艺术力量,塑造了这位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因此可以说,没有高密地域文化,就不会有作家“莫言”。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需要通过具有当地特色的语言来实现的。不过,深究起来,这乃是作家整个的气质和灵魂问题。这种气质和灵魂,蔓延到他创作的小说作品当中,就构成了这些作品的一个个关键环节,比如叙述的节奏、语言特点、氛围、人物塑造、色彩旋律,等等。莫言的小说一向长于运用色彩,在聂家庄泥塑和高密剪纸里,这些东西比比皆是。他的语言汪洋恣肆、无法控制,我们看高密剪纸那种粗糙和未完成的任意恣肆,也就一目了然。莫言在高密整整生活了21年,基本完成了从出生、成长到性格气质完全固定的生命过程,高密当地的民风早就牢牢铸就在他的整个世界。当然,所谓“当地人”的性格性情虽然大同小异,各呈异彩,但千万条之中,只要有一条被作家接收,便敷衍发展成他整个气质的主要方面,成为他文学世界的灵魂。很大程度上,莫言小说的语言是高密当地人的语言,一种正直愤激的语言,一种粗糙大气有力度的语言,更是一种充满血性的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凡是优秀杰出的作家,莫不应此道理。(选自2015年9月10日暨南学报,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经历不同,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不同,表现在作品中也各不相同。B高密典型的底层文化和民间文艺,构成了莫言小说最重要的内容。C高密地域文化铸就了莫言的气质和灵魂,构筑了他举世闻名的文学王国。D莫言的作品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展示了独特的文学世界。解析:选CA项,是文章的引论,非主旨;B项,底层文化和民间文艺影响了莫言的创作,但并不是构成其小说的“最重要的内容”;D项,只是陈述莫言作品的特点,并未谈及高密地域文化与莫言文学的关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莫言出身底层,在底层社会挣扎和奋斗过。这都让他能够更多地接触家乡民间文化和文艺,这些人生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B莫言从家乡“蒲松龄式”的民间作家那里获取了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带有奇思妙想和狂悍之气的高密地域文化成就了他的文学世界。C小说作品中的关键环节,如叙述的节奏、语言特点、氛围、人物塑造、色彩旋律等,往往是作家的气质和灵魂的具体体现。D莫言在高密全面完成了性格气质完全固定的生命过程,聂家庄泥塑的粗糙和高密剪纸的恣肆发展成他气质的主要方面。解析:选D“全面完成了性格气质完全固定的生命过程”表述绝对化,原文为“基本完成”。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所论观点的一项是()A想北平大量运用具有北京方言特色的词语,呈现出浓厚的京味,缘于北平真正融进了作者老舍的生活,深入到了作家的血肉肌肤之中。B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能够细致地描绘贾府中复杂的院落、豪华的建筑、华贵的陈设,是因为他谙熟封建贵族家庭的奢华生活。 C鲁迅在祝福中描写的鲁镇“祝福”时祭祀的情景、祥林嫂“捐门槛”以赎罪的迷信认识,是受他的故乡绍兴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影响。D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散文化、抒情化的风格,与湘西山水、习俗和文化的滋养有关,长期的浸润培养了他随心、自由和天然的性格。解析:选B这不是作者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李永生野三坡境内有一高山,悬崖陡壁,状如斧劈。山顶有一平台,古上曾建有一娘娘庙。据说建此庙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难以运送上山,有人便想出用山羊驮运的高招。将附近村庄的山羊集中起来,在每只羊身上拴几块砖瓦,成千上百的山羊边啃食青草边朝山顶进发,远远望去,整个大山犹如下了一层雪,很是壮观。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娘娘庙越发变得残破,驻僧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清朝光绪年间,只剩一高僧在此修行。高僧法号了凡,已年近八旬,但仍精神矍铄,腰身板直。了凡高僧出家前乃是一名医生,本就心地善良,出家后更加仁慈,经常义务为百姓治病。他怕乡亲们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背着药葫芦骑着毛驴下山巡诊。那毛驴是个早产儿,它母亲生下它便死去了,主人怕养不活它,想丢弃不管。高僧得知,将小毛驴抱到山上,用米汤把它喂活。毛驴个头不大,却长了一个“大门头”,人说这种驴极聪明极智慧。了凡巡诊,天蒙蒙亮就出发。高僧骑驴,无需手握缰绳,稳坐驴背,仍能手持佛珠念经。毛驴四蹄撒欢,踏得山石“得得”脆响,人和驴都显出几分精神。到了山下村庄,天正好大亮。病家主人早已在路口迎接。高僧下驴进屋,对病人望闻问切。主人回过身,将一捆鲜嫩青草恭恭敬敬放在驴面前,毛驴便很友好地望望主人,三缕二缕衔起而食,吃得优雅而且气质。吃饱了,高僧也正好从房中走出,主人千恩万谢,高僧双手合十作别,偏腿儿上驴又去了其他病家。高僧了凡骑驴巡诊,救治山民无数,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悬崖峭壁上为其开凿一块巨型“功德碑”,百姓闻讯,无不响应,纷纷倾囊捐款。了凡知道后,吓了一跳,喊声“罪过”,骑上毛驴便去阻拦,好说歹说,乡亲们才作罢。了凡好品茗。高僧脱俗,品茶也极讲究,他一年四季饮的都是绿茶。