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925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3下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交战国家战争次数兼并国家数宋国与郑国52齐桓公兼并35齐国与鲁国25晋献公兼并19晋国与楚国22楚庄王兼并36吴国与楚国24秦穆公兼并20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民族融合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D楚国最强大4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5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备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A增强秦国国力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6(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新兴地主 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 D富裕农民7观察下图,图中改革开始于何时()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8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C革除了陈风陋习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9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10吴起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商鞅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按军功授爵。最终“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而吴起死后其法遂败。据此判断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A意志坚定,决不动摇B国君的大力支持C考虑周详,讲究策略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11恩格斯说:“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商鞅变法中能够说明上述这种观点的是()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努力耕织的人C奖励征战中立军功的人D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12二十级爵制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国社会转型。下列叙述与之不符的是()A秦国出现了一批军功地主,在地主序列中排在第一位B促使秦国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C加强了秦军战斗力D标志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13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14下面两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二人之间内在的联系是()A商鞅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始皇统一全国B商鞅变法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基础C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统一全国没有关系D商鞅变法延缓了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步伐15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顺应历史潮流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A BC D16“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秦人素来剽悍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17“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赘: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A BC D18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为田开阡陌封疆”重农抑商法律严酷剥削严重A BC D19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以下符合商鞅变法影响的是()A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有名的大商人。范蠡在陶邑家富巨万,号称“陶朱公”C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D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20一代“战国铁相”商鞅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变法运动,这次变法运动留给我们的启示包括()只有改革才能生存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 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国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各国纷纷推行改革的年代,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这些变法实践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揭示了商鞅变法得以推行和成功的原因,请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归纳。(8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各有何作用?(1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做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材料二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又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他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则重者无从至矣”,即对轻罪严厉处罚可以杜绝犯重罪。“燔诗书而明法令”。认为“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必至贫弱”,还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非兵、羞战、仁义说成“六虱”,反对根据这六种情况授予官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及游手好闲致贫者,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扼要分析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原因。(8分)(2)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众说纷纭。依据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简要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12分)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郭沫若所说的“质变阶段”是指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封建制度的确立,故选C项。2. 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社会根源”,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主线。3. 答案:A解析:因为在战国七雄中已没有晋国,而是被“三晋”取代,故表格反映的争霸现象不应该出现在战国,而应该出现在春秋,因此正确选项为A项。4. 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中重视农业,奖励耕织,以农业为“本”,所以应选A项。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秦孝公面对诸侯争霸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6.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一开始就受到守旧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拒。文中的“人”应指没落贵族,本题选C项。7. 答案:A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故选A项。8. 答案:B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军功者”“宗室”,可以判断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这样秦国原来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就逐渐被废除了。9. 答案:B解析:通过韩非子的话语我们可知,韩非子认为只有让人们不犯小错误,才能保证没有大的罪行。因此商鞅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1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两次变法都取得国君的大力支持,变法者本人都意志坚定,且都顺应了封建化的潮流,A、B、D三项是其共性。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相比,商鞅变法中按军功授爵则体现了商鞅考虑周详,讲究策略的一面,因为军功爵制在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的同时,培植了军功地主,扩大了其政权基础,利于变法的推行,故选C项。1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有别于井田制的封建土地私有制。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选A项。1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二十级爵制影响的理解能力。题干中关键信息是“社会转型”。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改变了秦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构成,也反映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A、B、D三项均与题目信息相符,而C项与题目信息不符。1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内容。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改革原有家庭制度,废除大家庭制,实行分户别居,子辈成年特别是已婚的一定要另立门户,把家庭单位分到最细小的程度,挖掘劳动生产能力,加快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本题选B项。14. 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增强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是主要原因,是措施的可行性因素,是理论基础。16. 答案:D解析:秦国本是弱国,经商鞅加强军事方面的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17. 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知识,这是商鞅变法中改革户籍制度的做法,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说法正确,本题选D项。“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在材料中未体现。1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题意强调的是商鞅治理秦国不重视百姓、不以百姓利益为重。重视农业,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百姓利益;是商鞅变法的局限性,体现了对百姓的压迫。19. 答案:C解析: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重视法治,取信于民,一言九鼎,其言行既使“秦民大悦”,也带来了社会治安的稳定。故C项符合题意。20. 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历史变法改革经验的总结和认识,也是对变法特点的归纳和认识。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历程都是复杂艰辛的。21. 参考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这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南门徙木”的故事,反映了商鞅果敢守信,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改革前商鞅与保守派官僚的论战也为改革统一了思想,并坚定了统治者变法的决心。(2)措施及作用: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识图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判读每一幅图片所蕴含的信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图1显示了战国时期的武士;图2是商鞅“南门徙木”;图3是商鞅为推行变法与贵族及保守势力进行论战;图4显示了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史实;图5借助兵马俑显示了通过商鞅变法秦国达到了强兵的目的。22. 参考答案:(1)秦国地处西陲,位置偏僻;思想保守,受到各国轻视;经济落后,国力较弱。为实现富国强兵,秦孝公决定变法。(2)商鞅变法实行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确立,但同时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专制毁坏了传统文化,专制独裁也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变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但对商业的抑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第(1)问,应注意商鞅变法前东方各国对秦国的态度和对秦国国君的刺激;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中所列举的商鞅在政治、思想文化及经济方面的举措进行分析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