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7 实验与探究.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5135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7 实验与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7 实验与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7 实验与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7 实验与探究1xx黄冈模拟生物实验包括科研方法、试剂使用、现象观察、实验条件等,各选项题目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实验中使用酒精C.颜色反应实验D.实验过程中需活体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来源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苏丹染色的花生子叶装片的制作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解析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A项正确。花生子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用苏丹染液染色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解离液,B项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到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用斐林试剂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呈现蓝绿色,观察叶绿体则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的第一步需要解离,在解离液中细胞已经死亡,D项错误。2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能复原,说明细胞仍然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发生的变化,A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失水程度可能不同,故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B项正确。只有细胞保持活性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项正确。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也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引起质壁分离,D项错误。3下列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施莱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罗伯特森观察到细胞膜为“亮暗亮”三层,认为细胞膜的结构为“脂质蛋白质脂质”C鲁宾和卡门研究出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全部来自CO2D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单体为核糖核苷酸的多聚体也是酶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较小。德国施莱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并非所有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A项错误。罗伯特森观察到细胞膜为“暗亮暗”三层,认为细胞膜的结构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B项错误。鲁宾和卡门研究出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全部来自水,C项错误。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即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D项正确。4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目测估计法和取样器取样法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死亡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用碱性染料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须使用显微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可采用纸层析法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使用盐酸A2项 B3项C4项 D5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叙述错误。健那绿为活体染色剂,染色后细胞保持活性状态,叙述错误。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反应,叙述错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通常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叙述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使用显微镜,叙述正确。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用纸层析法,叙述错误。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与酒精混合作为解离液,叙述正确。5下列哪种生物学实验中的染色是在活细胞状态下进行的()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D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要点、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小。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只有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才可以被染成蓝绿色,B正确;A、C、D实验中都要用到盐酸,细胞会失活。6人蛔虫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适宜材料,受精后的蛔虫其子宫中游离着许多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受精卵。某同学进行“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用龙胆紫等进行染色 B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解离、漂洗实验操作C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生理盐水D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观察过程仍需要先使用低倍镜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观察有丝分裂需要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可以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由题干信息可知,人蛔虫子宫中处于不同时期的受精卵处于游离状态,因此不需要解离和漂洗;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滴加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用显微镜观察需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7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前,可用70%的酒精对工作台消毒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95%的酒精配制解离液D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可用100%的酒精作萃取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高中生物实验中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难度中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利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植物组织培养中,接种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将工作台擦拭一遍;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作为解离液;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应该使用不溶性有机溶剂,100%的酒精属于水溶性萃取剂。8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 B1;C1或; D1;1答案C解析假设相关基因为B、b,若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即1区段,则显性雄蝇基因型有1种:XBY,若在X、Y同源区段上,则显性雄蝇基因型有3种:XBYB、XBYb、XbYB。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雄性的杂合子有两种(XBYb和XbYB),隐性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杂合子类型XBYb与Y上无等位基因两种情况下与隐性雌蝇杂交的结果是一样的。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亲本可以为XbXb与XBY;也可以为XbXb与XBYb,基因位于1或;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亲本为XbXb与XbYB,基因位于。9为验证酶的高效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加氯化铁的试管必须加热处理B两试管加入催化剂的分子数相同C两试管加入过氧化氢量不同D反应完成后,两试管中产物总量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酶的高效性的验证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低等。本实验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应设置单一变量(催化剂种类不同),其他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过氧化氢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加快,因此不能加热处理,A错误;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因此两试管中加入催化剂的分子数不同,B错误;两试管中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应相同,C错误;由于反应物量相同,因此反应完成后,两试管中产物量也应相同,D正确。 10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和提取液。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摇匀并水浴加热,观察试管中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特性、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及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萌发的小麦种子可产生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还原糖。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生淀粉酶的量不同,30 时淀粉酶产生量大于20 时,因此提取液中淀粉酶的量大于提取液中的,故乙试管中产生的还原糖多于甲试管,丙试管中无还原糖,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即Cu(OH)2的颜色。11给予从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膜光照,发现能使草酸铁的Fe3还原为Fe2,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的产物O2来自H2O,而不是CO2C类囊体吸收光能后,产生O2和还原性物质D类囊体上的光反应能产生O2,而暗反应使Fe3被还原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类囊体膜上发生的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干可知,类囊体吸收光能后,可以产生O2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故选C。12在生物学实验中,有关冲洗或漂洗操作不正确的是()实验名称冲洗或漂洗的时间用于冲洗或漂洗的试剂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前蒸馏水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卡诺氏液固定后清水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解离后清水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染色后酒精溶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教材实验中漂洗和冲洗的相关技能,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难度中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流程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染色前用蒸馏水冲洗;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根尖在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漂洗时用清水;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13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B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将洋葱内表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红色C用龙胆紫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找到连续分裂的细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洋葱根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洋葱内表皮细胞存在大液泡,几乎占满整个细胞,因此被染成红色的RNA在细胞中分布占整个细胞的比例较小;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能进行分裂,因此无染色体变化;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在解离时死亡,因此找不到连续分裂的细胞。