绿茶的香气最雅致,一壶开水冲进去,那墨绿色的茶叶打着旋儿舒展成一个个透明的气泡,一股幽香能感染一片天地。茶具是一盏成窑五彩小盖盅,雕镂奇绝,一色山水人物,并有草字图印,那是出家前病家送他的,已摩挲得通体发亮。过去,了凡一直用山上的泉水煮茶,后来换成了山下村庄的“龙眼井”水。了凡第一次接过病家递给他的“龙眼井”水便眼前一亮。病家把水倒得满满的,水高过杯口,光滑如披了一层缎子面。高僧道声“极品”,喝一口果真比山上泉水更加甘洌。自此之后,了凡便改用“龙眼井”水煮茶烧饭。为了凡运水的便是那头大脑门毛驴。了凡先是领着毛驴下山驮了几次水,然后便决定让毛驴单独去驮。天未亮,高僧便起床打火烧饭,接着添草加料,把毛驴喂饱,而后在驴身上拴好水桶,目送毛驴下山。这是毛驴第一次单独下山驮水。毛驴因主人对自己的信任而激动,打着响鼻儿一溜儿小跑,没多久便来到了井边。这时“龙眼井”边已聚集了三三两两打水的乡亲。老乡们见了毛驴独自下山,先是一阵惊讶,再望水桶,更为惊奇桶里边竟放着两张烙饼。人们一下子明白了高僧要用烙饼换水吃。人们争先恐后地为水桶灌满水,烙饼却没有留下,依旧让毛驴驮回去。高僧为乡亲们办了那么多好事,为他打水也要报酬么?第二天,毛驴又来驮水,不过这次桶里的烙饼却变成了四张,乡亲们给桶灌满水后,依旧不肯把烙饼留下,毛驴便原地打转怎么轰也不走。一老人说:“他一准是上次驮回了烙饼,挨了大师的责怪。”人们只好留下烙饼,毛驴欢快地打个响鼻儿,立即转身上了山。这以后,毛驴每天都在大清早儿下山,用烙饼换水,谁第一个见到毛驴,谁便拿走烙饼,然后负责给水桶灌水。毛驴驮水,一直持续了二十年。这天早晨,天上下起了白毛雪。毛驴又下了山,然而身上不见了水桶和烙饼。毛驴见到乡亲们,仰天大叫,四蹄刨击地面,一脸的焦躁与不安。乡亲们心里咯噔一下子,忙朝山上奔入寺庙进禅房,见了凡已经坐化了,眼前一盏茶水,也已冰凉。乡亲们含着泪把毛驴拉下山。大伙一商议,决定轮流养护它,每家一月。到了新家,毛驴拉磨驮柴,任劳任怨。当然,有一件事乡亲们谁都不会忘记,那便是户与户交接时,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龙眼井”茶。(选自xx第2期东风文艺)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段中通过对高僧、病家主人、毛驴的描述,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三者之间彼此亲切友好、和谐融洽的关系。B乡亲们要捐款凿“功德碑”,了凡知道后,吓了一跳,喊声“罪过”就前去阻拦,因为他觉得乡亲们此举妨害了出家人仁德的修炼。C了凡第一次接过病家递给他的“龙眼井”水便眼前一亮,觉得用它烧饭比用山上的水更好吃,便改用“龙眼井”水煮茶烧饭。D小说两次写到毛驴打响鼻儿,第一次是由于得到了大师的信任,第二次则是由于完成了大师交给的任务。解析:选AB项,“妨害了出家人仁德的修炼”于文无据,大师是淡泊名利,不赞成这样做而已;C项,“觉得用它烧饭比用山上的水更好吃”错误;D项,“第二次则是由于完成了大师交给的任务”交代不明确,一般理解为驮水的任务,第二次实际上是因为乡亲们留下了烙饼,遂了大师以烙饼换水的心愿,驴儿因此高兴而打着响鼻儿。5试分析了凡大师的形象特点。(5分)答:_答案:仁慈善良:小毛驴早产,出生时便死了母亲,了凡大师将小毛驴抱到山上,用米汤把它喂活。他怕乡亲们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背着药葫芦骑着毛驴下山巡诊。不白给乡亲添麻烦:用烙饼换水吃,并坚持让乡亲们收下烙饼。淡泊名利:听说百姓要捐款为他建“功德碑”,他立即骑着毛驴前去阻拦,好说歹说,乡亲们才作罢。深受百姓爱戴和尊敬: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悬崖峭壁上为其开凿一块巨型“功德碑”,百姓闻讯,无不响应。轮流蓄养毛驴的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龙眼井”茶。6小说以“清茶”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答:_答案:清茶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了小说后半部分的情节。寓意了凡大师普济众生的高尚医德像清茶一样滋润着乡亲们的心。“龙眼井”水煮茶联结了了凡大师和乡亲们的缘分,维系着双方的深厚情谊,清茶象征着了凡大师和乡亲们的鱼水深情。最后写户与户交接时,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龙眼井”茶,表达了乡亲们对了凡大师的无限感激、怀念和敬仰之情,深化了主题。(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11分)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注鼙(p),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解析:选DED项,“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E项,“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8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6分)答:_参考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起到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二、语言文字应用(26分)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谋求发展的动力之源,年轻人敢于迎接挑战,选择自主创业是值得肯定的,即便交点学费,也不足为训。B依我的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实在是绠短汲深,但大家既然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希望。C在梅兰芳的子女中,梅葆玖是唯一继承梅派艺术的人,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地位在当今京剧界可谓炙手可热。D在当前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利用职权舞文弄墨,贪赃枉法,就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E如果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深入研究,那么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会治理只能是空中楼阁,因为大数据中蕴含的社会规律不会自然显露,需要经过艰苦的科学探索。解析:选ACA项,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合语境。B项,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多用作谦辞)。使用正确。C项,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多含贬义,不合语境。D项,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使用正确。E项,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使用正确。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 000亿美元以上,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将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会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C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当普通学生对着成绩单愁眉不展时,总有一两个不识趣的学霸神情凝重地说:“我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道该报清华还是北大。”于是招致白眼无数。D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成就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解析:选CA项,不合逻辑,“超过”和“以上”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以上”或将“超过”改为“在”。B项,成分残缺,第一个分句缺少谓语动词,应在“经济增长”前加“夯实”。D项,表意不明,有歧义,“穷困”的可能是“故乡”,也可能是“孩子”。1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_,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A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B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C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解析:选A根据“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的意思来选择诗句。B项突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C项突出读书而思古人;D项说读书的作用。三项均不恰当。12下面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有关别里科夫的语言描写,读后就画线的句子谈谈语言表达效果,每处限答两点。(5分)(1)“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2)“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答:_答案:(1)反问语气,态度坚决,顽固守旧;(2)夸张语气,逻辑荒谬,反动迂腐。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起初听说陆谦到了沧州,怒从心来,买了把解腕尖刀,一街里去寻,可是“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请对这一“慢”字的精妙之处作点评。要求准确、简明、生动。50字以内。(5分)答:_答案:口语化的表达,传神的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林冲强压怒火、心态逐渐趋于平和的过程,突出了林冲之忍。(也可以评为其思想性格里不好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14请用简洁的语言描摹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注:漫画下方为散落的人民币)(6分)画面内容:_启示:_答案:漫画内容:漫画中一环保执法人员拿着上书“罚”的牌子从罚款整顿后的工厂出来,工厂随即排放的滚滚浓烟和污水废水像两条巨龙追逼而至;而罚没的人民币丢了一路。启示:治理污染不能以罚代治。(或:治理污染岂能一罚了之?)三、写作表达(6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本题立意角度可以有以下几点: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好的角度寻求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