14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洗去花生子叶染色后的浮色和解离后附着在根尖的卡诺氏液B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C“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都要使用蒸馏水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解离的根尖表面附着的是解离液,用清水漂洗;观察线粒体时,不将口腔上皮细胞烘干;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蒸馏水是用来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的,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中蒸馏水用来设置对照组和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反映的是物质运输的效率。15下列有关清水在相关实验中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B用溶解于清水的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C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深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使用的药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实验中清水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难度较小。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由于吸水,渗透压逐渐变小,体积逐渐变大直至涨破;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不需要用清水洗去浮色,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发生渗透吸水,液泡颜色将变浅;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6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淀粉酶(在pH 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淀粉酶(不耐热,70 条件下15 min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原料来测定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 条件下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主要试剂和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实验步骤(1)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然后将试管置于60 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序。试剂试管1234567麦芽糖标准溶液(mL)00.20.61.01.41.62.0蒸馏水(mL)X1.8Y1.0Z0.40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表中Z代表的数值是_。(2)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_,取出后迅速冷却,得到淀粉酶溶液。(3)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做以下处理:试管A1A2A3B1B2B3CD5%淀粉溶液(mL)111淀粉酶溶液(mL)1111蒸馏水(mL)140 水浴锅中保温(min)1010101010101010(4)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 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2 mL斐林试剂,并经过60 水浴加热2 min后,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分析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_试管进行比较得出麦芽糖溶液浓度,并计算出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讨论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若要测定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2)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_,从而获得淀粉酶。答案(1)0.6(2)70 水浴锅中15 min结果分析:17号(以及F)讨论:淀粉酶溶液中还原糖pH调至3.6以下解析本题考查酶催化效率的测定、变量的控制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难度中等。根据单因子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相同,即麦芽糖标准溶液量蒸馏水量2.0 mL,即可得出X、Y、Z代表的数值。用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需除去淀粉酶以防止干扰实验结果。因为淀粉酶在pH 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淀粉酶不耐热,在70 条件下15 min后就失活,所以将制备的淀粉酶溶液置于70 水浴锅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即可获得淀粉酶溶液(若要测定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将制备的淀粉酶溶液的pH调至3.6以下,获得淀粉酶溶液)。反应结束后,需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使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在60 水浴中加热2 min后,再观察颜色变化。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17号试管进行比较,获得各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就可计算出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实验中F试管是对照组,作用是排除淀粉酶溶液中还原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17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组别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1)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同时第8天至第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甲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等体积生理盐水0.49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0.025 mmol四环素6.51丙组中药制剂(0.05 g)0.025 mmol四环素4.74丁组中药制剂(0.10 g)0.025 mmol四环素4.52戊组中药制剂(0.15 g)0.025 mmol四环素4.10(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_染色。(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_。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_。(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_。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_。(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实验步骤: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_,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讨论: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_。答案(1)苏丹(或苏丹)染液(2)(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是否注射(0.025 mmol)四环素、(是否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3)(腹腔注射)四环素导致肝脏脂肪累积(含量增加)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的累积量(增加量)中药制剂能抑制(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累积(含量增加)(4).0.05 g、0.10 g、0.15 g的中药制剂.甲保持单一变量(使各组之间有对照);避免无关变量不适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解析本题考查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小鼠的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图表信息的处理,以及实验设计能力等。(1)鉴定脂肪用的试剂是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实验现象是脂肪呈橘黄色或红色。(2)表格显示实验用小鼠需分成五组,且所给的小鼠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因此只要把这雌雄各100只随机平均分为五组就可以了,每组雌雄各20只。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自变量有是否喂养中药制剂及所用中药制剂浓度,是否注射0.025 mmol的四环素。甲组为对照组,其他四组为实验组。(3)实验结果中乙组的小鼠肝脏脂肪平均含量为6.51 mmolL1,对照甲、乙两组的实验处理可知,0.025 mmol的四环素能够导致肝脏脂肪累积,而喂养中药制剂的三组中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比乙组都少,并且随着中药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中药制剂能抑制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累积。1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证明某种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提出的三种实验方案。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方案三:将甲、乙两组均灭菌后,甲组置于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1)该实验的目的是_。(2)上述三种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3)该种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落叶有机物中的碳以_形式回到无机自然界。(4)现在由你进行实验设计,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答案(1)验证某种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2)都不能(3)分解者CO2(4)将甲、乙两组叶片均进行灭菌处理后,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验证性生物实验的设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碳循环,意在考查考生在实验设计和理解分析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1)根据题干可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某种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2)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某种细菌,三种方案中都没有接种某种细菌,因而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3)该种细菌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落叶有机物中的碳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后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4)验证性实验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实验的自变量,然后根据自变量进行分组,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某种细菌,据此可以分成接种某种细菌的实验组(乙)和不接种某种细菌的对照组(甲)。再对变量进行处理,在对变量进行处理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能让两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不同,而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根据以上思路,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如下:将甲、乙两组叶片均进行灭菌处理后(灭菌处理的目的是避免叶片上其他微生物的干扰),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